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羊隔畲族“山客话”,在语言性质上是汉语方言,与客家话有极大的相似度,但是,山客话也有自己的身份标记。畲族“山客话”与客家话的关系非常复杂,与历史来源、生活地域和民族迁移、语言接触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广西宾阳县大桥客家话与广东梅州客家话的词汇比较,探寻大桥客家话迁离故土嘉应州后词汇演变的轨迹,并从中寻找相异的根源;由此筛选出属于宾阳大桥客家话独具特色的词汇,从而检验语言稳定性、差异性以及因接触而发生变异性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3.
贺州市秉塘寨本地话简称为秉塘话,属粤语勾漏片。秉塘话有一部分字音与粤语读法不同而跟客家话一致,主要是匣母读[f],溪母读[kh],假开三的主要元音跟假开二相同,浊入读高调,清入读低调。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局部强势方言的包围当中,双方都在多语人身上零距离接触交融。多语人是语言接触的中介和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鹅埠“尖米话”不属于闽南话、客家话,也与广州话有别,是粤东地区一种比较特殊的方言。在语音上,尖米话保留了较多粤语成分,也有些与客家话相同的语音特点,并显示出受闽南话影响的痕迹。研究尖米话有助于人们了解汉语方言的演变以及因不同方言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变异现象。本文拟从语音上对鹅埠“尖米话”与广州话进行比较,力求体现该方言特点并探求其成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广西贺州沙田客家话与广东梅州客家话的词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并从贺州白话、官话和本地话的词汇中寻找相异的根源。由此筛选出属于沙田客家话独具的特色词,从而进一步印证语言稳固性、差异性以及因接触而发生变异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客家话及河源“蛇话”的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蛇话”是客家话的一种变体。是界于客家话与粤语之间的一种方言,其得名缘由与客家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容家人心理有关。“蛇话”与单纯客家话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发音及用词上却有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7.
秉塘话与玉林话的声韵调大部分相似.秉塘话属于粤语,并具有勾漏片粤语的主要特点: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的,不分平仄,绝大部分都读不送气清音;定、精母读【t】,透、清母读【th】;心母读【θ】(玉林读【l】)。但受周边方言的影响,秉塘话具有与玉林话显著的不同之处:端母字次浊化;从、邪母读【θ】;假开三读【ia】:辅音韵尾只有【nt】和【 k】套。秉塘话是在客家话和桂北平话等影响下发生较大变异的勾漏粤语.  相似文献   

8.
宜州市的汉语方言有西南官话、百姓话、客家话和阳山话四种。说百姓话也称讲“客”,跟历代屯田驻军有直接的关系。庆远镇、德胜镇讲百姓话的村庄,多属明代庆远卫及德胜千户所屯田之区域。莫村同音字表收3600余字。  相似文献   

9.
罗芬 《现代语文》2015,(2):67-69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东南临广东省,语言主要以北流白话为主,北部有小部分地区使用客家话。北流白话属于勾漏片粤语,北流话在名量词的使用上呈现出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特点,反映了该地区的传统与文化。通过对北流话几组名量词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可进一步分析北流话名量词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
《湘西乡话的接触与演变研究》一书在详细调查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归纳了湘西乡话语音演变的类型,总结了接触与演变的规律。并且采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对湘西乡话的语言活力、使用者的语言态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了濒危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和措施。该著作代表了目前湘西乡话研究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方面,两岸客家话因为有源流关系,所以词汇共性很多,这是主要的方面;另一方面,台湾客家话与大陆原乡客家话分离时间较久,两者词汇出现了差异,这是次要的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举例论述,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白异读是祁县话也是晋语很重要的语言现象,祁县话的文白异读很丰富,由于“白话”太多,以致外地人很难听懂,而晋中地区各县方言之不同也表现为白读的不同。本文介绍了祁县话文白异读的类型以及文白异读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3.
广西境内的资源县由于历史、地理、移民等因素,与湖南南部湘语区关系密切,其方言一般认为属湘语.但在湘语与西南官话接触的语言环境中,方言间接触和影响频繁,资源话语音、词汇、语法等都受到以桂林话为代表的西南官话的影响而发生了演变,具有了某些西南官话的特征,因此资源话是具有一定西南官话特征的湘语.在西南官话的影响渗透下,资源话的湘语特征正在不断萎缩,西南官话特征逐渐增强,其发展趋势是逐渐向西南官话靠拢.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前,国语和闽南话是台湾社会的强势语言,而闽南话较之国语又略占优势。当今台湾社会,国语和闽南话仍然是强势语言,但是国语的优势远远大于闽南语。闽南人只有在家庭内部,与祖父辈、父辈交谈时及在菜市场时使用闽南话的比例超过国语,其余在面对各类交际对象、交际话题和交际场合时,使用国语的比例均超过闽南话。外省人、客家人、少数民族的国语能力、使用、评价更是远远高于闽南话。客家人和少数民族的族群对应语言已经退到家庭内部使用,在家庭之外,闽南话在客家人中的优势比客家话明显,闽南话在少数民族中和少数民族语不相上下。客家话及少数民族语处于令人堪忧的弱势。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内分布着三大方言:客家话、潮汕话(闽语)、广府话(粤语)。三大方言有个性也有共性。本文对三者人体类词语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据此分析这三大方言人体类词语的异同,同时窥探三大方言的亲疏关系以及与普通话词汇相似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南康客家话中的反问标记词"话起"是由"言说"动词引申虚化而来的,它常处于特定的重复回声问的语境之中,表"否定、意外、怀疑"等语义,比汉语普通话的反问标记词"难道"的使用范围要宽一些。  相似文献   

17.
宜州市德胜百姓话是古代屯垦部队后裔说的一种方言,属于桂南平话。它的声韵调系统跟柳北的百姓话和左右江流域的蔗园话一致,跟勾漏片粤语高度近似,某些特点又跟客家话相似。当前处在变化当中,其稳固性正面临严峻考验。本字汇收字3400多个(含又读字)。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的写作质量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与高年级的作文教学相比,作为基础的低年级写话训练仍然显得比较薄弱,孩子对社会接触少,阅读量小,加上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因而对写话训练不感兴趣。本文就此对低年级孩子写话兴趣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嘉应学院学报》2017,(1):73-77
赣语吉安横江话持续体的表现形式有:在+V;紧+V;V+啊+V;V+得;V+到;V+哩。从总体上看,吉安横江话的持续体体现出三个特点:形式比普通话丰富;未见客家话的形式而表现出典型的赣语特点;有着类型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大量的古语词作了考释研究的基础上,拟列举惠州话部分古语词,并把它们分成三类:一是与粤客均相同的古语词;二是与粤语相同的古语词;三是与客家话相同的古语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