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思维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某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要表现其载体—语言上。英汉语言的巨大差异正反映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在翻译中,要透过语言形式注重深层次的思维转换,以提高翻译的质量、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2.
汉维族共同参与缔造了中华文明,但却拥有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历史主体内化了的社会实践方式,实践性是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一般的、抽象的,是对思维方法的抽象认识。笔者从两种语言词语内部联系的差异人手,包括汉维味觉词汇的构成、汉维动词语义分类的对比,揭示出两种语言所反映出的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整体、具象、主客不分的思维方式;维吾尔族静态抽象、机械、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经历了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斗争思维方式,一种是和谐思维方式,它们产生和发展各有其不同的条件和背景。从斗争哲学到和谐思维的转变,不仅是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方式的重要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缘由和发展路径,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思维的不断演变。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西方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各异,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它包括抽象思维与具像思维,直线思维与曲线思维,个体分析性思维与整体综合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这种不同充分体现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中国人和西方人由于各自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性理思维,即从人的本性出发,探究万物的本性。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民族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以及历史演进的不同,因而思维方式也就有所不同,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对英汉语言结构产生的重大的影响,介绍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思维模式,进而从六个方面就思维方式对语言系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思维方式由于受不同历史和文化等的影响而存在着差异,东方是求同性、意会性、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而西方是求异性、直观性、个体性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汉英文化在表达习惯上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东西方的不同思维方式,能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和英语之间表达习惯的转换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发展、不同哲学形态的衍生,都源于哲学思维方式的改变。目前对哲学发展的总体性研究,多以哲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为尺度,把哲学总体划分为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方法论哲学的演化序列,而未涉及这种演变中所含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演变及其规律性。必须对此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并发掘出其内在规律,明确实践思维方式的历史土壤、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从而确立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编辑思维方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维是时代的花朵,新的思维方式则是历史前进的先驱。思维方式达到什么水平,编辑意识也就相应地达到什么水平。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编辑首先要抛弃落后陈旧的思维方式,驾驭时代先进的创新思维、超前思维、开放思维和系统思想等等,去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去编织绚丽多彩的历史花环。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人类所共有的,但各民族之间的思维方式有一定差别,因为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地域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人们也形成了不同的言语行为习惯。通过对比英汉言语行为,可以比较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思政教育的话语实践性很强,如何提高其话语的有效性,不仅是教育领域的研究内容,也是语言学关注的对象。从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角度看,思政教育有效话语主要有三种模式:逆向思维话语模式、联想思维话语模式、类比思维话语模式。研究探讨这几种思维模式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宓钟琪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8):58-59,64
中国体育观念的争议及术语滥用现象引发对于中国体育现代化的思考.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表明,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与中国体育工作者思维方式的科学化密不可分,改善中国体育工作者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开放式、多维度的思维方式是完全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传统道德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环道德思维与西方的线性道德思维、中国的保守性道德思维与西方的批判性道德思维、中国的直觉道德思维与西方的理性道德思维三个方面。中西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天人、群己、义利、德力”这四对范畴上。要使中国的传统德育发扬光大.就必须使其思维方式培养出道德创新能力,使其价值观形成整合。  相似文献   

14.
教育研究盲目追求理性思辨,由于脱离实践而无补于教育实践的发展,陷入迷茫境遇。受哲学启发,教育研究的思维方式需要从现成性思维方式向生成性思维方式转向,生成性思维方式的转向为迷茫中的教育研究指明了方向。叙事研究是这种思维方式转向的必然生成物,叙事研究基于实践,面向实践,忠于实践,是对具体教育问题的研究,体现了对人、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叙事研究出现的异变是由于固守原来的现成性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思维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形成。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汉英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学生由于受汉文化思维惯性的影响和干扰,容易在英语表达上产生负迁移现象。消除负迁移的关键在于掌握英语思维方式,不断改进英语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16.
教育研究盲目追求理性思辨,由于脱离实践而无补于教育实践的发展,陷入迷茫境遇。受哲学启发,教育研究的思维方式需要从现成性思维方式向生成性思维方式转向,生成性思维方式的转向为迷茫中的教育研究指明了方向。叙事研究是这种思维方式转向的必然生成物,叙事研究基于实践,面向实践,忠于实践,是对具体教育问题的研究,体现了对人、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叙事研究出现的异变是由于固守原来的现成性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思维方式是一个职业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内在特征和根本标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乃是以理性思维为基础,以法律思维为核心,以法学思维为先导的思维习惯或思维定势。在这一思维习惯中,理性思维、法律思维和法学思维三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法律人的行为模式及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法理学则应肩负起建立和培养整体性法学思维方式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语言的系统不同,思维与形式的结合机制也就各有千秋。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形式之中。因此语言结构的对比研究不是孤立的。本文主要是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分析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从而找出其表象下面最深层的,具有支配性的初始因素。  相似文献   

19.
思维方式是科学理论创新的内在根据,规定了科学理论发展的方向,决定着科学家集团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孕育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近代思维方式,是那种以人的理性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是那种分析方法、实验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等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致使西方近代科学遥遥领先。我们只有借鉴西方近代思维方式,进行一场思维方式革命,来提高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才能创造中国科学发展的辉煌。  相似文献   

20.
现实思维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唐代以前在中国社会中居主流地位,此后随着儒学的神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让位于本体思维方法。与本体思维相比,现实思维方法强调:(1)思维的问题必须来自现实,从身边的问题开始;(2)思维必须从现实的具体情况出发,而不能从抽象的理念出发,不能拘泥于一成不变的道理;(3)思维必须以现实为依据,而不能用前人的、书本的、以往的经验裁剪现实。中国文化从现实思维方法为主流转变到以本体思维方法为主流,西方文化则逐渐摆脱了本体思维方法。当现实思维方法居主流时,社会就会呈现勃勃生机,反之则会裹足不前。重新认识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现实思维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