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课程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课标》明确指出: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科学素养有着丰富的内涵。化学教材专家王祖浩先生认为:“科学知识”、“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本质和价值”,是构成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戴安邦教授指出:“只重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传授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这段话指出了化学教学的正确方向.同时又简明地概括出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初中化学的课程内容为五个主题内容: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白延俊 《考试周刊》2012,(49):149-149
化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生化学素质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方法很多,但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喜欢化学这门课程,使初中生乐于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那么,如何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呢?这是摆在初中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作者结合化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就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探析,旨在促进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何文斌 《教师》2013,(4):93-93
一、初中化学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课程是让学生学习初步的化学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中学化学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就娘得很有必要。必要性表现在:①可使《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在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新《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②弥补现实教育存在的缺陷,尽管新课标在甘肃省西和县实施多年,但在中考的压力下,许多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研究性学习引入可以改变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培养,弥补现实教育存在的缺陷。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的过程,这样可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个人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于中考,高中化学学习、以及实际生活有重要意义,在学生刚接触新学科之际,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课题,本文将针对初中化学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化学相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所有教育教学者高度重视的关键性问题。教师可就对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王菊凤 《成才之路》2010,(10):55-55
兴趣是指喜好的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兴趣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特征,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对学生的学习起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化学课程标准》里都要求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近年来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一、发挥化学学科的实验优势 初中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总是带着好奇心和神秘感步入化学世界,他们憧憬未来、渴求知识,希望发现自然界的奥秘。教师应把握时机,利用学生这股激情,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例如,在初中化学的第一堂课上可以设计“火龙写字”的小魔术。用火柴点燃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白纸,火焰沿着一定的痕迹蔓延,最后烧出了“我爱化学”的字样。  相似文献   

11.
田仁洪 《考试周刊》2015,(25):133-134
九年级化学课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关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非常现实的价值与意义。由于化学教学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方法,在教学中有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学生在学习中由学习知识到学习素养培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初中化学是初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中,激发并持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文章结合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开展趣味性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主要就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索未知是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原则,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是学生积累化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如何让学生更高效地积累知识、掌握方法、形成科学思维,是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值得思索的问题。初中化学知识面广、较浅显,但学生容易混淆,因此,以对比思维为切入点,展开对化学现象和化学概念的对比与延伸,从而深化理解知识,是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智力,培养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化学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是否能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行为和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进一步探究,认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形式和手段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有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突破课本中的难点与知识分化点以及做一些精美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恩考、积极思维,让学生体会成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参与欲.才能有效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用宏观现象来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存在、特性和运动。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更显得抽象、难懂;再加上化学本身知识比较零碎,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确实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因而不少学生因基础问题,对学习化学丧失信心,甚至望而生畏。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学"到"愿学"到"会学"、"乐学"。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借助各类实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需要注重联系生活,激发探究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习兴趣;作业类型多样化,巩固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和渴望。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教学除了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外,还有具备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该学科产生兴趣,才有可能积极地投入其中,课堂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使他们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实现由"想学"到"愿学""会学""爱学"的逐步提升。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思考这一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