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引言 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古代教育史似已进入分科研究时期,关于古代蒙养教育、家庭教育以及胎教等方面的研究都在逐步深入。而女子教育史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我们只能见到一些关于近代和现代女子教育教育史的零星的研究论文。更主要的是,在这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认为古代的女子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没有智慧,没有才干,大多只是愚妇。本文从社会时代需求和女子的角色定位出发,论述了古代女子接受的教育系统、完整而成功。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子教育几乎被排除在校门之外,这并不等于放弃对女子施教.封建统治者之所以重视"女教",原因在于女教的成功与否与政治教化的得失休戚相关.当然,男子与女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迥然不同,因此女子不需要读书做官,只要做社会所认可的孝女、贤妻、良母、贞妇就行了.此外,受教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法自然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女子教化的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上以导下,内以表外;父子兄弟陈述;观感而效法.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人曾以四大发明向世界宣布了他们为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所做的杰出贡献。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同样被公认为世界教育理论宝库中的珍宝。但是应该指出,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上,占人口半数的女子的教育却几乎是个空白点,直到近代才逐渐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女子诗词是古代女性表达心情、追求理想、实现自身价值的表现形式与载体,因此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对历代女子诗词进行审视分析是研究中国古代女性意识觉醒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也是最初的教育,其中母亲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现实女子道德沦丧现象和我国古代女子教育状况,提出女子教育的策略,包括修清静之心,修自省之身,修贤良之德。  相似文献   

7.
女子爱美,因而与服饰文化深深结缘,这从古代女子称谓中便可略见一斑。及笄、笄年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一头锐,一头钝。最初是用竹子制成的,后多用骨角、象牙、金玉等制成。古代女子十五岁要举行成年礼,即笄礼,就是把头发梳拢起来,挽个髻,插上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相似文献   

8.
女子缠足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本文从缠足的由来谈起,逐步演绎缠足的历史发展,并从缠足陋习产生与发展的主客观方面,深入剖析了缠足盛行的深层次原因,最后简述了缠足的消亡。  相似文献   

9.
乾嘉时期,在江南地区形成了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高峰,而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袁枚所推动。袁枚,又称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作为乾嘉三大家之一的他,除了在政治、文艺方面的贡献外,不受世俗眼光的限制,坚持"有教无类",使很多女弟子和文学作品流传于世,形成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文化的高峰。以随园老人开展的女教为例,探索这一时期江南女子教育的发展原因,对其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徐敢良 《文教资料》2006,(21):28-29
中国古代虽有女教,但无女学,没有正式的女子学校教育。到了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兴办教会女学,在其启蒙下,妇女的教育权利及其自身价值逐步被国人关注。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缓慢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中国革命的近代化历程,女子教育作为“救亡图存”和“妇女解放”的突破口,在近代思想文化领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相夫教子”、“保种强国”、“独立自养”、“伸张女权”、“男女平等”等女子教育思想的提出,为女子教育的倡行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创设女校、创立学会、创办报刊作为开启女智的主要途径,为女子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肇始于晚清的女子教育同戒缠足一样,是近代女权运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反封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女子是否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是衡量妇女解放程度的一个天然尺度,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研究近代女子教育的嬗变过程,不但能够丰富和充实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而且能够加深对于妇女解放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从而正确理解妇女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传统的女子教育主要是以口耳相传的家庭教育的形式进行的,这样形式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清中叶以后,伴随着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资本主义的经济成份开始出现,西方教育思想和学校制度也传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满于腐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观念,力图加以变革,兴女学成为这种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蒋家琼 《文教资料》2012,(14):144-145,148
《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是一本特色鲜明的集教育学、历史学、女性学与文化学于一体的学术论著。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研究基础扎实、体系庞大、内容详实、研究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独到、史料翔实、结论正确、启示深刻和社会反响好。它也是深入探讨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关系的教育史学著作,填补了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的空白。所获得的启示,对于当今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女子教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警予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袖之一。本文主要从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整体研究,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向警予女子教育目标和向警予平民女子教育思想这四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有关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研究状况,分析了目前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任春艳在《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变迁与传教士密切相关。传教士对女子教育观念的宣传,给中国近代思想界以很大的冲击。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女学的重要性;传教士对男女平等教育思想的宣传,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女校,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晏阳初女子教育的主要思想是强调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他亲身推进女子教育实践,并取得突出成就,对推进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女子教育的传承与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女子教育的传承与嬗变熊贤君关键词中国教育史,女子教育占中国人口一半的女子教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不道德、不人道;新文化运动后,伴随着“女子解放”、“男女平权”、“男女受教育机会均等”等口号深入人心,女子教育却出现了另一种偏颇,将...  相似文献   

18.
人名是文化的镜像。古代女子名,有其构成特点,折射出文化内涵,而且被深深打上时代烙印。古代女子名的独特性及其在不同时代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命名习俗、婚姻制度及女性的社会地位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明代女子教育具有很大的弹性,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要求不同,受到的教育就各有区别,明人对女子的教育态度也各有不同,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即:不要求女子读书认字,只要求熟练家事与谨遵基本女德;要求女子读书识字,重视经典的研习,反对学习诗词歌赋;重视女子的才华。  相似文献   

20.
北洋政府时期的女子教育是近代女子教育史上的重要环节。这一时期,一方面,军阀林立,形成拥兵自重、争夺政权的割据火并局面;另一方面,启蒙思想日益高涨,“变”的观念深入人心。女子教育深受这两方面的影响。章主要从这一时期女子教育取得的成绩、新化运动带来的巨大影响及存在局限性入手,探寻这一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