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空间作为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战场和第一线,是高校“立德树人”、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的重要场域,关乎大学生成长健康和国家网络的安全稳定。文章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如何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系、“三贴近”原则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三个维度展开论述。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政治方向,使政治理论落地到实践;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系是完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奠定基础;通过“贴近学生主体、贴近具体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全新历史方位上应明确其承担的历史使命,以强化全社会理想信念为目标引领、以全面提升民众思想道德素养为任务驱动、以加强民众“四个自信”为责任担当。大学生正处在思想观念日渐成熟的发展阶段,新时代势必会为大学生赋予全新使命、提出全新要求,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带来部分新问题。所以,在新时代环境下,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与道德水平,使大学生积极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时代重任,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主要课题。探究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新时代环境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体系不仅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而且能使思政育人从传统“实体领域”延伸至“虚拟领域”,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与育人形式。为了更好地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政育人体系,高校要突出网络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全面性、协同性和开放性,不仅要重视网络思政平台搭建,推广探索网络思政精品项目建设,提高网络思政育人专业能力,而且要积极推动内容创新供给,推出精品化网络作品,为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育人提供充实的内容,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基础,当前,只有在思政课堂中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在世界日趋全球化、现代化、信息智能化等背景下,适应时代发展的前沿挑战.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不仅需要重新厘清、阐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渊源,更要为大学生在新时代面对的时代背景提供新的思想教育理念.高校...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但是受诸多因素的限制,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发展困境,为了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从社会、家庭以及高校三个层面优化教育路径,如更新价值观宣传方式、更新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建设大思政格局,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成效性,促进大学生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以及先进的教学技术已经在校园中浮现,并逐渐颠覆传统教育。学习分析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正将对当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先梳理了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几点现实困境,然后结合学习分析技术的要素和作用,阐述如何将学习分析技术运用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核心在"育"、要点在"全"、根本在"人"。构建"三全育人"模式,既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搭建网络育人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协同长效机制等路径突破目标困境、人员困境、技术困境与评估困境,对实现人才培养根本目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柳杨  原媛 《教师博览》2022,(36):13-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大学生网络接受教育必须用网络思政教育来保驾护航。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重要的保障要素之一。在面对大学生实施网络思政教育的时候,必须厘清两个基本关系:其一,辅导员是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主体,意味着辅导员所起的是主导作用;其二,辅导员是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主体,意味着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应当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充分认识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还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与时代需要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网络思政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是重塑高校思政课教学形态的内在要求,是高校培养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必然选择。但西藏高校在推进网络思政教学改革中仍面临着烦恼因"网"而生、风险由"术"而增、挑战应"人"而成的主要困境。因此,推进新时代西藏高校网络思政守正创新就要坚持相加相融,处理好"加"与"融"的关系;要坚持道术相依,处理好"术"与"道"的关系;要坚持教书育人,处理好"教"与"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优化既是适应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困境所需。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在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上存在现实困境。为此,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要强化话语主体素养、深化话语内容、柔化话语表达,从而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1.
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的价值意蕴包括:助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的特点是主流上较为积极,同时存在部分大学生责任担当缺失的现象。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有几个现实困境,包括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高校思政教育针对性欠缺、家庭成长教育的不足以及大学生自身原因的消极影响等。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的路径是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担当培育氛围、健全高校担当精神培育主渠道、实施科学的家庭担当养成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自我担当教育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将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更好地满足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对高校思政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过程中要找准着力点,如何更有效地通过"精准滴灌"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发挥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当积极探索新时代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方式。当下,教学环境改变,教师综合素养难以与网络时代相适应;主客体错位,教师传道授业与学生现实需求失衡;机械灌输与被动接受,学生探究式学习在教育过程中迷失。面对这一现实困境,高校教师应当重视自身能力建设,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观照;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积极探索网络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各大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应运而生.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新渠道.这个大背景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而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以及如何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新时代赋予思政工作者的一项新任务.思政工作者应当转变传统观念,不...  相似文献   

15.
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日益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着引领大学生树立爱国情怀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多元化社会思潮消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传统话语体系制约爱国话语创新、个体认知偏差导致非理性爱国行为等现实困境.针对困境,解决问题,加强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需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吸收网络话语有益因子,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提高网络爱国主义法律意识,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切实增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杨杨 《高教论坛》2022,(10):95-97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具有可培养性,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认同、丰富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实践经验、提升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引导艺术、规范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管理等措施,来解决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培养的困境,提升高校的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思政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十九大以来,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与育人实践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本文聚焦新时期"三全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需求,针对传统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指向不明确、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等局限性,以分层定向培养模式为基础,从把握大学生思政教育规律、大学生分层定向培养、师生双向互动等视角出发,提出适应大学生思政教育需求的分层定向培养模式,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个性化探索实践与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时代,中国历史发展重新定位。这是国家领导人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发展角度、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是大学生思政教育核心场所,直接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成果,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学改革的焦点。课堂是实现思政课教育目标的渠道和载体,是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课程的最后一公里,肩负着重要责任与使命。此外,大学生思政教学改革有利于教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网络令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推进了高校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使大学生思政教育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网络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造成了诸多困扰,使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形成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使思政教育的内容更新迅速,思政教育的途径需要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逐渐普及,对还没有形成完全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思想心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了研究,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入手,进而深入分析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此为致力于研究思政教育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在网络环境下也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