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专业考试前4-6周的训练为考前训练。这个阶段的训练对考生尤为重要,这期间既是查漏补缺,又是恢复提高的一个重要阶段,把握好能把身体和训练调整到最佳状态,就能有效提高运动成绩,而把握不好则容易出现过度疲劳,或过度兴奋,如何有效地进行考前训练,应把握好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体育专业考生前训练的初步探讨江西宜春师专孙有平考前训练是为了参加体育专业高考而专门安排的短期训练。目的在于将考生平时获得的能力,通过考前训练逐步稳定地表现出来,提高竞技状态,使之在考试中充分发挥出最高水平。实践证明,考前训练的好坏,直接影响考生考试水...  相似文献   

3.
体育专业考试前4~6周的训练为考前训练。这个阶 段的训练对体育考生尤为重要,这期间既是查漏补缺,又 是恢复提高的一个重要阶段,把握好能把身体及训练调 整到最佳状态,就能有效提高运动成绩。而把握不好则容 易出现过度疲劳,或过度兴奋,即考前"无状态",或"状 态"来得过早而到考试时却兴奋不起来,导致考试失败。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考前训练?其训练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高考已经成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体育术科高考也面临同样的压力.体育术科高考既不同于普通的文化高考,又区别于一般的体育课考试和运动竞赛,考试焦虑往往成为体育术科高考的关键.为此,本文主要对体育术科高考生的术科考试考前状态焦虑和考试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体育术科训练和应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跆拳道运动被纳入体育高考,使得针对跆拳道的专项考试技术训练备受关注。在近年来的训练实践中,各学校已经逐渐摸索出一条跆拳道的科学训练之路。本研究以此为核心,就体育高考跆拳道专项考试技术的要点着手,提出训练策略,从训练周期计划的妥善安排和训练环节的具体明确着手,望能够为体育高考跆拳道专项考试技术训练提供必要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践和文献资料收集方法,对体育高考术科考试中医务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务必以人为本,给予积极的保障,文章分考前保障和考试期间的保障,以预防运动风险,为学生发挥自身体能,取得考试优异成绩护航。  相似文献   

7.
对重庆市体育高考生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高考考生的考试利器,同时也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心理能力及考前的心理状态,对考生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高考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根据对近几年重庆市体育高考生心理现状分析,提出了心理训练在日常训练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每年高考体育考试,在短短的二天时间内,考生要进行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能力的考试。由于考试是一次过的,所以考前体能状况与临场发挥对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训练负荷的基础上,应重视膳食营养的合理调配。近年来对报考广州体育学院的考生调查发现,大多数考生不知如何调整考试前膳食营养。良好的营养措施是考生保持充沛体能的基础,也是调整良好竞技状态的重要因素。如下是体育考生调整考试前膳食营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倪际峰 《体育师友》2011,34(2):68-69
在体育高考中,学生考前心理焦虑的发生较为频繁,这不仅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前途。因此,在考试前,教师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调整考生心态,避免过度的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10.
魏勇 《体育教学》2008,(6):67-68
运动性疾病是指在体育锻炼、训练或比赛时出现的体内紊乱现象或功能异常.它广泛存在于体育运动中,多发生在体育锻炼基础差,身体素质状况不良,运动比赛经验不足等情况下,由方法不当的运动和过量运动引起,如过度紧张类的胃肠功能紊乱、腹痛、昏厥、脑血管痉挛;过度训练引起的运动能力下降、食欲不振、失眠、消瘦以及运动性的贫血、低血糖、血尿等.学校体育教学虽然不像竞技体育运动那样由于大运动量过度训练而经常出现相关运动性疾病,但由于学校体育教学涉及的对象年龄小、身体机能差、运动水平低以及体育教师教学安排得不得当,也时有运动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宋帅 《中华武术》2014,(12):45-46
2014年的广东省高考体育术科考试已经结束,作为本次考试的工作人员,目睹了个别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本来可以避免的失误,就存在的问题与众多考官进行探讨,并请教了权威人士,从日常训练、合理处理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关系、考前的准备以及考试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见解,为以后的考生提供参考,以便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高考体育术科考试由基本素质和专项基础两部分组成。基本素质共设三个项目,分别是100米跑、立定三级跳、原地铅球、主要检测速度、爆发力、协调性、柔软性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考生必须参加这三项内容的考试。体育术科考试满分为300分,基本素质和专项基础中每个项目满分均为75分。显而易见,基本素质考试的好坏对考生的考试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如何在短期内快速地提高高考体育生基础项目的成绩,动作技术的学习与训练方法的得当,考前训练的合理性成为高考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高三的体育生离体育加试又 临近了一步,无论体育老师还是学生关心的首先是专 业是否过关。因此,体育老师对学生的训练易出现盲 目性,即一味的大运动量训练,以达到速成的效果, 但最终导致训练效果不佳。那么实际训练中,如何科 学地大运动量训练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到底多大 运动量合适,如何预防大运动量的过度训练,大运动 量训练后或在训练过度后如何进行恢复?以期达到最 佳的训练效果,我们在此做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曹化平 《体育世界》2011,(10):112-114
高考体育专业四项基本素质加试是体育高考生及家长非常关心的考试,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以及赛前运动训练经验总结等,对高考体育专业四项素质的赛前训练进行研究,以大量的数据为依据,对赛前训练的周计划制定与训练控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年一度的体育高考又逐渐临近了,考试前的备战也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对于所有体育考生来说,抓住考试前备战的最后一点时间,来获得运动成绩的进步,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在考试之前,人体的机能状态与平时是不一样的,学生运动员精神高度紧张,神经系统能量消耗很大,运动训练本身也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加之学生运动员此时容易出现消化系统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16.
王威 《精武》2012,(12):12-13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基于特长考试的体育高考,其在考试模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尤其是在考试项目和科目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于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本文主要基于考前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展开论述,进而基于学生的心理压力,阐述心理训练的方法,以及良好心态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年带队参加体育高考的分析和总结,对体育高考生长时间、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后产生的疲劳,采取必要的恢复手段,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运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Spielberger.C.D)教授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成宁地区参加2012年湖北省体育高考的127名考生(82男,45女)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在体育高考这一特定情境下,体育高考生的焦虑水平普遍上升,女生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p<0.01),其中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常模(p<0.01),也高于国内相关研究报告中普通高考生的得分.体育高考生考前的状态焦虑是影响运动技能的重要心理因素,过低或者过高的焦虑水平都不利于完成动作,只有保持较适宜的焦虑才有利于运动水平的发挥.因此,教师在平时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地从生理、情绪、认知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心理辅导,其研究结果有利于体育高考生考前高焦虑状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张过 《中华武术》2006,(11):44-46
100米跑项目的生理表现为无氧代谢,负有大量的氧债,属于“极限强度”运动。只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项具有100米项目特点的体能和技术训练.就能有效地达到提高100米成绩的效果。 100米训练就围绕着步长与步频两个关键词来进行。以下是本人对农村中学高三年级参加体育专业考试的学生100米训练的具体措施训练,时间七个半月。 把七个半月分成四个阶段:准备期,冬训期,考前强化期,考前调整期。各个阶段的训练周期以一周为单位。  相似文献   

20.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高三体育生训练也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广东省体育术科高考从2014年起每年12月初进行。冬季天气寒冷,准备活动难做开,运动员肌肉黏性降低、兴奋度也随之降低,如何有效提高体育生的运动成绩,缓解考生考前的紧张情绪是广大高三体育教练员非常关心的话题之一,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训练方法和备考策略,借此和同仁们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