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干过水电工,当过司务长,却硬是凭一份对新闻报道工作的痴迷.在新闻路上“羽化成蝶”.干出了让“科班”出身的新闻干事都佩服的成绩。入伍16、年,他先后在《解放军报》《科技日报》与《中国军工报》等军内外媒体发表各类稿件1800余篇(幅),并连续9年被基地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他所在单位也多次被评为新闻工作先进单位。因为新闻报道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他叫顾建,是总装驻豫某基地后勤部的一名士官报道员。  相似文献   

2.
济南军区某综合仓库政委战增忠深知新闻报道对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虽说在政委的岗位上工作繁忙,可他业余时间总是笔耕不辍,他凭着挤时间“爬格子”的这股热情,结合工作写报道,先后有近百篇稿件分别被《解放军报》和《前卫报》等报刊刊用。战政委在新闻报道中从不摆政委的架子,他乐于当学生。有一次,战政委写了一篇稿子,让报道组的同志修改,战政委像学生似的走了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稿子请报道组郭干事修改。看着政委那样诚恳,郭干事看完稿子谈了自己的看法以后,便大刀阔斧地改了起来。战政委说:“搞新闻首先要做到谦虚、好学,在知…  相似文献   

3.
某高炮团政治处主任刘中华重视新闻报道工作,下面的小故事,兴许能给大家一点启示。“这是报道工作器要嘛”!一天,团里召开常委会,刘主任通知刚兼任新闻干事的吴乐亭参加。吴干事不好意思地说:“主任,我还是不参加了吧”。刘主任风趣地说:“有什么不好意思,这是报道工作的需要嘛!”他接着又说:“作为一名新闻干事,就应该参加这样的会议,这样才能把握全局,有针对性地到基层挖掘报道线索。”从此,团里召开常委会,只要是学习研究的内容与搞好新闻报道有关,都通知吴干事参力D。“派车送过去”“主任,那篇抢救群众的约稿,报社…  相似文献   

4.
要一名新闻报道员,平时电话、通信联系最多的就是与报社的编辑,无非是询问投过去的稿件是否合乎要求,请求编辑“笔”下留情,以免自己的稿件被“枪毙”。涉足新闻报道 有些“豆腐块”见诸报端。新闻干事和报道员人人渴望的编辑“约稿”笔者也遇到过,经历之后,才重新认识到了编辑约的稿件,并非是简而略之地写完投过去就可以见报的。每次写稿子,我是改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写得差些火候,直到让新闻干事修改之后,才放心地投到编辑那儿去。一次新闻干事下基层采访,笔者一人留守报道组,突然接到《前卫报》社一位…  相似文献   

5.
在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微山湖畔的一座军营里,流传着济南军区某炮团政治处主任郝本杰关心新闻报道工作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新闻脑”郝主任有一个“新闻脑”,不仅因为他爱新闻。懂新闻,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有强烈的新闻意识。他说:“要想让报道人员写出有价值、有新意的新闻稿件,首先要丰富新闻报道人员的大脑,不时地为他们‘充电’。”他担任团政治处主任以来,每年都从政治处有限的政工费中拿出钱来,为团报道组订阅《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20多种报刊,让报道人员时时吸收“营养”。他每年亲自组织举办三期新闻报道人员写作培训班…  相似文献   

6.
碰壁之后求精品写稿就要写出精品来,这是袁丹君经过痛苦的碰壁之后反思总结出来的。1991年7月,他由一名连队排长到团政治处宣传股当了一名兼职新闻干事。当时团里的新闻报道工作处于师里最落后的地位,为了尽快扭转这种落后的局面,几乎每天都要写一篇稿子寄往报社,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寄出去的绝大部分稿件如泥牛入海。压力、痛苦接踵而至,在徘徊中他开始怀疑自己不是干新闻这块料。当时的师宣传科长韩强毛曾是一名老新闻干事,在看了他的底稿之后,对他说:“你的稿子之所以很难见报,就是缺乏精品意识”。对于他来说,科长中肯的批评…  相似文献   

7.
一位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干事向我诉苦,说他两个月内。先后给编辑部投了十几篇稿件,而且打了不下于10个要求“照顾”的电话,没想到连一篇稿都没发表。随后.他又给编辑寄去一些特产,没过多久被退回来,稿件还是一篇没刊用。  相似文献   

