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匠精神是社会生产力得以发展的根本,是大国工匠所展现出的精神价值内涵。为了进一步解析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哲学意蕴和当代价值,希望为梳理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系,乃至社会延伸维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其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思想的指导也是行动的动力,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将围绕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展开,从新时代背景出发,对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作出...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下,我们以语言文字为基石,坚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沉信仰,并秉持着卓越的工匠精神,致力于传承与创新中华语言文化,塑造了一种独特的品牌文化——“语言文字+工匠精神”。该文基于对“语言文字+工匠精神”含义的深刻理解,研究新媒体背景下“语言文字+工匠精神”的文化特征,分析“语言文字+工匠精神”品牌文化的开发现状,提出新媒体背景下“语言文字+工匠精神”特色品牌文化的创建策略,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同时推动职业院校语言文字的推广,为弘扬中国文化提供新思路,为其他高职院校的相关建设提供一定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4.
文化精神是时代精神、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文化精神通过文化主流意识显现出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文化主流意识,弘扬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在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对于国企的建设来说,传承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能够加强企业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国企发展中,应不断对这两种精神的内容作出补充和完善。在改革经营进程中,国企应紧跟时代脚步,加强创新,与时俱进,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弘扬好这两种精神,最大限度加强企业的建设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文章对国有企业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一些合理的策略,希望能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工匠伦理,集中表现在"以义制利""公义胜私欲"的道德原则和"功致为上、毋作淫巧、尊师重道、道寓于技,进乎技"的道德规范。这些工匠伦理体现了古人"精益求精、切磋琢磨""淡泊名利、尚俭戒奢""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和"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工匠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文化发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开始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掀起新一轮热潮,引发人们强烈关注,这不仅显示出社会民众更高的价值追求,也进一步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到来。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和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既可以助推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丰富完善现代工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劳动者的自我价值。在培育实践路径上可以充分融入校园阵地、拓展延伸网络平台、引导激发制度保障,提高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所凝练的匠心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社会文化的精髓。残疾人文化、听障校园文化是社会精神文化中具有特殊功能的部分。听障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立德树人、扶弱助残”的使命离不开文化育人,以工匠精神引领文化育人是听障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听障高等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工程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旋律,通过建设特色专业文化、创新校园文化育人品牌、发扬残疾人文化精髓等有效措施,为听障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培养提供推动力和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红色物质文化与红色精神文化的总和。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是红色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内核。挖掘精神内涵、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是少数民族地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最重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刘丽 《文化学刊》2015,(3):187-18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性是其本质属性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指出其它事物需要批判地对待,另一方面更强调自身理论体系也需要进行批判。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精神,总结出这一精神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哲学启示。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全新的文化生态。当代中国大众社会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应然与实然背离倾向,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或然与必然的统一性。为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和功能控制,在大众文化语境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策略上要实现理论内容生活化、理论形式商品化、传播手段电子化、大众文化本土化。  相似文献   

12.
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五一劳动节原本由来已久,是纪念和颂扬凯尔特工匠精神的重要节日,这一天欧美各国大多要举行各种重要的庆典或盛大空前的仪式,到2016年5月1日,是《工匠精神宣言》正式宣读第3546年。工匠精神并非只是欧美文明独有,中国古代庄子的论著《大宗师》《齐物论》等都是对工匠精神的具体论述,只不过今天的人们既没有对工匠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做出过系统研究,只是国内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国家建设"双高"学校与专业背景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紧迫性越来越凸显,工匠文化与工匠精神被赋予时代新内涵,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探究工匠文化与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机制,深入开展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变革,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重点.该文针对工匠文化的发展起源、价值谱系及工匠精神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4.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这个理论坚持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存在尚未形成完善的培育工匠精神的教学机制、部分教师未达到工匠精神培育的要求,以及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自我培育的意识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学校工匠精神培育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工匠精神培育机制的顶层设计,以及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不够。通过对当前我国工匠面临的挑战及工匠精神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该文认为红色文化融入工匠精神能坚定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培养高职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红色文化与工匠精神,两者同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都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因此两者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匠人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促进产业转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供给方结构改革的保障.技工教育是工匠培养的重要基地,在过程中需要融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以此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需要重视在教育中实现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整合培育.  相似文献   

1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明确我们弘扬的是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更突显了价值引领作用,而不是为今天的人们提供某种既成的规范和标准,与之相反,是为我们提供一种对人性和生命的引领。  相似文献   

18.
洪雁 《文化学刊》2012,(6):78-82
孙惠芬是辽宁当代乡土文学的执着追求者和坚守者。孙惠芬坚持乡土文学创作二十多年,她不因文学市场的变化而改变创作方向,却随着农村和农民的变化而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她又坚持关注本土,关注民生,关注精神,这三方面的特征代表了辽宁乡土文学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精神长久以来是踏实而认真的,那就是心无旁骛、凝神专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事实上,工匠精神并不是一个新词,也不是舶来品。我们都曾学过"庖丁解牛""卖油翁"的故事,我国不止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更有建造出长城、故宫这样的世界级建筑的普通工匠,而许多延续至今仍然兴旺的老字号也正体现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等科学理论视阈下,基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必要且重要。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建设系统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素养。同时,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将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更能够提高二者育人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