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棵核桃树     
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边上就长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我们一直没动它。后来,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一棵树。 孩子两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大人不在意的事,经孩子一问,就会显得复杂。听了儿子的问话,我顿时犹豫起来,我还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就是问他们是否认识那棵树。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老话题了,且隔一段就要提一提,稍一懈怠,它就又要有“积重难返”之势。近一段时间,从上到下,从编采人员到普通读者,常有人慨叹:“长稿怎么这么多。”此话不假。你看,现在不管是什么报,似乎“头条必长”、“重稿必长”。我们的记者,笔尖一动,不管需不需要,就是洋洋洒洒几千字。我们的报纸,也经常是黑压压一片……。号召改进文风、提倡写短文由来已久,“长风”之弊也人人皆知,可为什么这股风总屡刹不止呢?我觉的不外乎这样  相似文献   

3.
小时,邻家女人,奇瘦,脸苍白,是风吹吹就倒的人儿。母亲说,她有病。有什么病呢?不知道。她男人人高马大的,常见他耐心地煎着一罐中草药,火舔着土黄的瓦罐,瓦罐里发出"嘟嘟嘟"的声响。  相似文献   

4.
吴宝书 《青年记者》2007,(23):52-53
每当有人问我:最近在写什么大稿?怎么不常见你的稿子?我总是内心惶恐,不知如何作答。虽然做记者近10年了,但总感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稿件太少,能给人以教益和启示的可能就更少了,这是我常常汗颜的事情。我在自问:作为一个党报的特派记者,这一年我是否写的稿件太少了?  相似文献   

5.
新闻里说,日本新渴连续十多年举办长鸣鸡人赛。新一届的冠军,据说能够长鸣20秒。难怪一名围观女群众赞叹道:真不知给了它什么好处,居然能叫这么长!  相似文献   

6.
面向新世纪,人们思考着中国报业发展的趋向;下世纪,电子传媒将冲垮印刷传媒?报纸将面对“分众”还是“大众”?什么报将“走向灭亡”?未来又将是什么报的“时代”?报业发展的“大势”又将如何? 有时,人们的思维往往太习惯于追逐大势,就像物质生产领域曾流传的“一包(承包)就灵”,“一股(股份制)就灵”。曾经有过改刊名之风,希望改个好名发行量便立即上去,以至于把人家办得好的报刊都归于“名字取得好”,全不知人家花费了多少心血去干实事;曾经有争办晚报的风气,说“现在是晚报时代”;待到有几家都市报红火了,立马争办都市报,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 《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消息里没交待,我这个读者“不知道”。《台湾“迷你猪”身价大涨》。“迷你猪”是何物?消息里没说明,我这个读者“不知道”。  相似文献   

8.
“44个”是什么意思?是一家市报在刊发一篇重要文章时,丢掉了44个字;“49个”呢?是某市的一家专业报在一期报纸上共有49个错别字。笔者不清楚,这两个数字不知能否收入吉尼斯纪录大全?重要文章,被堂而皇之地丢掉了44个字而竟然不知,实在让人大惑不解。这样,让人如何学  相似文献   

9.
我刚从县里调到市里不久的那年夏季的一天,“头儿”指着他办公室里的一盆花儿:“这盆花儿长得挺好的,就是不知叫什么名儿,你能不能找位专家问问?”“头儿”越客气,我的办事节奏就越快。我一圈儿电话打出去,就得到园林处回话:“我们派一名园艺工程师去。”工程师来了,像位刚离开校门的女学生,我心里嘀咕:“有没有搞错啊?”在“头儿”办公室里,她一见那花儿,便说出了花名以及那花儿的生长习性、栽培要领,连属什么科也讲得一清二楚。“头儿”听了非常高兴,在道谢的同时说以后要多向她请教如何养花,她笑着点点头。“头儿”问怎么称  相似文献   

10.
五、你认为搞写作一般要做什么准备? 文学创作是一株精神之树,创作准备是育苗。对这样的小苗栽培,须有多方面的养料。依照我个人的体验,其中有三个项目,是至为紧要的。一、要对你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经历和体会。一个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人,完全凭借课堂和书房这块天地里所获的营养,而终将发展到有成就的作家地位者,是极为罕见的。就如同花盆里长不出栋梁木材一样。曹雪芹若是按部就班地从公子哥过渡到皇廷官位之上,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绝不会有《红楼梦》这个“国宝”;狄更斯如果不亲  相似文献   

