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校餐饮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餐饮服务系统的构成发生很大的变化,从以学校编制人员为主体变为以合同制人员为主体,合同制人员在高校餐饮系统的构成、地位和作用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成为高校餐饮发展的主力军。针对这种情况,建立起一套新的用人机制,既能发挥他们的作用,又能有效降低劳动用工风险,这也是高校餐饮服务合同制人员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1.为了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必须按照市场的规律实现机构与人员的优化组合。一方面合并、重组机构,较大幅度的精减人员;另一方面又面向全校,面向社会吸纳懂专业、懂管理、懂经济的专业技术人才。重组后对人员的管理,在人事管理上一般遵循“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的原则,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实现从国家用工向企业用工转变,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在分配制度上打破原来的固定工资、按级取酬的规则,待遇与岗位挂钩,与能力、业绩、效益挂钩。  相似文献   

3.
事业单位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的产物。我国的事业单位广泛地分布在科教文卫、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等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一直沿用党政机关的管理模式。随着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推行和《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除具有公务员性质的事业人员适用公务员法外,对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没有规定,事业单位与其聘用人员的劳动关系被游离于法律之外。2007年通过的《劳动合同法》改变了这一局面,并对事业单位用工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加速,行政事业单位的招聘学历层次也随之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对青年干部的需求,通过与高等教育搭建桥梁,提升继续教育的成效,丰富实战技能,让人才更快地完成从理论型向实用型的转变,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焕发新的活力,快速融入新时代社会经济建设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业生产发展的用工需要,农村合同制工人已应运而生。在一部分工业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丝绸、建筑等行业中,农村合同制工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高度重视实用型职业化人才的培养,但还存在学生就业不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工商管理专业应当树立面向企业用工需求、培养专业人才的理念;再造培养流程,让企业全程参与;优化人才培养保障体系,高效利用校企资源等措施来革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是培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适应改革需要的实用型服务人才的摇篮。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用工制度的根本性变化,需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派遣用工的立法规范化、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深入化,人才派遣制度在法理上和管理中显露了诸多问题,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产生了负面影响。长远上探索用劳动合同制取代派遣合同制,以及在劳动密集型部门采用外包制,并在现下利用好派遣机构的服务职能,是应对派遣用工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与事业单位用工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颁《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更加令人关注。这种用工方式是指劳务派遣组织招聘和管理劳务人员但不用工,用工单位只用工而不招聘和管理劳务人员,其实质就是“用人的单位不养人,养人的单位不用人”。新颁《劳动合同法》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和维护,而事业单位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则有利于深化用人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劳动合同制人员管理工作,清华大学开发了合同制人员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运行为合同制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使合同制人员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对高校合同制人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合同制人员管理的业务流程和系统设计内容,对系统的实现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聘用制劳动合同性质上属于劳动合同,理应纳入国家统一的劳动台同制度中,受劳动台同法的调整; 事业单位在性质上与企业不尽相同,但其用人制度与企业的用工制度没有本质区别,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也没有本质区别。不能因为行政管理部门权限划分等原因,将事业单位聘用制合同排除在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之外; 2005年制定公务员法后,事业单位中的绝大多数人员被排除在公务员的范围之外,这部分人员如果不能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发生有关争议时将无法可依; 将事业单位聘用制劳动合同纳入劳动合同法调整,能够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实体法保护,也有利于解决事业单位存在的积弊,缓解改革带来的社会矛盾,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形成三大人才区,江浙人才区,其特色是清奇特杰、机慧俊秀的功利型人才;闽粤人才区,其特色是富于理想、开启风气的开放型、思辩型人才;湖湘人才区,其特色是笃实耐苦、朴静劲韧的实干型人才。中国近代的人才分布呈扇形展  相似文献   

13.
从我校学生公寓管理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推进公寓管理用工制度改革,谈一点体会: 1.强化竞争风险意识,实行全员合同制。过去高校在后勤用制度方面,多推行国营职工制,用工主要来源大多是本校教职工家属、待业青年等。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观念已发生了改变,不论在岗正式职工还是临时工实行全员合同制。树  相似文献   

14.
与江浙、闽粤相比,近代湖湘人才属于笃实耐苦、朴静劲韧的实干型,具有军事人才多、富于笃实精神、既多种积极型人才也多反面人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一、我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现状 (一)员工结构情况 我校后勤部门人员编制主要有事业编制、集体编制、聘用大学生及劳动用工人员.每种类型人员编制情况各有不同:事业编制是学校正式编制人员,与学校其他教辅行政岗位待遇相同,由于受到学校整体编制名额限制,新进人员较少,现有人员年龄偏大,文化、专业技术层次偏低;集体编制人员是学校以集体所有制指标招收的,并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属于历史遗留情况,人员待遇偏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编制人员逐步退休,集体编制将不再出现;聘用大学生是集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聘用的具有相关技能人才,其文化、专业技能较高,待遇参照正式编制人员执行;劳动用工人员是集团各中心根据岗位需求面向社会招聘人员,其年龄偏大,与同类社会用工相比待遇偏低,流动性大.目前,后勤事业编制人员、集体编制人员、聘用大学生和劳动用工占后勤总用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5%、3%、2%、70%.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事业单位存在多种用工机制,非编制人员使用和管理逐渐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其中,以高校为例的事业单位非编制人员人事代理制度即具有较为普遍和突出的代表意义.结合高校人事工作实际,就高校运用非编制人事代理制度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的优势与问题,进行建设性探究,对于高校事业单位用人体制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薪酬制度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状况和地位,体现企业的价值观,是对实体员工最直接的激励机制。高校后勤实体由于员工队伍结构比较复杂,既有学校事业编制的教师、干部、长期工和合同制身份的人员,又有实体自身引进的聘用人员和大量临时性工作人员。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全部有事业单位档案工资标准,形成了固定工资的概念,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18.
正"就业难"是大学毕业生们挠头的事,"招工难"是挂在用工企业嘴上的话,矛盾如此尖锐,现实如此反讽。据统计,市场人才缺口呈"哑铃型",高端的是管理及技术人才,低端的是服务业人员和一线工人,而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多半属于"中间段",高不成低不就,拖着拖着就成了"必剩客"。一位日语系毕业生,找了大半年工作了还没有着落。她说,有的企业很需要日语人才,但都是实用型的,而大学日语系,只是教会了学生一门语言,应用能力还不如日语短训班。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工》2014,(3):44-44
中国科技大学教代会日前讨论通过建立中国科大“教职工重大疾病互助基金”。资金来源:一是教职工出资;二是学校按教职工出资总额,按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配套;三是社会或个人赞助和捐助。救助对象为:在编教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合同期内的合同制人员、人事代理人员、人才派遣人员、聘期制科研人员。救助设起付标准,救助金额按比例分段计算,并设定了每人每年救助封顶金额。  相似文献   

20.
高校人才派遣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和用人渠道的拓宽,高校开始采用人才派遣的用工方式配置人力资源。高校根据岗位需求和实际发展需要,委托社会上有资质的人才派遣机构向高校派遣所需人员,对新进人员实行人才派遣。在分析人才派遣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建立进出有序的人员流动和人才资源开发机制,优化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