8.
焦作军分区的新闻报道工作多次被河南省军区评为先进,今年已在中央级报刊见稿80多篇。要问其中的奥妙,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兴会。焦作军分区的新闻报道工作一度不景气,怎样尽快打开报道工作的局面?作为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的王兴会深知自己肩上的压力。千头万绪,从人才抓起。一次,王兴会到宣传科安排工作时,正遇科里一位干事与一个陌生战士谈话,言谈中他得知这位战士叫石立峰,是某部通信团的一名志愿兵,有写作专长>王主任通过多种渠道联系,把他“挖”了过来。石立峰调到军分区后,为发挥他的专长,王主任在工…  相似文献   

9.
某海防团政委杨法有是位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他对报道工作始终有副热心肠。尤其是当了领导后不仅亲自动笔写稿,还带出了一批新人、杨政委对报道员“常拉袖子提个醒”的育才精神,给报道骨干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故事一。今年新兵下连后的一天夜里,杨政委下连查铺查哨,顺便叫上了新闻干事,在七班宿舍,杨政委用手电筒仔细一照,转身就问身边的新闻干事:“发现线索了没有?”新闻干事有些文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深更半夜,哪看见“活鱼”跳?杨政委提醒说:这个连有个好传统,新战士靠墙角睡,老兵和班长睡通销和门口。别看…  相似文献   

10.
新疆塔城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礼,副主任马锁成,对报道人员热情扶持,积极引导,使分区的新闻报道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张主任首先要求各级党委重视新闻报道工作,选拔、配备了新闻干事。还多次要求分区的新闻干事下去帮助培训,积极邀请有新闻报道工作经验的机关同志谈体会。其次,建立通讯报道信息网。在所属30多个建制单位挑选人才,从中聘请了40多名有一定写作能力的战士,担任连队的新闻耳目。制定了每季度举办一次“新闻报道培训班”的计划。马副主任是原《战胜报》的老新闻工作者,他利用自己的知识,为战士讲解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与…  相似文献   

11.
新闻干事:培养人才热情高。春夏之交,繁花似锦。周末晚上,政治部会议室里仍旧灯光通明。台上,新闻干事正在给大家讲述近期报纸的宣传动向和要点,台下,几十名机关干部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时不时还有人在笔记本上作记录。半小时过后,新闻干事又对本周的线索、稿件进行了综合讲评,并逐一解答了大家提出的写作中的问题。像这样的新闻报道讲评会,他们每月都举行,机关干部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有位报社编辑曾称赞这个旅的机关干部说,随便找一个机关干部谈一谈新闻报道工作,都是一套一套的,很在行。机关干部:结合工作槁报道。早晨,…  相似文献   

12.
无悔的选择     
从军5年,有4年是走“新闻”路。 记得那次新闻干事到基层物色报道员,我拉着新闻干事的手苦苦要求到团报道组搞新闻,并把以前发表的几篇“豆腐块”拿给他看……就这样,我放弃了当班长、报考军校的机会进了团报道组。在先后投出70余篇稿件都如石沉大海的情况下,我敲开了郑干事的房门。郑干事每年都被省军区和师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并且三次荣立三等功。我找他“拜师学艺”取经。但他只丢给我一句话:“路要自己走,志要自己立,梦要自己圆……”临出门时他还送给我《新闻简明教程》、《新闻标题制作100例》、《耕耘录》、…  相似文献   

13.
春节前夕,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黄学禄在参加某集团军新闻报道工作会时说:“新闻工作离不开基层这片富矿,长年战斗在基层的广大通讯员更是辛苦倍至,我们理应为他们呐喊助威。”集团军刘永治政委得知要召开新闻报道会,他说,再忙我也要参加这个会,同时,他要求各师、旅、直属团的党委书记。也要参加这次会议。会上,刘政委在讲话中强调:不重视报道工作的党委,不是称职的党委!他要求到会的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这项工作,除研究干部会议外,有关部队工作的党委会都可以让新闻干事和报道员参加,要经常给报道人员提供新闻线索。各单位的…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莱芜军分区后勤部部长刘永海同志在组织领导完成军分区后勤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笔耕不辍,先后有百余篇稿件被各级新闻单位采用。其中,有50篇稿件被省级和中央级报刊、电台采用。1996年底,刘永海同志同时被《山东国防报》、《黄河民兵》杂志社表彰为优秀报道员,今年4月,又被山东省军区政治部表彰为96年度新闻报道工作先进个人。一个“粮草官”,一下子获得了这么多新闻荣誉,在山东省军区系统还是少见的,莱芜军分区的官兵誉他为“新闻部长”。刘部长多年来只养成了一个“爱好”──学习。在他的办公桌和书橱里摆满…  相似文献   