11.
看了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先闭上眼睛,想象有一棵大树从来没有经过人修剪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棵大树枝杈纵横,主干与支干几乎不分,没有层次,没有高度,给人乱糟糟的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树这个样子呢?很简单,原因是没有人修剪过它。“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稿件也是如此,许多最初摆到你写字台上的稿件是一棵没有经过修剪的树。这棵“树”按照作者的意图疯长,根本就不符合你的标准和版面的要求。怎么办?拿起剪刀,把多余的“枝杈”剪掉!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13.
提起王兆全,常德市武陵区南坪岗乡谁个不知,哪个不晓,不是因为他是该乡司法所所长,而是由于他在所长这个位子上揉好了几多急事难事,是个地地道道“和事佬”的缘故。2005年3月的一天,南坪岗乡白马湖村二组的村民怎么也弄不明白,组内53亩田上的作物被5组的村民毁了,并且是在晴天白日里。当时,背犁的、带耙的、拿锄的几十人在田里忙不赢呢!这还了得,我们二组作的田你5组凭什么不打声招呼就霸蛮耕作,还有没有天理国法?于是,一个电话速请王兆全所长。王兆全“声到人到”,稍微一摸底,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原来,这53亩田是1988年从5组划给2组的,村干部搞  相似文献   

14.
虽然不是有意与魏晋风同志唱对台戏,但是对他“摆短的胜利”的观点还是不敢苟同。我以为,过分重视“短线”就是短见。下面陈列个人观点。 一、什么叫“贴近”读者? 难道是题目取得越怪越好吗?在北京什么层次的人才逢人称“爷”呢?“操练”是什么意思?是否尊重急需规范化的中国股市呢?“英雄”难道仅指能在股市获得巨大利益的股民吗?“三线”肯定不是“三线建设”中的“三线”,那是什么意思呢?摆明了不让非股民的读者阅读。这不是“贴近”,而叫“媚俗”。 二、什么叫“各具特色”? 放放内幕消息,揭露庄家秘密,难道就算“特色”?这算不算违法呢?虽然中国股市发育还不健全,尚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但中国毕竟还是依法治国吧!我由衷地不愿看到咱们的出版人在监狱里统计书的实洋和该交的罚没款。  相似文献   

15.
当摄影记者,搞新闻摄影,如果不理解新闻,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新闻摄影。这样,就不知背着照相机干什么,也就很难搞好摄影工作。现在,有没有摄影记者不知道什么是新闻呢?我不敢说很多,但也不敢说没有。至于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却还不少。事实上新闻摄影不真,不新,不活等等问题的存在,同一些同志不懂什么是新闻不无联系。所以,当好摄影记者首先要认识新闻。一、理解新闻“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  相似文献   

16.
提倡短新闻     
近几年来,报纸上的新闻又渐渐变得长了起来。说得严重些,已经形成了一种“长风”。这种长风,突出地表现在国内报道方面。一条报道生产建设的新闻,往往长达两三千字。报纸的版面是有限的,像这样的长新闻,要不了几条就被挤满了。国际新闻虽然没有国内新闻那样长,但是严格地说来,也不够精炼。新闻过长、长新闻过多,已经成了通病。长新闻有什么不好呢?除了读起来吃力,看起来沉闷以外,主要是减弱了新闻的战斗性,使报纸不能充分发挥它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因为:一、新闻长了,占的篇幅多,篇幅占多了,报纸版面上容纳的条数就会少;二、新闻长了,写作过程就长,生产过程长,在时效上自然就要慢;三、新  相似文献   

17.
(一)伟经同志:谢谢你把我的小文发得那么漂亮。可我一看内容吓一跳。开宗明义第一句只一字之差就不是我的原意了。不知是我的笔误,还是您这位大编辑以为我写错了?或电脑排版出了岔子?我此刻正在呼我的助手查我所发出原稿的复印件。按照旧作——载《半山半水半玉窗》文集99页,《梦的回声》第一句为:人,一落生,就想着去做自己力所难及的事情。难及,方堪称潜力。否则,人活在地上、树上、穴里、房子里,何必想上天?人生活在地球上,又何必要知晓天外星球的事?由于这不知是谁的谬误,全文与潜  相似文献   

18.
潘国彦先生在《出版参考》第6期发表了一篇文章,针对“无错不成书”有感而发“盛世危言”:“如果中华文化传承到我们这一代,每年出版十几万种书,而流传下去的却是‘错误百出是好书’,不知后人作何评价?……‘一室不扫,何以天下为?’……不知老总们以为然否?” 已经不止一人发出如此感慨了,可“以为然”的老总又有多少? 潘先生在文章里列举的错别字,其实都是录排过程造成的“低级错误”。“低级错误”如此之多之滥,  相似文献   

19.
最近,穆青同志提出写实录性新闻的口号,可以预料,这将给我国的新闻写作带来一场新的变革,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何谓实录性新闻?面对新闻园地里这一朵新花,还没有人给她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按笔者所见,实录性新闻是:生活中有什么典型镜头,我们就拍摄什么,群众说什么,我们就写什么,经过作者的加工、剪辑,真实客观记录生活的一种文体。现在这一新新闻体像三月的春笋破土而出深受群众喜爱。本文就实录性新闻的写作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何时起,电视新闻界出现了一种怪象:对采访对象所做的采访,很多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说的内容也不完全是他们真实意思的表示,而是记者事先写好了稿子,让其把记者需要的话读出来。这种现象在各级电视媒体都不鲜见。这一现象出现原因何在?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如何做到新闻的真实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