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大致分为主动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和被动型的、追赶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中国高等教育正在摆脱追赶型大众化模式的某些特征,由外延式扩张开始走向了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开始由追赶型、被动型的模式向主动型的模式转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可以成功跨越追赶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某些困境,建立起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类共同的追求目标,教育现代化发展已历经几百年。中国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也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的探索,在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尝试过应激追赶型教育现代化模式,在“五四”运动至改革开放前尝试过植入型教育现代化模式,但实践证明都是不成功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就必须根据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内生追赶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着教育教学质量滑坡的严峻挑战,承担着教育大众化重要职责的新建本科院校必将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而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文章通过构建包括主动型自主发展模式、他动型外力助推模式、助动型外力协同模式的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系统,旨在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已分别成为大众化教育的重要承担者,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是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所以公助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中将逐步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二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二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教育事业的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形式和模式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媒介平台的网络教育如何克服高等教育大众化中所引发的矛盾;如何通过网络教育使高等教育走向广大农村地区;如何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教学形式的限制。本文认为,网络教育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变革与突破力量,这一崭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必将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全面恢复、稳定到大改革、大发展再到大提高三个重要阶段,逐渐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大众化、多样化道路,溶进了国际高等大教育。我们从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得到这样几点启示:改革开放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科学管理、提高质量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形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现实价值追求有机结合在一起,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目标,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以职业规划教育为载体,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远程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是人民群众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推进现代化,必须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本文在分析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有关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和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转变期,随着近些年地方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尤为突出,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后,原来以城市为就业导向的国家保障系统逐渐转换为以城镇化为导向的产业保障系统;中国城镇化发展形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就业大众化的拉力,面对广大的区域产业和城镇化社会发展,大众化就业——大众化教育的延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合理定位,调整大学生大众化就业、岗位成才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大众化阶段发展精英教育仍然极为重要。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精英教育也得到巨大发展。我国应该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之路,由研究型大学肩负起精英教育的重任,优化精英培养模式,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众化高等教育实施对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化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曾以 1 8~ 2 1岁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为标志 ,将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 ,高等院校仅能容纳 1 5%的适龄青年为英才教育阶段 ;第二 ,高校能容纳 1 5%~ 50 %的适龄青年为大众化教育阶段 ;第三 ,高校能容纳 50 %以上适龄青年为普及化教育阶段。这一划分被作为国际通行指数 ,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知识经济对中国各层面的渗透 ,人…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谈的是高等教育的宗旨、相关的教育结构和办学的机制。大众化首先是教育素质的规定性,是教育的方向,与教育的科学化民族化是统一的整体。仅从量的规定性讨论大众化容易流于片面。探索教育的经济学规律是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关键。大众化高等教育一方面要推动就业,另一方面要推动创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社区实业学校和社区高等学校有可能成为发展的启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前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解决现实和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观点出发,在 21世纪初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大众化模式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发展模式。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实施大众化的基本发展模式的前提下,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应该是大众化和普及化两种模式。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当务之急要解决以下 5个主要问题,即:规模化、综合化、社区化、民营化和理念化。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越式发展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对先行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赶超行为。高校扩招导致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并不能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稳定发展对立起来。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体现了高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对教育规律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是21世纪中国追赶型经济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众化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曾以 18~21岁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为标志,将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高等院校仅能容纳 15%以内适龄青年为英才教育阶段;第二,高校能容纳15%~50%的适龄青年为大众化教育阶段;第三,高校能容纳50%以上适龄青年为普及化教育阶段。这一划分被作为国际通行指数,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知识经济对中国各层面的…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职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的主要教育类型应当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育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特征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办学规模大。依据各国公认的标准,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占社会人口15%以上,即可视为进入大众化阶段。2.办学主体多元化。目前,原有的“单一化”办学…  相似文献   

20.
在上一个世纪之交诞生的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迄今已经走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社会向着小康和现代化目标的跨进,中国高等教育也呈现出更快的发展趋势和大众化、地方化、多样化的趋向。并将在带有非均衡性的经济发展中承担一定的支撑和平衡功能,以及“战胜贫穷”和“追求卓越”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