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好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工作有助于推动高校国际化建设进程。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大幅提高,但国内高校和学者对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的跨文化学习适应状况、来华留学生教育对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影响、采取何种措施促进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从而推动高校国际化建设进程等相关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文章以沈阳高校俄罗斯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为例,采用调查问卷与追踪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林冬 《职业技术》2023,(3):30-36
文章以福州两所高校的德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得出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处于中等水平、五个因子中交际信心最弱、本科样本比大专样本的差异认同感高三个主要结论。提出相应的德语教学建议:以知识、经验、行动能力三个维度为切入点,增强德语学生的交际信心;包括以交际为导向提升德语产出能力、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以交际框架为指导进行跨文化训练等策略,借助“移情”能力的发展策略培养大专层次德语学生的差异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层次类别呈现多样化,这对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已经成为这些高校的当务之急。本文针对高校在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出现的问题,从管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要使用目的语进行无障碍的跨文化交际,首先就要具有跨文化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课、阅读课、文学作品课、文化课均是蕴含大量文化元素的课程,根据每种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策略地利用文化推广、文化渗透、文化分析、文化体验等教学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最终使学生具备跨文化思考的能力与习惯。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多所高校148名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学历、非学历留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来华前受教育水平对学习经历中的控制点影响显著;汉语水平、来华前的出国经历与受教育水平、社交活动首选群体及是否善于社交影响到学生跨文化人格的形成;其中前四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后者的影响则见于文化层面;社交活动的首选群体为中国人者,具有较强的社会依存性;在短期跨文化适应中,价值观的改变较难实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我国逐渐成为了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教育地位不断上升。然而,伴随而来的留学生管理的跨文化冲突也在逐步加剧,其中日常管理矛盾凸现。通过介绍跨文化冲突的几种主要表现方式,分析其成因,提出高校留学生日常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彭学  彭欢 《考试周刊》2014,(96):150-151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并面临更多挑战。其中,怎样让来华留学生快速适应中国文化与生活,是教育与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了应对策略,以增强留学生应对能力,更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度过留学生活,有效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8.
各高等院校的留学生数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和标志,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明显的表现。如何扩大来华留学生数量,是高等院校今后来华留学生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来华留学生招生创新策略,以期为今后来华留学生的招生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加,文化冲突在高校中日益凸显,来华留学生发展跨文化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跨文化教育能够使留学生了解其他文化的发展变迁,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接受不同文化并具备应对文化冲突的能力,最终达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跨文化教育应当渗透到教学、管理等各个层面。留学生教师和留管人员应当具备跨文化教育意识,在留学生教育的每门课程、每项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注重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能力的提升,建立多方参与、多渠道的协同培养机制,使来华留学生从认知到认同,主动融入感知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0.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改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部分高校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模式,将留学生教育模式归纳为趋同管理模式、联合培养模式、全英文授课模式、导师完全负责制模式四类。同时,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纵观学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现有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的特色,为构建适合地方高校的留学生培养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上海中心2009年春季游学项目中开展的课堂教学与文化体验活动对于提高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实证研究得出,有些留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存在分歧,也有部分留学生对深层次的文化差异趋向认同;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参加汉语文化体验活动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敏感度;文化体验活动设计要注重培养留学生的交际信心,形成用汉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总结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提出跨文化适应管理策略。通过亲情化的管理和沟通,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帮助留学生尽快克服跨文化适应障碍,顺利度过留学生活,提高留学生管理质量和水平,促进多元文化的学习和交融,推进留学生教育事业的稳步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趋同管理"既是当今世界各国开展外国留学生培养的主要方式,也是在跨文化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从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的实际出发,力求在"同中有异、求同存异、大同小异"的原则下围绕语言的相合、知识的整合、文化的应合和情感的融合作出整体性、系统性探析,构建语言、知识、文化、情感等四者互动、互通、互融的"LKC-E趋同管理"培养模式,从而促进"知华、友华"来华留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背景下,切实做好来华留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对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留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具有深远意义.随着留学生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跨文化差异问题愈发凸显,这也是留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所有留学生管理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在充分认识跨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教育内涵的基础上,留学生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以3名来华高校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压力应对展开定性研究。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遇到的困难主要有汉语学习及交流障碍、生活环境不同以及文化沟通上的差异。面对这些困难,在华留学生通常会采取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两种积极的应对压力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教育也朝着国际化深入发展,留学生教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如今,来华留学工作已成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内容。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留学。以四川省为例,研究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内陆地区的开放程度。也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程宏云 《黑河学院学报》2022,(12):50-52+126
当今,越来越多国家的学生到中国院校进行留学,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我国传统文化。来华留学生作为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重点组成要素,其凸显了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共性,在管理工作上可通过相同的管理办法。但由于来华留学生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价值观念、人际交往模式和生活习惯也有所不同。高校管理工作人员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跨文化教育管理模式,为来华留学生营造出更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用以帮助来华留学生尽快学习、了解并适应我国本土文化氛围,使其更好地融入本地大学生群体中。  相似文献   

18.
来华留学生教育普遍存在着交流方式、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跨文化适应障碍,这些问题的出现归因于我国相应的方针政策不够完善、高校自主权力的缺失以及教师队伍专业性的不足等方面,这就需要国家和高校相互配合,针对来华留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政策,放权于高等院校,加强对专业教师和管理团队的培养,以促进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基于Chen和Starosta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度模型,对一所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跨文化敏感度水平的测评。研究发现,学生的差异认同感最高,其次是交际参与度,交际专注度和交际愉悦感,而交际信心最弱。建议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自我监控力。  相似文献   

20.
关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适应是参与者在新环境中发生转变,并形成适当的有效的交际能力的过程。对留学生在他国的跨文化适应问题进行研究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业已成为留学大国,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进行研究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