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中的自律教育,主要是使孩子懂得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要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必须尊重别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契约外延极为广泛而绝不仅仅具有法律上的意义:契约乃是人们对于一切利益的付出与索取以及义务与权利之作为与不作为所达成的同意,乃是人们就一切利益交换关系所达成的同意。因此,契约的构成要素有三。其一,交换的主体:契约不是单方的行为,而必定是双方或多方行为;否则显然无所谓交换,无所谓契约。其二,交换物:契约必有相互交换的东西、交换物,否则便无所谓交换,无所谓契约。交换物或交换的东西,就是所谓的“约因”或“对价”。其三,交换的根本条件:双方或多方的同意。只有双方或多方同意,才可能进行交换,才会有契约;没有双方或多方同意,不可能进行交换,不可能存在契约。  相似文献   

3.
道德起源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调整的需要。所谓利益关系调整,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规定人们应获得哪些利益,承担哪些义务。公正就是为一定的道德体系所认可的对社会成员之权利和义务的恰当分配。[1]公正不仅是个人优良品性的代表,更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正当防卫?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这就是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正当防卫行为是为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行为,所以,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法制的建立,主要意义有三:一是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勇敢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护公共利益、人民利益和公民本身利益不受侵犯。二是这一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文明美德和团结精神,使广大群众树立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三是体现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要求。正当防卫行为对公民来说,既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义务:对侵害他自己利益的行为而实行正当防卫是他本人的权利;对保护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利益而实行的正当防卫,既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义务。我国宪法和刑法都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陶金玲 《山东教育》2007,(12):17-19
一、合同留人.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实现劳动关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约。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法律关系,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兼顾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合同双方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作为劳动者,教师必须承担一定岗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课标要求】本单元分为两课内容,对应的课标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具体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申领阶段参与主体之间主要是行政法律许可关系,提出申请的大学生是行政相对人,受理申请并做出许可的县区教育局或高校是行政主体。依法治理助学贷款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缺失或者失衡的突出现实问题,首先要依法行政,遵循公平原则来界定和平衡助学贷款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公开、公认、公平的方式确保每一位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以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相似文献   

8.
传统户籍不仅具有登记、管理的功能,而且还承载了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功能,户籍差异是导致公民不能公平享受义务教育这一基本权益的制度性原因之一。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实现户籍观转型,使户籍信息成为公民作为主权国家民众享有与其他人同等权利的资格和证明。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纯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公民平等享有这一基本权利的正当性,因此,国家有义务从权利公平、财政公平和评价公平等方面保障义务教育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研究生》2002,(2):13-14
劳动合同与《劳动法》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社会生活千变万化,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当事人的情况也非常复杂,我国《劳动法》只是对劳动合同的原则性、纲领性的指导和规范,不可能对每个劳动合同都做出详细的规定,况且有些合同条款是无法用《劳动法》加以规定的。劳动合同可以对劳动内容和法律未尽事宜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使双方明了权利和义务,促进双方全面履行合同,防止因违约而导致责任发生;劳动合同在发生劳动争议时也是解决纠纷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重难点知识图解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一、重难点知识图解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保护公民拥有合法财产的权利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义务教育的含义及其三个显著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按时入学的义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国家采用多种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遗产的继承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容侵犯智力成果的含义及内容智力成果权的内容未成年人享有智力成果权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