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领域,促进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身份认同,这是将大学教师既作为工具也作为目的的价值追求。通过大学教师教学惯习的概念图谱和内涵分析,大学教师教学惯习转化成教学信念与教学策略的关系,依据生成性结构理论框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将经验材料与理想构型相结合,生成具有本土化意义的大学教师角色身份认同理论体系,从而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自我内生性转化为内隐性与外显性统一的理论体系,诠释大学教师的教学惯习,得出大学教师教学实践的行动模式续谱,促进大学教师教学的自我发展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2.
在对大学教师角色的繁杂定位和讨论中,需要理性把握大学教师的"本真"角色。大学教师首先是"人师",其次是"经师"、"文化师"、"事师"和社会发展推动者。高职院校的教师与传统大学教师存在细微的角色差异,但角色的基本内核与传统大学教师一致。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充当好技艺传授和训练的技师角色外,更应该履行好"人师"职责,把育人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根本追求。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是具有人文素质的学者,更应该能成为大师。  相似文献   

3.
在对大学教师角色的繁杂定位和讨论中,需要理性把握大学教师的"本真"角色。大学教师首先是"人师",其次是"经师"、"文化师"、"事师"和社会发展推动者。高职院校的教师与传统大学教师存在细微的角色差异,但角色的基本内核与传统大学教师一致。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充当好技艺传授和训练的技师角色外,更应该履行好"人师"职责,把育人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根本追求。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是具有人文素质的学者,更应该能成为大师。  相似文献   

4.
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的社会环境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大学核心的大学教师,承担着教育者、研究者和知识分子三重角色。大学教师通过不同类型的角色扮演,展示自我个性,实现自身价值,履行社会职责。然而,由于不同角色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彼此难以有效调和,其角色正面临着教学与研究、学术与行政、批判与规训等一系列矛盾与问题。活动方式的差异,倒错的大学逻辑结构以及项目制的科研管理是诱发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重要因素。正视并客观、科学地分析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诱因,对促进大学教师发展、提升大学教师素质以及实现高等教育顺利转型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师发展的人本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师发展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人学是大学教师发展需要依据的哲学基础与基本前提,为我们理解作为"人"的大学教师及其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性的视角。通过人本反思发现大学教师发展具有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人本关怀下的大学教师发展观变革应以大学教师的主体需要、生命体验、人文关怀和自我超越为核心内容,应在职业生命、自我关怀、自觉发展和实现主体价值等方面促进大学教师发展,彰显大学教师发展以人为出发点和以人为目的的人学理念。因此,对当代大学教师发展的人本诉求进行探讨,具有极强的现实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活哲学在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复兴,主张哲学应回归生活世界。它以人的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哲学观关注人以及人的生活,内蕴着生成性思维。它强调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培养,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此,把生活哲学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一个视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这一视角下,高等教育应教学生认识自我、热爱生活并关注学生的自我生成,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并创造生活的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然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而教学学术的研究则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维度。在教学学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下可以有效推进教师的职业专业化、平衡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关系、完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体系和外部评价环境。在基于教学学术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生成中应该着力于教学学术理念与教师角色、评价与激励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以及教师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建设,可以促进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改善并且有效地提高大学的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高民族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使命。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质疑,大学教师的传统责任与角色也同样受到深刻的冲击。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大学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传统与现实的冲突,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应对角色危机。  相似文献   

9.
自我调适是缓解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根本途径,大学教师应从强化角色意识、培育角色情感、提高角色技能和准确角色定位等方面增强自我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英学生的角色与权力、教师的角色与权力、中英两国教育改革比较和高等教育大学精神、高等教育实行导师制、高等教育发展国际化的思考,总结出办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有“大师”,大学必须要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和变化的,高校教师角色的变化是与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化紧密相联的。本文试从大学教师角色的历史变化来分析教师角色的具体状况。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教师在职业发展的适应生存期,由于角色意识相对薄弱、角色扮演能力不足、角色规范认识不足等因素,对大学教师职业的角色适应存在障碍,影响大学角色行为的良好实施。大学必须围绕高等教育的职能,积极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对大学新教师进行角色塑造,促进大学新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活动中关系的序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不同时期会围绕不同的活动关系或者同一活动关系的不同方面而展开活动.在大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有科研与教学和教师与学生关系,而这些关系又受哲学取向即认知哲学与政治哲学关系的影响.由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宗旨不同,大学活动中哲学基础也就从认知哲学到政治哲学发生序的转变,进而引起大学的科研与教学以及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序被调整.一是认知与政治序关系调整,从原来的认知主导转变为政治主导,大学活动的哲学基础发生了序性变化;二是教学与科研序关系的调整,即从原来以科研为主要方面转变为以教学为主要方面;三是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调整,即从原来强调教师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澳大利亚大学教师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认可教师的成就、激励教师的发展,以及设计合理的教师管理体系与晋升政策一直是澳大利亚大学的一项重要议题。澳大利亚大学的教师职称晋升政策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政府相关法律政策的实施不断进行变革与调整。进入21世纪,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提升大学的教学质量,随之澳大利亚大学在晋升政策方面也实施了一些重大改革,如设立教学型岗位、在晋升政策方面调整权重、鼓励教学优秀的教师等。澳大利亚大学教师的职称晋升政策改革体现了澳大利亚大学的管理文化,并与其高等教育改革历程密切关联,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师作为构成大学组织的基本要素,其发展对大学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教师在专业方面的知识权威是其工作的基础。大学教师通过获得高深学问,从而获得专业方面的学术权力。大学教师学术权力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他们在发展高深学问领域中的地位、角色与作用。增进大学教师在高深学问领域中的权威与影响力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以及科学研究水平的至关重要的途径。因此,促进大学教师的发展应主要着眼于其在高深学问方面的发展,实现其知识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认知影响大学对教师的选择。影响教师本人的自我发展。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最终影响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对国家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完善大学教师角色认知。进行大学教师角色适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身份意识是指在身份定位上具有知识分子角色的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角色行为、角色使命、角色追求和角色生存方式等具有知识分子的自我体认。大学教师具有知识分子的外在形态和成为知识分子的无限可能性。但是,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实然表现与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价值旨趣是根本悖离的,而根源就在于大学教师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缺失。为此,应该通过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建构"课堂共同体"、提升理性批判意识等策略,唤醒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意识。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承担社会责任。现代大学公共组织的社会性日益彰显,如何激发大学教师尤其是大学青年教师的责任意识,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构建和维护心理契约,从组织、制度、文化等方面调整角色认知,优化发展秩序,实现价值认同,提升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获得感,让他们在职业领域内充分实现自我,成为体验幸福、拥有更多"获得"的自由主体,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师最主要的使命是教好学生。"微信时代"的到来给大学及大学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它打破了教师的知识垄断权,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然而,大学教师的使命并未因此而改变。作为大学使命的实践者,大学教师需要对"微信时代"作出回应——转变角色、更新自我。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哲学素养是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的哲学素养对教师自身生命质量、个体发展、精神世界的构建及其专业智能、专业伦理、专业信念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正确地认识哲学、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和高度的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主观条件,良好的社会和工作环境及教师教育是教师哲学素养生成的客观条件。教师哲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育实践中坚持不懈地修为涵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