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晨帆 《英语广场》2022,(22):68-72
大仲马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素有“通俗小说之王”的美誉。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在外部因素和作家个人因素共同作用下,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与拜伦的《唐璜》呈现出互文性特征,其中女性形象之间的互文性尤为显著。本文首先探讨《基督山伯爵》与《唐璜》互文性的缘起,之后分析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之间的互文性,力求从新的视角对两部作品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论《唐璜》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引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底师专学报》2003,(4):36-41
从拜伦的创作中可以看出其与西方文学传统的密切联系,他尤其喜欢并善于从莎士比亚作品中吸取营养。拜伦常常以变形或曲解的形式运用莎典,以此丰富自己叙述文本的含义并激活读者对原始文本与在读文本的互文性理解。《唐璜》第六章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浪漫主义时期诗人约翰·克莱尔的诗歌"唐璜:一首诗歌"呈现出对拜伦原著的诸多改写。被边缘化的克莱尔一直挣扎在诗歌创作的偏见、同行施加的焦虑以及资助商的干涉之中,无法融入贵族主导的主流社会,成为被排斥的他者。通过模仿拜伦代表作《唐璜》,克莱尔弱化了拜伦的中心地位的目的、再建构了自己的创造空间,从而实现了讽刺暴力的圈地运动、虚伪的女性形象以及庸俗的商品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意识形态构成了诗歌创作的主体,自我是诗人创作中的首要表现对象。本文试从爱情伦理、革命战斗精神、悲剧精神三个方面来解析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在其作品《唐璜》中的自我表现,从而使人们能更好、更全面地解读和理解拜伦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5.
吴源 《海外英语》2013,(1):209-210,223
从叙事诗歌领域的经典代表作、拜伦的《唐璜》入手,探讨研究其叙事空间及叙述者两点叙事要素的特点及意义。在《唐璜》中,唐璜游历过程中的各个空间场所及每个场所中发生的各种故事把唐璜颇具代表性的传奇般的一生呈现出来。一个个场所的结合就构成了叙事行为或情节。同时,诗歌中"自我意识"的叙述者与"自然而然"的叙述者在诗歌文本中不规则交替出现。"自我意识"的叙述者勇于表达诗人拜伦的个人观点;而"自然而然"的叙述者则细致地描述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及西亚地区的社会风情。  相似文献   

6.
高莉 《海外英语》2011,(4):183-184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和讽刺家,他的著名长诗作品《唐璜》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诗歌之一,该文通过分析其诗歌中人物唐璜的个性,来探讨拜伦内心深处的感伤与孤独。  相似文献   

7.
拜伦的《唐璜》具有很强的文学原创性,完全符合本质审美主义的经典要求,但是由于严重背离了当时英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权利拥有人以及主流功用诗学观的相关需要,它被严厉批判甚至被妖魔化。相反,在欧洲和中国,《唐璜》却成为了优秀的翻译经典作品。随着英国历史的推移,建构主义的文学价值观逐渐被接受,《唐璜》在英国也逐步经典化。本文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经典化的内因和外因、经典化的关键要素和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8.
1.古今中外不同作家写过同名作品及体裁《自由颂》:英国的雪莱,俄国的普希金(诗歌);《唐璜》:法国的莫里哀(戏剧),英国的拜伦(诗体小说);《王昭君》中国的郭沫若(戏剧),中国的曹禺(剧本);《狂人日记》俄国的果戈里(小说),中国的鲁迅(小说);《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国的朱自清,中国的俞平伯(散文)。  相似文献   

9.
拜伦笔下的唐璜通常并不被认为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他来自欧洲传统文学但又不是传统形象的简单再现或变体。从比较文学主题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勾勒出唐璜形象的演化轨迹,把握拜伦下唐璜对传统形象既继承又突破的特征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比较记忆法是一种很好的区分易混作品作家的有效方法。一、历史上的同名或名称近似的作品1.《自由颂》:英国的雪莱(诗歌),俄国的普希金(诗歌)。2.《唐璜》:法国的莫里哀(戏剧),英国的拜伦(诗体小说)。3.《王昭君》:中国的郭沫若(戏剧)、曹禺(剧本)。4.《狂人日记》:俄国的果戈里(小说),中国的鲁迅(小说)。  相似文献   

