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之年,教育从助力脱贫攻坚转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明晰教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内涵,需要明确乡村全面振兴愿景与农村教育发展主导性任务.乡村全面振兴可以从农村社区宜居化、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三个维度考察.从农村教育主要矛盾看,促进农村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是农村教...  相似文献   

2.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推进乡村振兴,内含着推进农村教育振兴。农村教育振兴不只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与目标,同时也对乡村振兴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乃是乡村振兴之本。由此,乡村振兴与农村教育振兴的深刻关联便不言自明。新时代赋予农村教育振兴新使命。这种新使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需要从更高的政治站位上认识农村教育振兴,增进全社会对农村教育振兴的共识。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乡村现代化寓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之中。在一定的意义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质上就是推进乡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包含实现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离不开农村教育现代化。可以说,农村教育振兴就是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中国特有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目标决定了农村教育振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功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回答了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之问,明示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变革的方向,明示了亿万农民走共同富裕和迈向全面现代化的康庄大道,明示了底线性负面清单,是集“三农”实践突破和理论创新于一体的重大成果,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乡村振兴理论。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促进,需要在系统思维下进行政策的体系性构建和实践的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4.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进军的关键举措,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为农业产业升级、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文化传播、农村治理现代化和农民生活富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当前,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存在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乡村数字高端人才缺乏和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文章立足数字中国建设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了科学统筹,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破,着力加强农村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和跨区交互,加速建立规范标准和共享机制等优化路径,实现持续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农业强国建设既包括农业全面升级,也包括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设和美乡村突出强调乡村建设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这些都对高素质农民的培养提出了殷切期望。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就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进行部署,强调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进一步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内容。但是,综合来看,农村职业教育仍是职业教育中最为薄弱的一环,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能力还明显不足。农村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数量少且覆盖面不够,基础能力明显不足;农科教结合功能弱化,农村职业教育有向“单一升学通道”转变的发展趋向;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不完善,未能有效通过产教融合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农村职业院校紧跟时代发展的办学意识不强,专业特色不突出。  相似文献   

6.
农村要发展,关键靠教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日益走向现代化,这给农村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引领中国乡村社会教育发展方位和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当前农村教育现代化明显动力不足,还存在教学设施落后、教育理念陈旧、优质生源流失、师资力量薄弱等困境。应当通过更新教育理念、重塑城乡教育关系、传承农村文明香火和创新农村教育治理体系等路径,走中国特色乡村教育振兴、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乡村文化兴盛和乡村教育信息化之路,引领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青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但其中有部分人社会责任感缺失,严重迟滞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步伐.增强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坚持党的领导、满足农民利益需求、构建制度保障、加强自我教育等层面进行系统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首先是乡村人才的振兴。从乡村振兴的主体入手,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困境进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从政策回顾、效果评价和完善路径等方面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保障体系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体系的建立或完善,进而促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事业不断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村发展面临着宏观现代化不足和微观现代化过度的问题,而农村环境问题产生于微观的过度现代化。如果延续过去的发展模式,将乡村发展看作是化解城市经济危机和扩大国内社会需求的手段,进而使乡村成为经济增长点,或者将乡村振兴仅仅看作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策略,在微观层面上推动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提高农村消费水平,都将进一步加剧农村环境问题,挤压小农户的生存空间,并导致乡村振兴战略的失衡。乡村振兴需要摆脱乡村对城市的单向依赖,使乡村成为乡村居民的生存空间,发展以增加乡村就业为导向的产业,推动多样性的农业发展,从而减少工业品对乡村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已经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当前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向农村推进。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倡的乡村振兴战略来看,现今党已经把乡村振兴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农村没有实现现代化整个中国的发展就没有实现现代化,由此可见,党对农村振兴工作的重视力度之深,关于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在乡村振兴的发展中将文化和旅游这两个部分相结合,给乡村振兴发展带来许多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挑战。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能够有效打造特色文化乡镇,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现今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文旅融合发展途径的对策做出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教育是我国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块“短板”。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办学模式单一化、教学条件弱质化、教师人才流失化的现实困境,国家和学校不仅需要完善顶层设计,高效配置资源,以落实农村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权利,而且需要构建人的现代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各项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还应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重视以城促乡,实行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以改变乡村被边缘化的困境,进而为寻求农村教育变革、振兴乡村发展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乡互动的增多,农村劳动力有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农民职业化是指农民从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的动态变化,最终实现专业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职业精神的提升过程。农民职业化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纪律制度、需要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引导、需要健全的教育培训体系支撑,以促进农民的职业化。  相似文献   

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实现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关键。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乡村建设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振兴乡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全面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就农村职业教育培育高质量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深入诠释与解答。该书回顾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历史,梳理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结合现实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共同培育制度、建立培育内容更新机制、创新培育方式、拓宽培育对象范围、建立完整评价体系等新型职业农民高质量培育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人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主要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加快新农人培育,创新新农人培训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仍不乐观,培训模式有待创新,存在培训经费有限、内容不具针对性、无法保障培训效果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拓展培训资金来源渠道、改善内容、创新新农人培训模式等途径,促进新农人素质全面提升,强化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王斌  张霞 《教育与职业》2023,(19):99-105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运行逻辑是扶智、扶技、扶业。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现了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推进技能乡村建设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据此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方略:完善人才链,即强化供给侧改革,筑就技能人才培养“压舱石”;提升价值链,即深化技术创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器”;服务产业链,即优化专业结构,把牢产业效益增值“定盘星”。  相似文献   

16.
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民现代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在新时代对农民现代化的现实探索。面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亟待解决的诸如城乡发展不平衡、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困难和乡村精神文化待提升等现实问题,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而且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探索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系统性工程,不仅应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夯实社会基础,而且需要对不同农民群众采取精准施教的现代职业培训方式,形成外部保障,同时注意培养农民主体意识,激活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现实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但农村教育现代化还有明显差距。教育现代化的短板和重点在农村,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短板和重点在乡村。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村和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农村和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城乡教育融合和一体化均衡发展是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张玉 《高教论坛》2023,(5):112-11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乡村振兴涉及乡村产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改革、乡村建设行动、城乡融合、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党委齐抓共管,需要过硬的农村干部队伍来砥砺前行,需要广大农民的齐心协力。当然也需要高校志愿队伍来添砖加瓦。本文从高校志愿服务队伍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现实基础和实施路径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早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首次用"新型职业农民"代替"新型农民",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2017年农业部发布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使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全面推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这体现出了乡村振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乡村振兴离不开人力资源作保障,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主体,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养出一支现代化的农民队伍。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学徒制培训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新型职业农民学徒制职业教育培训价值的探讨,对新型职业农民学徒制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实践路径: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大力发挥师徒关系在培养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建立完善、成熟的人才成长体系;增强农民学习热情,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学徒制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