15.
两年前,秦文廷走马上任濮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岗位时,迎接他的是,军分区新闻干事转业,人武部新闻报道工作瘫痪。这位玩了20多年笔杆子的新闻工作的行家里手,深知要使分区新闻报道走出低谷,重要的是要有人才,要为人才搭好成才的桥梁。为此,他把抓新闻报道工作,培养新闻报道人才列入自己的重要办事日程。奏主任抓新闻报道工作的秘诀有四:指向。“新闻骨干方向明,才会干劲大。然而,他们毕竟困于眼界的狭窄,有时会出现方向不明的情况。我们领导干部,参加党的中心工作多,从全局考虑问题多,对于政治性、方向性强的问题往往看得比较…  相似文献   

16.
“土记者”,是许多人对新闻干事(处长)的俗称。”说他“土”,是指他不在正规记者队伍的行列,无编制,无头衔。叫他“记者”,说的是他要以主要精力从事专业记者所要从事的工作,采访、投稿、写内参,无所不干。别看这支队伍“土”,他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有心人作过粗略统计,仅军队各类新闻干事就有几千人之众,报刊上登的稿件70%以上出自他们之手。所以,认真研究和切实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在这支队伍中学习、工作、生活了23个春秋,当过师报…  相似文献   

17.
他搞新闻报道不足两年时间,却有许多人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济南军区某部新闻干事左起超。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年多来,他就在《解放军报》、《前卫报》等报刊电台见稿200多篇,其中在《解放军报》、《前卫报》上发表的《双休日应玩而有度》、《慈兄手中线》等80余篇稿件,深受基层官兵的好评。了解他的人都知道i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除了他那坚韧不拔的钻劲和拼劲外,与他总爱往连队跑是分不开的。毕业于南京炮兵学院的左起超对新闻写作是外行,刚当上新闻干事时,他整天在机关里打转转,结果一个半月写出的50余篇稿件全…  相似文献   

18.
张樊 《军事记者》2001,(8):38-38
“现实生活的高天厚土,孕育了无数的雄鹰。新闻工作的职责,就是善于发现雄鹰,并让这些雄鹰飞进人们渴望的视线,让先进典型精神的火花,点燃无数人心头理想的火把!”——武警水电指挥部政治部宣传处新闻干事方金勇如是说。1998年2月,方金勇由基层部队的一名副教导员调任驻京城的水电指挥部的新闻干事。短短3年时间,他便取得了骄人成绩:水电部队连续3年被武警总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他个人30余次获奖,3次立功,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个人,2000年度还被评为武警部队第二届“十佳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熟知沈阳军区某装甲团政治处报道员、四级士官潘洪伟的人,喜欢用“啄木鸟”的雅号来形容他对新闻报道工作的不懈追求。他自1996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至今,正是靠着像“啄木鸟”一样的钻劲与韧劲先后在军内外新闻媒体上发表稿件600余篇。所在单位连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他个人连年被集团军通报表彰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3次。由他采制的《一张汇款单引出的爱兵真情》曾在第十二届全军优秀电视军事节目评比中被评为新闻类长消息一等奖。(一)在不少人看来,潘洪伟就是个搞新闻的料,要不然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稿件被…  相似文献   

20.
某部连续3年被第二炮兵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他们为何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件事来告诉你。报道员都是本科生提起该部报道组,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为啥?报道员个个都是本科生!报道组一共有四人,从地方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新闻干事带着两名三级士官和一名新兵。报道员小侯是名彝族战士,掐指一算,从军十余载,入伍以来一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发表稿件几百篇,获奖证书一大摞,十多次被军地报刊评为优秀作者和通讯员,4次荣立三等功,几十篇稿件获奖。刚入伍时,只有高中文化的他接触新闻报道工作后,顿觉知识不够用,第二年就参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