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在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背景下,一些地方高校出现了盲目设置专业的新问题.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地方高校设置专业的利益驱动根源,通过构建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律和学生、行业参与评价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国家利益、高校利益、学生利益和社会利益诉求得到均衡和相互牵制,以此增强专业设置效益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校专业管理是一种以内外合作、上下联动为特征的协商式管理。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虽不受学科专业目录的限制,但要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参与。高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治理保证了专业发展的灵活性、多样性和有序性。本文从州、高校两个层面介绍了美国高校专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并分析了这种管理模式的特征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三次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每次专业目录的设置与调整所遵循的价值基础有所不同,政府、高校、市场三者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政策的转型主要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专业设置权限由政府独揽演变为政府主导、高校自主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专业设置所遵循的价值基础由社会本位为主向学科本位为主转变,逐步走向社会本位、学科本位与以人为本三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现行的专业设置模式基本上属于“社会中心型”,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专业设置、调整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教育先为人的发展服务,后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社会.我国高校现行的专业设置和专业选择制度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较大的冲突.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顺利推行有赖于高校在制度上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改革开放30年,从教育价值取向的角度探讨了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变迁特点,针对专业设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专业设置的多元价值取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高校自身个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6.
完善学科专业设置 提高专业设置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有一定的随意性,专业设置规划不合理,专业结构优化程度不高,对综合性跨学科专业设置不够重视,并且,政府对专业设置的高度集权限制了各高校办学特色的体现。专业设置是高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1],是高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学科专业设置必须在学校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实际情况自主地有合理规划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时间错位需要高校专业设置预测来弥补。与高校和个人相比,国家更有利于开展高校专业设置预测。在预测方法日趋科学、社会人才需求预测相对成熟的背景下,高校专业设置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专业是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栽体,也是高校联系社会的纽带,专业建设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性、有效性。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要确立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指导思想,坚持集中优势、创办特色的原则,处理好专业设置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建立专业设置的论证机制和人才预测机制。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高校体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国外高校专业设置表现出了积极适应社会需求的特点,不同类型院校专业设置各具特色,总体呈现多样化的专业设置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专业的属性决定了高校专业设置应当遵循知识体系和学生成长双重逻辑,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当前,中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面临着需求信号识别、专业建设权限设置、高校间专业竞争等三重困局.破解这些困局需要从理论上明晰教育的本质,把培养个体和社会双向满意的通专结合的高等人才作为高校专业建设的总目标,按照五育并举的时代新要求,合理区分教育管理部门、高等教育机构、市场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在高校专业设置中的权责,并从理论研究、培养模式、师资考核、教育经费、合作办学等方面积极配套支持.  相似文献   

11.
论职业、专业与高职专业设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精英教育条件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设置专业,与社会职业联系不紧密,教育专业与社会职业互动关系被人为破坏,既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又制约了高校学术与教、学、研、训的发展.从职业和专业的概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以社会职业为基础,科学把握高职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正确选择专业设置的模式,并且遵循专业设置的七大原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了"动态专业设置"的高校办学新理念,比较了其与现存的"四年不变"的"静态专业设置"模式的优劣,分析了其在我国高校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困难,指出"动态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动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学生特长及爱好与所学专业结合、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美国高校专业设置关注学生发展和专业管理元素,尊重知识逻辑、市场逻辑和人的发展逻辑的平衡与协调,鼓励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和表达。这对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当前全国范围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能力、运动技能、社会交往能力、道德文化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尝试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现状中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社会需求,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提供有益参考,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的分析模型,思考高校专业设置模式.高校专业设置模式构建的前提是市场需求,基础是高校自身要素禀赋,向导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关键是高校定位及相互之间的竞争.另外,政府有效宏观调控使专业设置得到优化,机会和创新使专业设置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6.
自教育部推行就业率以来,逐步形成以就业率评估高校一切工作的价值倾向,并将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率相关联.然而就业率的掺假,与专业的无关性,缺乏公信力却考验着就业率统计本身,而其对专业设置的影响更是既不利于高校专业设置的学科平衡,违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不符合实事求是.因此,应还原就业率统计在高等学校评估及专业设置中的既有位置,摆脱以就业率为首要目标的价值取向,使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符合其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科专业设置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本文在探讨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两者的现实矛盾,提出了高校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六大策略: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强调前瞻,提高针对性;多科交叉,加强综合性;注重效益,质量为本;精品理念,特色取胜;面向世界,强化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培养出了大量高质量的人才,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这与其高质量的专业教育密不可分。一方面,美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独具特色使得美国高校专业教育卓有成效,另一方面,更与美国科学、完善的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权划分密不可分。因此,深入分析美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权,将为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论职业、专业与高职专业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精英教育条件下,我们长期以学科分类为基础设置专业,与社会职业联系不紧密,教育专业与社会职业互动关系被人为破坏,既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又制约了高校学术与教、学、研、伽I的发展。本文从职业和专业的概念入手,论述了新型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必须以社会职业为基础,认为专业是研究出来的,不是规定出来的,并列举了专业研究的七大原理。  相似文献   

20.
地方院校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地方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必须突破固有格局,形成新的理念。专业是高校创办的前提,专业设置是地方高校通过培养专门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措施。探讨地方院校专业设置的依据、原则、方法,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高校专业设置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