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国芳的小小说集《悄无声息的时光》写的都是一些生活中是琐事,虽说每一篇字数不多、读者受众也主要是少年儿童,但是此类小小说创作难度却很大。作者能够在较短的篇幅中将文章写出彩,值得每一位读者认真剖析研究其作品的美学品质。  相似文献   

2.
在卡夫卡的《诉讼》中,其人物形象颇具寓意,其本质是法的仆人。人物间的职务关系构建起文本的等级性关系以及小说的空间结构,为自上而下权力外化的锥形结构,是一种秩序分明的统治模式。这一空间结构可简化为作者着力描绘的人类关系“模型”,折射出人类宏观权力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微观政治,展现卡夫卡式文本中世界和人的存在面貌。  相似文献   

3.
常晓军  杨娟 《东吴学术》2023,(4):154-160
花与人类密切关联。作为诗意的文化表达,刘琼在散文集《花间词外》中,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草木植物,随物赋形赋予它们具象下的丰富和唯美,为读者呈现出诗性美学下的理想主义。这些美是古典的、含蓄的、多情的、委婉的,用诗词切入主题,用草木表达情绪,借助传统文化传递出内心的温润、纯彻。某种意义上,刘琼的文字是对生活得大自在的还原,有烟火气息下的生活味道,更有着理性的独特思考。如此匠心妙趣,无疑是对草木的情有独钟,也是喧嚣尘世中的心灵回归。  相似文献   

4.
《大学》的"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被视之为《大学》三纲。本文拟从自我之维、他者之维、自我与他者之维这三个维度,来分别探讨《大学》三纲的哲学内涵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明娥  卢志君 《文教资料》2006,29(31):54-55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最后一部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品。哈代在其中塑造的独特的儿童形象小时光老人长期以来受到忽视。少有的提到这个人物的文章对这个人物也是批评否定的。评论界认为这个人物的性格是不可信的。本文试图从依恋理论的角度来解读时光的独特性格并得出结论:时光的性格是由于缺乏安全的依恋关系造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光的性格是合理和可信的。时光的悲剧性格和悲剧结局对现实生活也有警示作用:一定要重视儿童的心理情感的健康发展,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6.
7.
《赘婿》是一部评价很高的网络长篇小说。本文从思想内涵、情节构思、人物刻画和语言表达四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8.
《荀子·劝学》是千古名篇,历来为人所传诵。深刻充实的观点,生动形象的比喻,铺陈排比的语言,完整呼应的结构,体现荀子严谨的思维能力,标志着中国古代议论文的成熟。无论是中学文言文教学,还是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都应该从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从文学、学术和思想的维度来阐释《荀子·劝学》,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有更充分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狂飙突起的“五四”新化运动,造就了中国新化运动旗手鲁迅,其小说创作的成就体现在:一、打破章回体和以叙述为主的格式,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形式;二、构思的奇巧——独创性与多样性完美结合;三、结构朴实无华又匠心独运;四、着意于典型刻画;五、高超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三极建构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应用于批评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该理论还存在着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的空间。尝试以立体式三极建构将《西游记》中取经队伍的人物关系结构予以分析,并构建起一个多维立体的人物结构框架,可将人物关系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60多年来,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淡化战争的残酷性和艰难性,神化自己,简化、丑化敌人。朱秀海的小说《音乐会》却向我们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残忍以及战争带给人类无法治愈的创伤。  相似文献   

12.
刘颖 《语文知识》2010,(4):94-95,110
《城南旧事》在台湾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以一种清新质朴的格调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它以儿童视角书写童年经验,传达出思乡、离别、成长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曹禺作为现当代戏剧界著名的作家受到了西方戏剧巨擘易卜生戏剧的巨大影响,易卜生主义以及易卜生戏剧的结构艺术、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对曹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易卜生的第一部心理悲喜剧《野鸭》在曹禺的《雷雨》中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在人物对应、结构艺术、还是写作手法上都及其相似,但是在情节框架、写作方式和矛盾冲突中,《雷雨》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因此,毫无疑问这两篇文章有着极强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冯积岐是一位用严肃的态度进行人性思索的作家,他以"松陵村"为背靠点,用作者的良知和对生命、人性的彻悟,为浮躁的当代社会奉献了一部部形式多样又力透纸背的作品。《粉碎》是他2012年的新作,作者在三个维度上阐释了"粉碎"的三重含义,循着作品"破碎"的结构,人物的肉体、人性和伦理道德相继"粉碎"得灰飞烟灭。"爆竹"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作为一个意象贯穿着作品始终,并且预示着人物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命运。作品让人掩卷沉思,颇有意味。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灵魂,创新是精髓,创新是文学发展、也是小说创作的生命线,我就是抱着创新的思想意识来创作《静静的大运河》的。《静静的大运河》在整体结构上,又可分现实和梦境两条大线,我在此作结构上的另一刻意追求便是将纵线和横线交织起来,将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构的创新,是《静静的大运河》最主要最着力的创新。我着力将主要人物塑造成个性鲜明、性格复杂、血肉丰满的活的形象,力戒苍白、枯瘪和扁平化,变性格塑造的两极化为多元化,也算是一种创新。文学要适应新的时代和读者对真善美的要求,那就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翻开《是你路过我的倾城时光》以前我在想:是怎样的故事,才配得上“倾城”二字呢?在我们的印象里:倾城,是空前绝后的风华绝代,是独家专有,是模仿无效。——倾城,即无双。  相似文献   

17.
川端康成的《雪国》是一部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名作。小说中4个主要人物之间存在着以情与爱为基础,受去与留、生与死影响而一直处于变动之中的复杂关系。这样的人物关系又与小说的主题意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充分体现了川端康成艺术构思的精细与巧妙。  相似文献   

18.
李燕  杨大忠 《学语文》2020,(6):74-76
刘亮程的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重在解说人与故乡的关系,它体现了作者反省的三个精神维度:灵魂拷问——对自毁证据的批判;证据消失——对过去生活的怀疑;无家可归——对精神返乡的绝望。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感受到该文的分量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以郭庆藩的《庄子集释》作为底本,参考多家注释,对《缮性》篇进行三个简略的校释。同时,在不同的版本中,对《庄子.缮性》篇的注释仍有一些差异,还需学者对其进行推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