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经济发展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在很多方面与政治、化的进步都存在相互冲突的地方,其具体表现就是当代社会的经济中心化。要引领当代经济发展走出这个危机,只有建立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生态”的发展模式,即经济、政治、化各方面发展的相互论证和支持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生态制度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内涵。生态伦理制度建设,需要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推进生态道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生态经济激励制度;明确政府环境责任制度;完善人口增长适宜增长制度;落实科技兴国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当代中国"发展为了人民"以及公平正义的制度伦理追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有对生态危机发生之源的科学批判,也有对生态文明美好世界的伦理建构,体现在以下几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超越资本主义反生态的制度本性、转化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塑造生态强国的国家形象。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伦理从理念外化为实践,需要党的领导、绿色发展、生态文化、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4.
生态伦理的立规立范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同一社会发展范畴下道德与文明依次递进的伦理哲学命题。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低碳经济时代,推动着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行发展的同时,提示着生态伦理的建设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伦理的立规立范和教育用语研究发展,并经过生态伦理教育实施向生态法制伦理建设的强化,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下性发展的逻辑命题。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四个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规范为参照和思维对应,从日常社会生活中探寻生态伦理规范用语的提炼为基点,力求提出供学界探讨的生态道德用语研究及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性发展论题。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生态经济伦理是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相结合的产物。重视生态经济伦理,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放在外在环境保护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构上面,更要诉诸内心,培养村民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村民的生态伦理教育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执行,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到场馆建设,始终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同时不断向全社会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辐射、宣传与渗透,引领着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从而将使本届世博会最终成为中国生态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实施机制建设是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现实需要;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以及人民群众迫切期待的诉求。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实施机制建设在设计水平、执行水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组合方面仍存在问题,政府经济伦理不完善是重要原因。因此,从宪法、资源定价等角度施行的改革将体现政府义利观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伦理建设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加强农业生态伦理建设。当前,河南农业生态存在着土壤质量不断下降、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由违背农业自然规律、滥用农业资源、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等原因造成。推进农业生态伦理建设要遵循公正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效率原则、系统性原则,从建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模式、强化政府对农业生态伦理建设的职责、增强法律法规的约束与规范、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确立农业生态伦理价值标准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生态伦理与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第一次把伦理道德的范围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直观地提出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存在共同利益,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应该让当代大学生学会尊重自然,珍惜资源,接受绿色文化,增强生态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1.
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建平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6):21-24,28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伦理思想,是在人类生存日益受到环境威胁。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绿色经济正是人们在这一思想启发和指导下的行为选择。以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深生态道德是在深生态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上,以道德价值为评判标准,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研究人以及整个人类社会行为与保护生态整体性的相关性,从而形成指导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态行为的准则。开展对深生态道德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也有利于中国和谐社会创建,对于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经济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制度伦理是人们从制度系统中汲取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以及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规定为制度的双向互动的辩证统一。制度伦理是一种化现象。制度伦理与经济伦理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经济制度伦理是两的交集。市场经济的制度伦理包括产权制度伦理:尊重产权;分配制度伦理:公平分配;交易制度伦理:平等交易、诚实守信、遵守契约;企业制度伦理:企业伦理责任等。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生态伦理学讨论的几个焦点问题是:生态伦理学道德对象的范围是生态还是生命?享受道德关怀的是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还是部分成员?生态伦理学的伦理原则是整体主义的还是个体主义的?生态精神的本质是利他还是利己?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是实现利益公正,它涉及到的是四个层面的利益关系:第一,提倡“代内公正”;第二,要求“代际公正”;第三,实现“男女公正”;第四,达到“人地公正”。通过这些利益关系的调整,表达了生态伦理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6.
教育伦理生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伦理内涵根源于人的未定性。“人之成长”与教育的“共生同构”关系映现了“教育-伦理”生态,教育价值生态和教育实践生态展开了教育的伦理内涵,只有从人的特性出发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伦理内涵,这对于把握“教育-伦理”的生态,理解教育的实质,推进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环境、友好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就现阶段我国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文明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在倡导科学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惜生爱物"、"顺应天常"、"寡欲节用"等生态伦理观念,对于当代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态价值观念,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企业生态伦理是近年来研究企业文化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企业文化"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根深蒂固,传统的以资源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取的和不可持续的,这一发展模式已为历史所否定。通过对企业生态伦理意识及企业与生态文化结合意义的剖析,在企业文化构建中旨在树立企业的正确生态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市场经济与经济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与伦理的结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能够达到辩证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迫切需要以经济伦理为规范,经济伦理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伦理学中心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