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作为东北也是全国的第一个民众自发组成的抗日救亡团体,其对东北义勇军的兴起和坚持武装抗日,起到了重大作用,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赵彦昌  华晓欣 《档案》2024,(1):26-32
黄显声将军是“九一八”事变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沈阳抗日英雄。本文以《抗日将军档案史料选编·黄显声》为中心,将黄显声的英雄精神划分成了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救亡图强的变革精神、百折不挠的不畏牺牲精神三方面,以期为研究沈阳抗日英雄提供参考。其中奉献精神是其英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对待家人、下属以及普通民众,勤于付出,不为索取。变革精神核心是救亡图强,体现在对旧式警察制度、风气、管理的变革及科学态度等诸多方面。不畏牺牲则是其英雄精神的最高体现,在学生时代投笔从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狱中十余年,最终却牺牲在黎明之前。  相似文献   

3.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作为东北也是全国的第一个民众自发组成的抗日救亡团体,其对东北义勇军的兴起和坚持武装抗日,起到了重大作用,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陈翰章是东北抗联著名将领之一。他1913年6月14日出生于吉林敦化,是位令吉林人骄傲的本土抗日英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19岁的陈翰章,第一时间投奔吉林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成为东北青年奋起抗日的先行者。此后,他追随周保中等抗日将领,凭着过人的胆识智慧和无畏的精神,在吉、  相似文献   

5.
<正>东北抗日义勇军是最早站出来与日寇战斗的自发武装,为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提供了条件和经验,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以耿继周为领导的抗日义勇军第四路军和以宋黎为领导的抗日义勇军第三十一路军,在新民地区迅速兴起,声势浩大,阻止、牵制、打击侵华日军以新民为跳板西进锦州及关内的阴谋,对全国的抗日走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星 《兰台世界》2024,(2):13-15
<正>辽宁的东南部有一块狭长的三角形地区,包括今天的丹东、庄河、东港、岫岩、凤城等地。这个被当时的安奉铁路、南满铁路和黄海海岸围绕形成的地形复杂的地区,曾被称为“辽东三角地带”。九一八事变之后,正是在这一区域先后兴起了以邓铁梅等抗日英雄为首的几支东北抗日义勇军队伍。他们坚持了长期不懈的抗日战争,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不屈不挠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一、日军对辽东三角地带的武装侵略日本侵略者对辽东三角地带的武装侵略是从强占安奉铁路上的两座重镇——丹东、凤城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柯云  湘斌 《湖南档案》2014,(9):22-25
在漤澧地区,只要提起王育瑛三个字,无不称道他是文武全才、抗日英雄。 王育瑛,又名王季雄,慈利溪口人,自幼聪明过人,1915年在渔浦高等小学堂读书,开始习文练武,毕业后进澧县中学。1919年考入河北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  相似文献   

8.
宋法刚 《声屏世界》2007,(10):35-36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用鲜血换来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浇灌的。抗日题材电视剧是对那段历史的影像化追忆,也是对民族英雄的仪式性缅怀。众多的电视剧给我们树立了一座英雄的丰碑,上面镌刻着陈赓、许世友、刘洪、李向阳、姜大牙、李云龙等观众熟悉的真实英雄或传奇英雄的名字。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这些英雄中少见国民党抗日英雄的身影,这无疑是艺术的一种缺憾,也是历史的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9.
苏小丽 《兰台世界》2005,(11):68-69
抗日英雄柳万熙,原名柳永俊。朝鲜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17年生于朝鲜庆尚北道安东郡。1925年随父母由原籍迁移到吉林省盘石县。1930年迁到辽宁省清原县三间房村。该地曾是中共清原县委所在地,柳万熙在革命熏陶下,15岁便走上革命的道路,参加了童子军。  相似文献   

10.
杨德志 《兰台世界》2016,(7):99-101
东北协会是为了推动东北民众的抗日斗争,促进抗日救亡运动而成立的政治组织。《黑白》半月刊是东北协会的宣传刊物。从《黑白》半月刊的内容上可以看出,以往对东北协会的评价当有新论。  相似文献   

11.
杨靖宇,这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位英雄。对杨靖字这个名字,我们是敬仰又熟悉的。但杨靖宇在中国东北做地下工作时还有一个名字——张贯一,这在党史上很少提到,许多人更很少知道了。  相似文献   

12.
赵圃 《兰台内外》2005,(4):14-15
“九&;#183;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仅4个多月,日本军队就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拿起武器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其中,抗日联军第三军是驰聘在松花江两岸的一支英勇的抗日队伍,它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开辟与建立了数块较大的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戴伟 《黑龙江档案》2013,(5):112-113
1936年,抗日武装斗争达到最高潮,敌人的铁路交通线频繁遭到东北抗日联军的袭击。同年秋,东北抗日联军为了避开日满军警秋季"大讨伐"的锋芒,同时,为了开展获取越冬物资的行动,东北抗日联军决定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在穆棱沿线进行一次袭击日满军军用列车,夺取其军用物资的行动。  相似文献   

14.
丹阳抗日自卫团是苏浙皖地区成立最早的抗日民众武装之一,在抗击日军的战火中一步步成长壮大,成为一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抗日劲旅,为创立丹北及苏中抗日根据地,支持新四军“东进北上”,圆满完成“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谢文东原是依兰县大地主。1934年,土龙山农民反对日寇掠夺土地,掀起大暴动时,他当上了领袖成立了民众军。我东北抗日联军为了联合一切抗日力量扩大抗日武装,便把这支队伍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谢文东为军长,活动在依兰、勃力、方正一带。1938年日寇大举讨伐,谢文东见势不妙,便投降了日本,当了可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中央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关系中,周恩来占有特殊的位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九一八之际,他就是当时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党中央主要成员,一直关注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在中共中央和东北抗日联军失去联系后,周恩来的著作和事迹,仍然是东北抗日联军贯彻党中央政治路线、坚持东北抗日斗争的精神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7.
禾子 《新闻世界》2005,(4):51-54
从日本入侵东北开始,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就没有停止过。首先奋起抵抗的是一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随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又以各种方式进行武装抗日;接踵而起的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计划,这次事变是以日本自导自演的柳条湖事件为开始,对中国整个东北进行军事占领,开始了在东北长达十四年的残酷殖民统治。这次事变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对中国人民造成巨大伤害,尤其是东北人民,家不成家,国不成国,完全沦为日本的奴隶。随着时间推移,九一八事变使东北民众的心理产生了一连串的变化,发掘这些变化与东北抗日的联系,可以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九一八事变。  相似文献   

19.
罗登贤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最早领导东北抗日的满洲省委书记。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东北抗日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书写了东北抗战史上一段传奇。  相似文献   

20.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下简称救国会)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于1931年9月27日,由流亡北平的东北籍爱国志士阎宝航、高崇民、王化一、车向忱、杜重远、卢广绩等人在得到张学良将军的暗中支持下,以东北籍广大青年为主体,广泛吸收各党派、各阶层爱国人士组成的具有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救亡团体,其宗旨是:抵抗日本侵略,共谋收复失地,保护主权.救国会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