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排行榜在我国出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社会参与高等教育评价的开始。目前大学排行榜仍面临着诸多方面质疑,集中地表现在其评价指标设计的科学性方面。  相似文献   

2.
全球性大学排行榜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梳理近十年全球性大学排行榜的发展,对不同类型排行榜的特征加以评价,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学评价:一个公共领域——从大学排行榜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日益多元化,政府作为大学的主管部门和主要资助者,享有对大学进行评估和考察的权利.那么,大学排行榜存在的合理性怎么体现?如何保障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相关权益?以大学排行榜为代表的大学评价应该成为一个公共领域,服务公共利益,做到评价主体多元、指标科学、过程开放、结果公开,体现公平、公开、参与、独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平心静气地看待大学排行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排行榜越来越受到我国社会大众的关注。面对各式各 样的大学排行榜,人们感到眼花缭乱,社会舆论也大相径庭。事实上,大学排名是建立在大学评价 基础上的排序,既然是评价,其结果受到评价目标、评价目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任何因素发生变化都会使结果发生变化。因此,不同排名机构的大学排名结果大相径庭是 在所难免的。对大学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通过几个指标进行排名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尽管如 此,大学排名作为社会大众认识大学的工具又是必要的。就是说,社会各方面要了解不同排行榜的 侧重点,平心静气地看待大学排行榜。  相似文献   

5.
大学排行榜不仅是体现一个国家大学总体实力的一个量表,也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所参考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介绍了中国与德国两国排行榜的背景与指标体系,以清华大学和洪堡大学2007年在中德大学排行榜上的具体情况为例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概括了两国大学排行榜的特点与区别,指出德国大学排行榜按大学类型分组对大学进行排名,多维指标体系并重,评价主体多元化等方面的优点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学排行榜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考生及家长择校的重要信息源,当今大学验证其学术地位不可忽视的参考源,更是政府政策调控的依据和工具。它可分为综合排行榜、专业排行榜和特色排行榜,不同的排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排行结果。尊重顾客、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开发既具有可比性又符合国情的多元评估指标将是未来大学排行榜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大学排行榜,在国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完善,已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在中国虽然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但大学排行榜体现的是社会对高校各方面的评价,也是我国大学走向自立的一个契机,必须予以充分的关注。通过分析国内外大学排行榜的相关情况,采用“院校研究”方法,主要以中国网大2004年大学排行榜中汕头大学的排名为分析基准,从中解析出一所新办大学的优势、弱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大学的超常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或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影响大学排行榜有效性的基本因素,包括评价目的、可比性及其分类,以及现实存在问题,从科学收集处理信息、保持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对稳定性、提高排名机构的权威与人员的素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有效性的实现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和目前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学校和专业背景已经成为个人就业和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品牌之一。挑选理想的大学和专业是学生及其家长最迫切的需求。提供一个公正、客观、比较全面反映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和中国高校办学综合实力的大学排行榜,无疑会给学生及其家长带来福音。然而,目前已提供的大学排行榜尽管经过多年的补充和修正,仍未能达到上述需求。主要表现在综合排名的公正性方面,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面,科学研究的水平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中国校友会于2002年9月启动中国大学排行榜活动,力图向社会提供一个比较公正、客观、全面反映中国大学综合实力的大学排行榜。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近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在这份排行榜上,中国没有一所大学排名进前100。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196位。与去年相比,两所学校的排名分别上升了61位和68位。位全球高校500强中,我国18所大学上榜,比去年增加10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大学排名、大学精神与大学故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陈平原 《教育学报》2005,1(1):58-67
大学排行榜的好坏,取决于评价标准的设计、统计数据的方式以及具体操作是否严谨。大学评价不能重“物”轻“人”。对于“大学精神”,我认为没有凝定不变的东西,也不相信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十几万人近百年的努力,有关讨论是“可爱”而“不可信”的,而我宁愿把这种讨论转化为讲述“大学故事”。校园里广泛流传的故事,经过一代代师生的选择、淘洗和再创造,以活灵活现的形式,不断传承并塑造着大学精神。它同样可以成为大学史乃至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教授是大学故事中的主体,如何实现古人“从游”之义,坚守与自己身份相适应的道德准则,经得住金钱和名位的诱惑,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必须回到“尊师重道”上来,在对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理解、接纳和转化中,重建师生关系,重塑教授形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现有的7个全球性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考察,并选取其中不同年度的10个排行榜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入选10个大学排行榜前100名大学的入选频次的统计,得到在众多排行榜中的世界一流大学群体,并从入选频次角度来考察世界大学的分类和定位。同时分析了我国各高校在10个排行榜中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企业大学是企业教育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我国企业大学发展的背景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定位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需求下传统学校教育的缺位.目前,我国企业大学发展初具规模,但尚未发展成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其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数量增长、教学与课程改革、逐渐成为独立实体、寻求多方合作伙伴的支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的成熟和发展,大学排行榜由美国首先产生,并席卷到世界各国。美国、英国、中国等国通过国际间合作或自己的研究都先后开展了大学排名的工作,本文追述世界大学排行榜发展的历史,比较目前最著名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THE排行榜和国际高等教育资讯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的排行榜的两大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为我校进行大学排行榜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世界大学排行榜(RCCSE)、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THE)、Quacquarelli Symonds 世界大学排行榜(QS)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行榜(USNews)五种国际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世界大学排行榜进行深入分析,比较了它们的评价目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以及影响,解释了各自特点,从国际和国家层面深入探讨外界对世界大学排行榜的质疑,并为世界大学评价的改进和用户使用排行榜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扩展,全球范围内出现各种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排名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价值评判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发展高等教育所采取的战略决策。尽管各大排名在指标的设定上都会考虑科研能力,但由于排名机构的价值判断不同,各种排名具体采用的指标体系有所区别,它们在价值判断上的差异必然带来排名结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大学排名自产生以来一直以来备受诟病,备受争议的背后实质上反映出社会公众在对待大学排名方面所体现出的一元、片面的认识,并没有进行充分且辩证的思考。实际上大学排名无论是对社会还是高校的发展,都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采用二维象限分析法,建构新的研究模型,将大学排名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整理与归类,归纳出大学排名对两大主体:大学与社会所带来的积极、消极作用,如大学排名能够促进大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大学排名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选择大学就读具有差异性等。因此,使用二维象限分析法对大学排名的影响进行逐一的分析,有利于从大学与社会的角度打破社会公众对大学排名原有的刻板印象,从而全面地认识大学排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结构方程建模分析影响大学排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大学排名的师资、学科、经费、硬件因素进行分析,分别构建测量方程,这四因素对大学排名的影响构建结构方程,运用结构方程建模(SEM),得到了影响大学排名因素的全模型,内容效度较高,由此模型得出结论:大学排名受师资力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大学排名虽然角度、体系和结果各异,但以研究(research)为核心指标却是共同的。在各式排行榜驱动下,世界高等教育系统出现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冲动,甚至引发学术军备竞赛,造成各类大学趋同发展、教育资源浪费、知识生产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后果。艾伦.海泽科恩从大学创业转型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角度,指出当前排名存在的缺陷,提出淡化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系统的排名思路。这对确立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科学发展观、纠正办学的盲目冲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学排名必然涉及大学评价,大学评价不可能完全量化,不能量化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排序标准。从这个悖论的角度出发,"学术声誉"就浓缩为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非量化因素与客观评价标准的焦点。学术声誉及大学排名犹如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形成正确的发展导向;使用不慎,便可能成为权力和交易的黑洞,这也正是争议的焦点和不可不慎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