11.
《衷希腊》一诗是拜伦《Don Juan》(唐璜)第三章的一支歌曲,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拜伦热爱希腊,景仰希腊的古代文明,对希腊有深厚的感情,对当时沦为土耳其侵略者的奴隶而又不觉悟的希腊人也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慨。他“怀前古之光荣,哀后人之零落,或与斥责,或加激励,使思之攘突厥而复兴,更睹往日耀灿庄严之希腊,如所作《不信者》(即邪教徒)暨《堂详》(即唐璜)二诗中,其怨愤谯责之切,与希冀之诚,无不历然可征信也。”(鲁迅语)《哀希腊》一诗集中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陈敏是陕西商洛人,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新时期文学产生过贾平凹、京夫等文学大家。仔细阅读陈敏的小小说,可以看到一个地域深远的文学影响和文化浸润。陈敏属于文学素养深厚、创作准备充分的女性作家,譬如她擅长翻译外国小说,出版过译文集《许多许多月亮》等,这在当代中青年作家中是极为罕见的。陈敏十年前开始涉猎小小说写作,迄今已发表数百篇,出版了《诗祭》、《红风筝》  相似文献   

13.
"唐璜"是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形象之一,许多艺术大师都以"唐璜"为主题创作过艺术作品。本文试图以西班牙剧作家蒂尔索·德·莫里纳的《塞维利亚的浪荡子》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唐璜》这两部作品为对象,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基础,分析"唐璜"基因中的狂欢化元素:从纯粹肉欲的狂欢到理性自由意志的狂欢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段芳 《考试周刊》2012,(1):29-30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最佳关联性能对诗歌翻译中的归化原则和异化原则进行解释,本文选取拜伦的长诗《唐璜》及其中译本为语料,说明应用于诗歌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原则能被最佳关联性有效地解释。本文还对《唐璜》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证明诗歌翻译中的翻译原则归化和异化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互为补充、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对张雅茜长篇小说《此生只为你》的阅读过程,是一种不断会有发现的喜悦相伴随的阅读过程。作为一位已经有数十年创作历程的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是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同步发展的。然而,或许是因为自己身为女性作家的缘故,与其他一些总是在小说的题材上四处出击的作家有所不同,张雅茜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始终探究表现着女性在婚姻爱情问题上所面临着的种种困境。粗略地说来,  相似文献   

16.
简忆莱辛     
多丽斯·莱辛是战后英国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从1950年发表处女作《野草在歌唱》到最新出版的《裂缝》,她共创作长篇小说二十余部。本文意在梳理莱辛创作生涯的四个时期,并着重关注她作为公认的女性主义作家在文学评论界引起的反响,以及莱辛本人对于作品中女性相关话题的见解。最后,总结归纳国内外对莱辛小说的批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拜伦对苏曼殊的影响是肯定的。 本世纪初叶,拜伦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苏曼殊是最早的译介者之一。如果说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最早、最完整地介绍拜伦的论文,那么早几年的苏曼殊的《拜伦诗选》则是中国最早的中译拜伦诗集。在书信、日记及创作中苏曼殊多次提及拜伦,讲“拜伦是我师”,自称为“中国的拜伦”。他还曾与人筹划成立拜伦学会,并准备去英国吊拜伦墓……可以讲,苏曼殊涉猎甚广的中外作家中,没有谁能象拜伦那样对他产生如此强烈而持久的影响。 然而,拜伦对苏曼殊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什么引起苏曼殊对拜伦发生如此的共鸣?历来研究者尽管论及,但皆失之片面。其  相似文献   

18.
左联作家洪灵菲对拜伦作品的阅读影响了自身的创作.他俩塑造的主人公都是时代的先锋者,对旧社会的不满和进步思想让他们产生叛逆、反抗的心理,努力冲破传统的禁锢去追求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不懈探索新生活的道路.他们在参加推翻旧制度的革命中找到出路,实现人生意义,并号召受苦的大众和民族起来斗争,谋求独立、自由和解放.洪灵菲对拜伦的...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和川端康成的小说中都描写了大量的女性,而两人都擅长描写女性。他们的代表作品《半生缘》和《雪国》中,都存在着在强大的男权社会中挣扎着的女性形象。分析这两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追问作家的女性意识和作家性别以及民族文化在两个作家创作中的影响,从而可以挖掘出两个作家不同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充满解构精神的一种批评方法,是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批评理论。在这种批评思潮的影响下,80年代的中国曾涌现出一大批女性作家,她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借鉴、吸收并创作了大量具有女性意识,反菲勒斯文化中心传统的女性作品。王安忆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她的“三恋”、《我爱比尔》、《岗上的世纪》、《弟兄们》等等,都是很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