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电台的《阳光热线》是全国省级电台第一个在早间黄金时段开播的舆论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阳光热线》以其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被有关领导和专家称为“全国新闻改革创新的一面旗帜”、“党委政府通过媒体施政的典范”。开播三年,《阳光热线》从“阳光一缕”到“朝霞满天”,到目前已有全国21家省级电台和9个省市纪委系统的领导先后到河北电台考察学习,25家省级电台效仿开办了此类节目,形成了影响辐射全国的“《阳光热线》现象”,被称为是继1986年广东电台“珠江模式”、1992年上海东方电台“东广模式”之后,引发全国广播界第三次改革浪潮的河北“阳光模式”。忽如一夜春风来。《阳光热线》从“现象”到“模式”,从“耳目喉舌”到“施政工具”,从“广播业内”到“社会各界”,从“河北”到“全国”,再由“实践”上升到“理论”……“《阳光热线》现象”何以形成?发展趋势怎样?如何进一步提高?它对中国广播乃至整个新闻界的启迪与思考是什么?今年5月14日,河北电台会同河北省纪委省监察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全国省级电台《阳光热线》类节目论坛。下面摘要编发在这次论坛上部分领导、专家、代表的讲话、发言。  相似文献   

2.
创新——《阳光热线》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七个记者节之际,《阳光热线》喜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名专栏”,这是《阳光热线》连续两届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十佳栏目后再次获得殊荣,中央领导同时亲临颁奖。《阳光热线》开播四年多,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形成了影响力辐射全国的“《阳光热线》现象”,被称为“全国新闻改革的一面旗帜”、“党委政府通过媒体施政的典范”。如何使《阳光热线》不断推陈出新、更上层楼?本期编发部分领导和相关同志的文章,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较为系统地对《阳光热线》做分析总结。[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朱虹 《河北广播》2005,(3):59-60
我第一次接触《阳光热线》,是有一次上国土资源厅网站查一个相关的法律法规,突然看到下面有一个《阳光热线》的链接,我一点开发现是河北电台《阳光热线》的处理反馈。当时我就对《阳光热线》产生了兴趣。我很喜欢“阳光”这个名字,“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而黑暗则是腐败的温床。美国的“行政程序法”就叫“阳光下的政府法”。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办好《阳光热线》节目高度重视,今天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群生同志亲自参加会议,就体现了河北省委对此的重视程度。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纠风办和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全国省级电台《阳光热线》类节目论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阳光热线》类节目的成功经验、运作规律及发展趋势的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5.
回顾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们看到,“《阳光热线》类舆论监督节目”不但继续深受听众好评,而且已经成为广播界一道亮丽的风景。 2月7日,由中纪委组织的“全国首届省级媒体反腐倡廉好栏目”评选揭晓,陕西电台的《秦风热线》荣获二等奖。 3月1日,北京城市管理广播的呼号出现在首都的天空。《阳光热线》类节目开始由栏目运作上升到以频率的规模进行运作。 5月14日,由河北电台倡议并会同河北省纪委、省监察厅共同发起主办的全国省级电台《阳光热线》类节目论坛  相似文献   

6.
《河北广播》2006,(3):50-51
《阳光热线》节目组共有12人组成,平均年龄29岁。就是这个年轻的团队,使一个节目从台内走向全省进而推向全国,成了树立河北电台乃至河北形象、振兴中国广播事业、推动广播新闻改革的突出代表。《阳光热线》连续两届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十佳栏目”,《阳光热线》节目组还被授予“省直青年文明号”,连续两年被河北电台授予“实绩突出单位”。  相似文献   

7.
今天讨论的是“《阳光热线》现象”,《阳光热线》为什么能成为一种现象。我讲三点:  相似文献   

8.
《河北广播》2005,(C00):67-72
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阳光热线》,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张毅最近又专门就进一步做好《阳光热线》提出明确要求。遵照张教书记的指示,10月28日,省民主评议办公室与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在石家庄联合举办了“省民主评议《阳光热线》培训班”,参加《阳光热线》的54个省直厅局的相关领导120多人到会。就做好一个媒体节目,专门举办这么大规模、高层次的培训班,这在全国新闻界还是第一次。[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由河北省纪委、省监察厅和河北电台主办的“全国省级电台《阳光热线》类节目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这个论坛的举行得到了中纪委、中宣部、国家监察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内权威新闻研究机构和各大媒体,以及兄弟省市纪检监察部门、电台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河北省委对这次论坛也是非常重视和支持的。  相似文献   

