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实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从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一书奠定现实主义的学术主导地位开始,在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基于对国家为何需要权力和需要多少权力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现实主义理论内部逐渐分化形成了人性现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和进攻性现实主义三大流派。三者之间既有理论的承继性,又有一定的分歧和差异。从理论假定、权力观和均势理论三个方面对现实主义的三个流派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把握三大流派的要义。  相似文献   

2.
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以其缜密的理论逻辑和大胆的理论结论而蜚声国际关系研究界。准确理解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必须把握住三个特点:典型的历史悲观性和静态历史观,鲜明的军事主义权力政治取向,陆权逻辑与海权逻辑的显著对立。  相似文献   

3.
历代俄国作家在其创作上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从以细致冷静著称的传统现实主义到受现代主义影响的新现实主义,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政令僵化到新时期传统派文学的自由回归,俄国现实主义在理论和创作上,经历了一个独立探索、稳步发展、辉煌高潮、衰落复归的完整发展阶段。在分析俄国文学各阶段现实主义的理论演变的基础上,认为苏联时期僵化的文学政策,束缚了作家的思维,同时在消费观念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情况下,文学领域也无法幸免,固守原有的文学理念,埋头创作已远远达不到现实需求,因而,衰落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4.
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最新发展。米氏提出国际关系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各国仍然追求最大化的权力。米氏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同时又对其做了修正。该理论的提出与美国外交的保守转向不谋而合,因而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5.
考察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命运,需要在广泛汲取多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确定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内涵;以此为逻辑起点,运用整体性方法即时代生活进程、民族文学传统和世界文学格局的宏大尺度,概括出当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再根据马恩的现实主义理论对各个发展阶段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理论主张、创作成果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上,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倡导的权力政治理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冷战结束以来,现实主义学派的某些理论倾向又渐次抬头,在国际关系学的研究中重新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讨现实主义学派及其理论,对于深入研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及认识当今世界政治局势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围绕现实主义的讨论主要有“现实主义重构论”和“现实主义冲击波”两个批评话题。由于“现实主义重构论”阐释上的困境,且缺乏新的理论信息,因此,它在文坛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反响;而有关“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品的争论虽然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关注,但其对文学观念的发展、新变却缺少足够的作用力。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现实主义话语更新的难度:如果没有新的价值原则、艺术方式与文化策略的注入,现实主义就只能在自身封闭的系统中往复轮回。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小说以前所未有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理论。二十多年的现实主义小说,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不同的主题取向和审美特质,大致可划分为人性复归、文化寻根、生存叙写和社会透视四个阶段。从总体上看,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仍呈推进和深化态势。现实在发展,现实主义文学理所当然也应发展。  相似文献   

9.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20世纪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两大流派,先后对美国的外交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以“二战”为分水岭,将美国外交主导思想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时期理想主义占上风,后一个时期现实主义占上风,同时两种思想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主义理论是国际关系中一种具有久远渊源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特定的历史环境,并主导国际关系研究近三十年。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注重揭示国际政治的本质和实际情况,主张从权力和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待国际关系。该理论使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该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我们应该吸收该理论中合理的成分以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1.
体系研究是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而结构现实主义体系理论开创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宏观视野,追求体系理论构建的科学目标,主张国际体系权力结构分析。由于理论建构的视角和理论范式制约,结构现实主义体系研究存在着一些理论局限,结构现实主义在追求理论构筑的简约中,不可避免地损害了体系理论的解释力。结构现实主义体系研究在关注大国权力体系的重要作用时,忽视了国际关系中国家特性以及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结构现实主义体系理论关注于静态结构的分析,却忽略了国际体系的动态进程考察。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现实主义被异化了。现实主义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它既指一种文艺创作方法,也指一种文艺流派、思潮,还指一种文艺创作精神。从创作方法来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与人类的艺术生产的产生是同步的,但是真正确立这种创作方法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并且把它命名为"莎士比亚化"。从文艺流派和思潮来看,现实主义历经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初的革命现实主义,中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末期的无边的现实主义等发展阶段,而只是在"现代实践转向"过程中现实主义流派和思潮才明确地发展起来,同时在"后现代实践转向"中逐步多元化,成为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流派和思潮相抗衡的强大流派和思潮。从文艺创作精神来看,现实主义是永恒的,因为文艺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生活,永远在社会实践之中进行恒新恒异的创造。因此,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仍然应该坚持现实主义精神,鼓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流派、思潮,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植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影响最大最传统的研究范式。在其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分支:古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进攻性现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等。新古典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理论的最新表述。在现实主义理论不断演变的同时,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自由主义、建构主义、批判理论等其他流派挑战现实主义的“主导”地位,为保持其“地位”,现实主义理论一直在寻求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权力护持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均势政治规律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华尔兹和米尔斯海默对国家权力护持战略的不同论析导向了两种均势政治逻辑。虽然华尔兹和米尔斯海默均势理论的分析逻辑有些差别,但二者对均势规律本身的关注告诉我们,均势政治在21世纪并没有过时。作为一个具有成长为"全面超级大国"的迅速发展的大国,中国必须洞悉国际政治中的均势规律,并对自己的对外关系尤其是对美关系有全面、科学的统筹设计和战略规划,避免成为均势规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的是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在国内政治研究上的缺失.作者认为现实主义作为无政府状态下最实用、最全面的解释性理论发展到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后,之所以出现因果解释上的贫乏,主要因为该理论在国内政治研究上的缺失.作者在对国际关系理论对国内政治的一般处理给予介绍后,分别从理论与方法论的视角分析了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出现如此缺憾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处理单元层次与体系层次间的关系做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6.
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提出以来,引起了中国学界的广泛关注。纵观近年来美国外交政策的走向,不难发现这一理论给小布什政府的外交实践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由美国的现实主义外交传统出发,阐述了美国外交从现实主义外交传统向进攻性现实主义外交演变的过程,并对进攻性现实主义逻辑的危险性做出了分析,同时指出了美国这一外交路径的变化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潘广辉 《教学与研究》2003,39(10):73-78
现实主义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安全困境”,均势政策能最有效地解决因权势竞争造成的国际冲突和不稳定局面。也有一些现实主义学者认为,安全可以不通过均势而靠优势强权而获得。理想主义则倾向于强调国际关系中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规范保证了国际社会具有和谐的本质,其关于国际安全的见解是世界政府论、集体安全论、自由经济秩序有利于和平论以及民主和平论。国际关系两大理论流派都不能单独回答现实中的国际安全问题和寻求一种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它们对国际安全的争鸣,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安全理论和国际安全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文学现象,它是20世纪最主要的文学现象之一;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是前苏联文学的旗帜和标志,对于前苏联文学的盛衰枯荣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受到的责难远比得到的肯定要多。因此。很有必要在探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道路、理论贡献及其缺失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