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培养“教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培养“教授”眭依凡大学的最高理想是培养人才。谁来培养人才?“教授”是也!那么谁来培养“教授”呢?由于没有比大学层次更高的教育组织,故“教授”恐怕只有靠大学自身的力量来培养。这样,大学的培养人才就有了双重含义:一是培养学生;二是培养“教授”。就实现大...  相似文献   

2.
在洪堡看来,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具体来说是有修养的“完人”。因为科学是最适合培养“完人”的材料,所以大学是科学共同体。由此,为了培养出“完人”,“由科学达致修养”是大学教学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大学教师应是学者,大学教学内容要围绕纯科学设置,大学教学方法要实现“教一研一学”的统一。可见,创造理性是洪堡大学教学思想的规定,这成就了他的历史地位,也成就了柏林大学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通过提出并回答“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什么很重要”、“我们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吗”、“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三个设问,讨论了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紧迫性,分析了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存在的问题,以及结合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琳 《成人教育》2012,32(2):84-85
当前,大学德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大学关于德育的培养我国早就有“文以载道”、“德性资于学问”的说法,早已认识到“学问”与“道德”的密切关系.所以,大学的德育教育就需要从学生的习惯和心理养成入手,大学教师应以心理素质激发、培养促进德育工作的进展,去完成大学德育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人”,为此,必须通过主体间平等的、自由敞亮地在“爱的斗争”中进行“精神交往”。大学培养“全人”其教育过程首先是个体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科学获知过程。应当深化教育目的,转变教育方式,提升教育境界,从而培养出雅斯贝尔斯所倡导的“全人”。  相似文献   

6.
论点     
蔡元培系统的大学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研究高深学问”是大学理想的价值取向。在他看来大学具有两项职能:一方面是“研究高深学问”,另一方面是“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2)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民主、自由是大学理想的氛围。认为大学是学者的社团,是多种学术思想交汇的场所。大学的学术活动应享有学术自由,而不应受任何宗教或政党的拘束。(3)大学以“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培养“健全之人格”的大学生。他所主张的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教育要培养人的…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难题之一。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是:独立设置“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开发“大学英语口语”教材;加强“大学英语口语”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途径;开辟“大学英语口语”第二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8.
"应用性教育,应用型大学"探索的意义和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一些历史较短、实力较弱的大学,对自身的定位或办学之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的大学还提出了“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排比性口号。培养“应用性人才”,是很多高校或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或某些实科类大学,都提出过的一般性培养目标,理解上也较为明确,但“应用性教育”和“应用型大学”的提法,歧义多一些。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的主要任务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研究型大学以培养研究性、创新型人才为己任,以造就社会精英与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因此,转型期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提出更具现实意义。直面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顿,希望通过秉持学生本位、塑造批判精神等教育实践,培养“胸怀天下”、“基础厚实”、“自由探究”、“个性舒展”的创新型卓越人才。  相似文献   

10.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最根本的社会职能,但现代大学除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项最根本的社会职能以外,还有两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即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因此,办现代大学,不仅要有一个教育理念,还要有一个办学理念。在目前新形势下,对于一个现代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社会,改革创新”。  一、“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  现代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所以,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1.“以人为本”的科学内…  相似文献   

11.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时代发展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和义务。作为当代大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适应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对教师的要求。本文从“一德”“四有”和“三阶”等方面阐述了当代研究型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建议大学教师不但要充分重视基础课教学,而且要做好教学研究,做好科学研究,促进科教结合,实现科学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洪堡的大学理念的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堡认为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大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完人”,而大学要培养“完人”,就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洪堡的大学理念不仅振兴了德意志民族,深刻的影响了世界大学的发展,而且在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今天同样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学是具备深邃洞察力、独立思考力、丰富想象力、强烈求知欲的创新型人才成长之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大学永恒的主题。“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各个培养单位需要攻克的新课题。陕西师范大学每年“研究生文化节”期间举办的研究生学术分论坛活动是一种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4.
工程师:工科大学的培养目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读郝克明同志《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责任》,很受教益 ,也很高兴。文章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多样化”,“创造良好环境”,“大学与高层次人才继续教育”,这都是很重要的。大学是国家和社会的组成部分 ,与国情有关。以高等工程教育而言 ,世界各国都是培养工程师的 ,只是规格有不同。美国工科大学培养科学学士、硕士、博士 ,因为工业企业研究开发力量很强 ,大学毕业生到企业进行专业技术培养。欧洲各国工科大学培养文凭工程师。我国解放初期 ,工科大学培养工程师 ,当时清华大学曾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后来逐渐改学美国 ,培养工学…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重要目标。“语感”是提高英语水平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笔者通过对职业中专当前英语教学中“语感”培养的现状分析,结合自身英语教学实践,对学生英语语感培养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长安大学     
《招生考试通讯》2011,(7):I0006-I0006
长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由教育部与交通运输部共建,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高校,  相似文献   

17.
一、大学考试的目的大学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又是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因为当前的大学考试偏离了其出发点,需要在理念上进一步厘清。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大学教育和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教育的重心正在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关注素质、能力培养阶段转变。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即不仅仅是培养“人”,更重要的是使其成为“才”。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大学精神的出现使大学有了生命。追求真理、学术自由、时代性与民族性分别是大学精神的三大要素。大学精神的先天缺失是当前中国大学“乱”的根源之一,因此构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构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思路在于:“执本”与“变通”,内外兼修以及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19.
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合“综合性”与“师范性”双重优势,是构建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大学科分段培养模式,“3 1”或“4 1”分段培养模式及“4 2”本硕连续培养模式,是目前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可借鉴的培养模式。模式的选择,须与学校发展目标的总体定位和学校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吻合。  相似文献   

20.
“灰领”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于我国高等学校中比例最大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定位于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是办学理念上的重大突破,这对于此层次大学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他们而言“,培养应用性人才”是核心“,发展应用性教育”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途径“,建设应用型大学”则是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因此,如何找到发展应用性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培养出为社会可用的应用性人才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在简要探讨“灰领”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阐明其与应用性人才的内在关系及“灰领”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