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互联网+"作为一种经济新形态,带来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但目前国内高校关于"互联网+"环境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总结了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建立与就业、创业思维培养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以华侨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为例介绍相关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日渐成为生活、学习、生产创新和变革的重要引擎,将"互联网+"加入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过程中是大势所趋。本文针对文秘课程的设计和培养的要求,浅析"互联网+"时代下高职文秘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时代,食品产业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基于互联网的颠覆性挑战,这一变化对高校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互联网+"新常态下食品产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角度入手,分析食品专业现有课程与互联网时代食品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差距,提出重视"食品+"思维、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全国性食品专业竞赛、培养"食品+"人才等人才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互联网+"时代对人才职业能力与素质的新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需要认真反思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向"多元化"人才的转变,建设互联网融合的课程体系,创新信息化智慧教学方法,搭建"互联网+校企合作"平台,从而构建适合"互联网+"时代的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互联网+"时代下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印刷应运而生。"互联网+"印刷的出现为印刷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也对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印刷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本研究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印刷工程专业加强"互联网+"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现有印刷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6):172-176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一个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互联网与学校招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堂教学、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这是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新形态下,通过建设"互联网+"专业集群公共实训平台,建立专业互通互联的实训体系;通过构建"专业+"专业复合课程体系,实现"跨行业、跨专业、跨院系"的复合专业培养;并通过实施"立体化培养、个性化拓展"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创新型复合技术技能型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6):147-150
为了提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采用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对培养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生认知、教学方法和指导服务等.而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实践路径有:课堂学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社团活动和校企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其所影响的领域也越发广泛,对人才的需求与以往相比也有较大的不同,高职院校致力于为国家输送所需的专门技能性人才,为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受互联网发展的深刻影响。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营销专业,其专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职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开始受到重视。文章开始首先简单介绍了"互联网+"给高职营销专业带去的影响;第二部分中指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的最后就"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深入分析了传统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互联网+"时代特色,从"多学科交叉融合"角度出发,探索"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与实践教学平台,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专业建设现状以及面临的观念、内涵建设等问题,文章提出高职院校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引,校企构建"互联网专业平台",重点建设"互联网+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师资培养"等内容,从而提升专业实力,凝聚"互联网+"特色,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提高大学生团员青年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团员青年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大学生团员青年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关键,最后提出融合"互联网+"思维,打造"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旅游人才应以适应时代需求为主要目的.但在现阶段"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课堂讲授缺乏与学生互动以及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融入"互联网+"元素,教师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引导者,强化其对"互联网+"内涵的理解,除此以外,还应根据不同就业方向,譬如酒店、旅行社、景区规划、会展旅游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培养酒店及旅游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是创新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即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相互促进发展,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也就是互联网的跨界。"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一切皆是服务。图书馆不仅是信息交流的平台,还将是休闲学习的多元化中心。"互联网+"图书馆让数字阅读无处不在。新时代图书馆要不断跨界融合创新,推进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介绍了大连工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顺应"新互联网"时代大潮,面向社会企业需求,将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有效地融入传统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拓展专业内涵、优化专业层次结构、校企联合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等一系列措施,探索了一条适应新网络技术发展的面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步入互联网时代,许多事物都将改变它原有面貌,大学生创意写作培养也迎来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气象。面对信息的互联、众的扩大以及跨界融合的新形势,大学生群体中的创意写作培养更加趋向方法的创新与眼界的开阔,适应了当下因为互联网而交互融合的时代。本文从信息资源、生态环境、互联网+文化产业三个不同方面论述"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意写作能力培养的现象与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李琛琛 《科教导刊》2020,(3):111-1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大学外语教学带来新的契机.但只有将"互联网+"合理地运用于大学外语教学中,才能真正提高大学外语教学的质量.本文重点研究"互联网+"给大学外语教学带来的机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策略,旨在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进而培养出外语知识丰富且能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工程导论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物联网工程导论对于学生认识专业、深入理解专业、学好专业有着深刻的意义。基于"互联网+"理念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物联网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该课程的主观能动性,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172-176
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高职院校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室共享性较差、利用率不高的共性问题,构建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新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并给出了该校电信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和物联网工程系在"互联网+"背景下综合实验实训体系的主要内容。该体系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提高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室的共享度和利用率,并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分析探讨基于"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教育"的海洋技术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探索现代互联网交互技术对海洋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方式变革,促进海洋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深度融合,解决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化、工程教育管理智慧化、创新应用能力教育网络化问题。期望能为中国的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条新的"互联网+"时代改革思路,结合海洋技术专业高等教育的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之路,为培养符合互联网+时代岗位要求的信息化工程技术人才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