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游戏依赖指个体沉迷网络游戏,对此产生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正常学习、生活的一种新型心理疾病。本研究采用自编游戏行为问卷,探查大学生网络游戏依赖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游戏行为受到同伴影响,大学生游戏行为容易被游戏中的宝箱类道具、服装造型、武器宠物系统强化,大学生最常玩和最喜欢网络游戏是角色扮演和休闲游戏。  相似文献   

2.
本文站在游戏者的角度,从美的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分析网络游戏实例,寻找和探讨网络游戏中美的东西,期望通过对这种美的发掘来改变人们对网络游戏不客观的评价。同时,笔者也希望通过探讨网络游戏中的美,引导游戏者在游戏的过程中思考、欣赏游戏中美的内涵。本文最后提出网络游戏中的美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为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网络游戏主体的青少年,在获得了网络游戏乐趣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从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视野看,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以下原因,游戏的网络媒介视听结合的唯美呈现吸引了青少年的游戏欲望;网络游戏的传播者迎合与开掘了青少年受众的游戏心理意识;青少年受众在网络游戏中满足了交友猎奇、崇尚自由、体验快感、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因此在从游戏、心理和环境等方面综合防范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过程中应该突出网游成瘾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网络游戏者的角度探讨其心理需求、以及网络游戏能够在哪些方面满足这些需求。文章分别从体验不同角色,自我实现,满足快感、释放潜意识和交往四个方面阐述了网络游戏带给游戏者的心理满足,并通过网络游戏对游戏者心理满足的分析来解释网络游戏迅猛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教育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教育潜质的价值体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围绕网络游戏的概念、分类、特点、一般定位以及网络游戏在教育中的潜质展开并探讨了网络游戏与教育的关系,指出教育网络游戏是克服网络游戏持续发展瓶颈的新出路;并据此剖析了教育网络游戏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同时以虚拟学习环境为应用范例,简要分析了一个游戏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6.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在带来极大娱乐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人异化作用。反观游戏的本质精神,这种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个体的游戏行为、消费行为、人格心理等方面;网络游戏媒介的虚拟特性、网络游戏的商业殖民、教育的游戏缺失等是异化产生的重要因素;构建游戏与现实之间的建设性关系,呼唤传统游戏精神的回归是消除异化的理智之策。  相似文献   

7.
网络游戏式活动课程——游戏与教育结合的平衡点探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游戏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网络游戏却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反思,发现教育软件中存在着游戏开发注重的激发动机的游戏性的极度缺失,是其无法与商业游戏争夺青少年的关键,并阐释了造成此缺失的原因。通过对人们探索游戏与教育结合的途径与游戏和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组织形式和目标的分析,提出了开发寓教于乐的网络游戏式活动课程是游戏与教育结合的最佳平衡点的观点。最后讨论了网络游戏式活动课程的基本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游戏的外部性及其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是传统游戏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延伸和发展,呈现出一些与传统游戏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造成了网络游戏产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也造成了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根据政府管制的一般意义,可以借鉴科斯定理关于处理污染物排放问题的方式,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网络游戏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游戏作为游戏的新领域,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认识到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人格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同时,更应关注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几种负面影响:自我同一与角色混淆;心理能力发展受阻;道德发展受阻;出现人格障碍。有关方面应构筑立体交互式防护网络,变堵为疏,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0.
网络游戏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表现手段丰富、超乎现实又最逼近现实的时尚娱乐形式,文章分析了网络游戏给大学生成长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提出了要正确认识网络游戏,预防信息崇拜;利用网络游戏,丰富网络教育资源;加强教育疏导,防止游戏沉迷;净化网络游戏市场,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已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带来隐私泄露、过度消费、网络成瘾和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风险防控的立法存在不足,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发生异化,主流媒体存在对于网络游戏的污名化倾向,学校和家庭缺乏网络素养教育。为此应加快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完善游戏实名注册制度,建构网络游戏的中国话语,推行闭环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强化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非理性行为的管教。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对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行为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网络游戏是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尤其是男性青少年网民参与比例非常高的一项网络行为,有将近九成的青少年网民不同程度地玩过至少一种网络游戏;能够借助网络游戏结成游戏团队、进行人际互动,以及实现自我认同重塑,是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的主要原因;不少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时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暴力倾向,对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及其可能导致的行为后果,多数青少年并未能够形成清晰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是网络游戏媒介本身在丰富的视听盛宴、平等的社会地位、游戏的快乐感觉、对现实的超越性和体验的自由性等方面迎合了青少年受众的游戏心理意识;二是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满足了情感交流、释放压力、自我实现和好奇探索等心理需求。因此,应该从立法、游戏本身、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防范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且尤其应该突出网游成瘾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是网络游戏媒介本身在丰富的视听盛宴、平等的社会地位、游戏的快乐感觉、对现实的超越性和体验的自由性等方面迎合了青少年受众的游戏心理意识;二是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满足了情感交流、释放压力、自我实现和好奇探索等心理需求.因此,应该从立法、游戏本身、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防范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癌,且尤其应该突出网游成瘾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家庭氛围、人际交往状况及网络游戏吸引力与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表明网络游戏吸引力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最重要因素,家庭氛围和人际交往状况可能是通过网络游戏吸引力作为中介变量对游戏成瘾倾向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严建国 《考试周刊》2013,(98):35-35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有巨大的吸引力。家长、老师大多排斥网络游戏,想尽办法让孩子远离网络游戏,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网络游戏有如此大的魅力,自有其复杂的原因。语文教师应探究网络游戏内在规律性的东西,研究网络游戏与课堂教学的相通之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强化游戏精神,合理采用游戏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网络游戏的致瘾因素与教育游戏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网络游戏与教育游戏的关系,以及对教育游戏的影响入手,通过分析网络游戏在时间、金钱、情感三方面致人成瘾的特性,力图为教育游戏的发展提供参考,甚至警醒。  相似文献   

18.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已成为目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课题。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会产生哪些影响?青少年玩网络游戏会表现出哪些行为特征?课题组通过对814名陕西青少年进行访谈、量表测量,采用因素分析法提取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六个维度即正向激励、学习懈怠、行为失度、生理疲劳、游戏依赖和人际疏远,展开研究,发现每周游戏次数4次以上、游戏时间4小时以上的青少年在学习懈怠、行为失度、游戏依赖与人际疏远等因子得分与其他同学有显著性差异,学习成绩与性别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行为特征。同时发现,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人格发展、解决问题灵活性等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希望本研究能为引导青少年合理上网及为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开发与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棋牌类游戏是网络游戏中非常流行的游戏种类,它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与其它大型网游相比,游戏设计和实现的难度相对较低。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性强、基于Windows系统的棋牌类网游系统实现方案,该方案适用于游戏开发爱好者自主构建个性化的网游系统。  相似文献   

20.
陈继伟 《天中学刊》2006,21(5):87-88
运营商从自身利益出发负面利用网络游戏的文化特性,开发者在网络游戏中设置环环相扣的情节,游戏版本不断翻新,致使网络游戏具有强大的致瘾能力.解决网络游戏致瘾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政府组织开发绿色游戏,同时加大对商业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