10.
《阳光热线》是省民主评议办公室和河北电台联合主办的亲民、爱民、便民的节目,通过三年的直播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发挥了很好的民主监督作用。三年来,省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13次做客《阳光热线》,两次做客《阳光论坛》,直接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倾听群众意见,接受法律咨询,就群众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参与《阳光热线》,维护民工权益!”一声真切的呼唤响彻燕赵大地。2003年12月14日上午10点至11点钟,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阳光热线》大型直播节目《阳光热线——帮你讨工钱》在省会石家庄火车站广场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2.
《河北广播》2007,(6):14
11月19日,在安徽省安庆市举行的全国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业务研讨会上,河北电台《阳光热线》经验再次受到全国广播界同行的普遍关注。 由于河北电台《阳光热线》在全国广播界的广泛影响和突出成就,会议特别邀请河北电台相关人员到会,并在大会上第一个做典型发言。《阳光热线》节目的大胆探索、成功做法和新鲜经验再次成为会议的热门话题。河北电台代表就《阳光热线》类节目主持人应该科学把握的“党委政府拥戴者、广大受众代言人和新闻媒体护卫者”三种角色及其关系的重点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共鸣。  相似文献   

13.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全国省级电台从事《阳光热线》类节目的同志一起交流。在一次座谈会上,我曾经把这类节目定位为是一种热线理政节目。如果把这类节目视为《阳光热线》或《行风热线》,其含义就停留在原来的监督层面上;而如果把它视为“理政热线”,则是从政府行政角度观察其功能,表明传媒的一个热线节目发挥了理政职能。  相似文献   

14.
《阳光热线》最成功地突破了舆论监督的传统概念,开创了舆论监督的新模式。“阳光跟踪”作为《阳光热线》的一个子栏目,就像一柄利剑最直接地体现了这种新的舆论监督模式,使之更有效、更迅速、更有生命力、更受百姓欢迎。  相似文献   

15.
在手机已成为从平民到白领随身携带的最常用的沟通工具时代,短信沟通的便利、低廉人人皆知,而动一动手指、花上几毛钱发条短信就能了解政策、解决难题,恐怕只有“阳光短信”才能办得到。作为《阳光热线》的延伸,子栏目“阳光短信”把听众发来的短信整理后找相关部门集中解答,有和《阳光热线》异曲同工之妙,作用不可低估,怎么才能开垦好这块地着实值得琢磨。  相似文献   

16.
《河北广播》2005,(C00):87-89
省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从2002年开展以来,《阳光热线》节目作为各单位政风行风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抓手。也已经有三个年头了。三年中,我厅共参加14次《阳光热线》、三次《阳光论坛》节目,解决群众质询、投诉129件,群众满意率91.5%,通过这项活动。全系统的思想观念、部门职能、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执法水平、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杨蓓 《河北广播》2006,(6):18-19
开播四年多,播出1400多期,54个省赢部门已经轮流做客到了第十九轮,但是《阳光热线》依然能够推陈出新、亮点不断,这背后“策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阳光热线》的节目策划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国许多广播电台相继开办了行风热线类舆论监督节目,如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政府热线》、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阳光热线》、安阳人民广播电台的《效能监督热线》等,一时间行风热线节目遍地开花。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节目开始出现话题代表性不强,嘉宾观点不一,主持人引导不力,节目形式雷同,听众热线不热等现象,节目办成了“投诉站”、“咨询台”。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节目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安阳人民广播电台《效能监督热线》节目的一些管理办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阳光追踪”是《阳光热线》的子栏目之一,它和跟踪的报道形式有所不同。如果把阳光跟踪比喻成明查的话,阳光追踪则可以称之为暗访。  相似文献   

20.
《河北广播》2005,(C00):73-78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首先感谢省纪委、省评议办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在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与这么多省直部门的领导同志一起探讨和交流,如何充分利用《阳光热线》更好地配合全省的民主评议工作。还要感谢各参评部门长期以来对《阳光热线》的一贯支持。刚才,和平厅长介绍了《阳光热线》运行的基本情况、意义和作用,也对办好《阳光热线》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我把《阳光热线》的主要工作向大家通报一下,并着重从怎样把握广播规律,适应听众心理需求,更好地借助《阳光热线》这个窗口展示和提升参评形象,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