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言的长河中,“我”从不被人重视,因为“我”貌不惊人,是“短词小字”,但“我”在口语中使用频率却很高。见面时用“我”,分别时也用“我”,请人吃饭时还用“我”;形容有生命的东西用“我”,形容无生命的东西同样用“我”。总之“我”是被人们广泛运用在很多场合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2.
“幸运之窗”,把爱献给“帝王”──因为没有“您”,就没有“我”亲爱的读者,过去年一年,在编辑寄语里,总是“我”说“您”听。现在,我们想让“您”说,“我”听。质量是“我”的灵魂,读者是我的“帝王”,“您”的参与是“我”成功的保证,所以请您赐教。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一、调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初看上去,这话只是告诉了我们:谁,在田野散步。若真是这样,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就可以调换,因为调换后的句子也同样能反映出这一内容。而实际上,原句一经改变,它就不能再现生活: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2.是“我”陪伴着“我的母亲”,不是“我的母亲”陪伴着“我”;是“我的妻子”带着“我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带着“我的妻子”。所以,在田野里散步的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是有序生活的再现。生活为何要安排得…  相似文献   

4.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在知青农场填报的志愿虽然全是“师范学院中文系”,但我看重的并非“师范”而是“中文”。填“师范”,是因为当时我一厢情愿地以为这两个字会让我这个小学教师子弟在录取时享受“加分”的照顾,所我早日离开农村;内“中文”则的的确确是我由衷喜爱的———认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诗歌”的我,自以为是“义学爱好者”,理应进“中文系”深造。但是,当时我很少会想到,那“动机不纯”的“师范”二字将决定我后来的人生走向,而“中文”则似乎永远不过是一个“文学梦”而…  相似文献   

5.
“我”是教辅书,人们对“我”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近几年来.“我”似乎一直“生活”在令人羡慕的光环里。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对“我”宠爱有加。其实,你们也有所不知,说句心里话,“我’’是既烦恼又困惑,社会上盲目选购“我”的现象真让“我”欢喜让“我”忧。今天“我”想坐下来和大家聊聊天,所谈话题的关键词是: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和“我”(教辅书)。  相似文献   

6.
五岁的我是一个贪吃的女孩,我的“同房好友”是我的宠物狗“巧克力”,因为我爱吃巧克力,所以给狗也取名为“巧克力”。我非常喜欢“巧克力”,在我的眼里它的所有动作都很有“绅士风度”,惟一让我不满的是,它吃一块骨头竟然也吃得津津有味,我开始打起“小算盘”:如果把我喜欢吃的巧克力给它吃,不是更好吗?当然,要等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才能实施计划。好不容易等到爸爸妈妈不在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看着爸爸妈妈远去,又在门口左看右看,然后放心地从冰箱里拿出一包巧克力,走向“巧克力”的“卧室”。“巧克力”看到我来,马…  相似文献   

7.
宗河 《成才之路》2011,(10):I0016-I0016
“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我”与“伐”“战”“戟”这些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中,作为读者,其实有两个“我”——“本我”和“境我”。“本我”是作品之外的那个“我”,是理智的,独立的,肩负着评述、批评的任务,它能说作品好与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它是受理智驱使的,抽象思维占优势。而“境我”,是阅读时读者融人文学情景中的那个我,是读者的元神,它游走于作品创  相似文献   

9.
父亲     
我伏在桌子上写《父亲》。父亲就坐在我的对面,双腿搁在一把椅子上。他抽着烟,烟火忽明忽暗,烟雾弥漫在我和他之间,我无法看清父亲的神态。父亲发现我在看他,丢了烟蒂,问:“你老看着我干啥?”“没什么,因为我在写东西。”“写东西?写东西你看我干什么?”他脸上的疑惑更重了,“与我有关?”“的确有关。”父亲脸上掠过一丝惊异的神色,我顿了顿说:“我在写你。”“嘿嘿,写我?写一个老农!”他把“老农”这两个字说得特别重。我记起来了,原来那“老农”是我小时候叫过的!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爸,你还记得那事?”大约是…  相似文献   

10.
名人批判     
名人批判●周洪说“我也是普通读者”的人,多半是审稿的。说“我也是普通观众”的人,多半是审片的。说“我也是普通消费者”的人多半是特殊消费者或者不是消费者。说“我也当过学生”的人一定在教育学生。说“我也吃过苦”的人,一定在享福。说“其实我也是群众”的人多...  相似文献   

11.
“我对妈妈说:‘妈妈,我真的错老,今后我在也不像你发皮气嗒哈。’妈妈笑老,说:‘这才是我的好女儿噻。’”这是我本学期从一个学生的作文中摘录的一段话。初看,实在叫人似懂非懂,细看才明白,原来是要表达这个意思:我对妈妈说“妈妈,我真的错了,今后我再也不向你发脾气了。”妈妈笑了,说:“这才是我的好女儿!”语段中的错误有两个方面,一是别字的运用。如将“再”写作“在”,“脾气”写作“皮气”,“了”写作“老”(本地方言语音谐音);二是将本地方言中不规范的语气词加入书面语,如“嗒哈”、“噻”都是本地方言中的句末语气词。  相似文献   

12.
我年轻时,有一次曾到山那边静静的树林里拜访一位圣人,当时,我与他正在谈论着美德的本质,一位盗贼疲惫不堪、脚步趔趄地沿山路走来。走近树林时,他在圣人脚下跪倒,哀求道:“啊,圣人,我要得到您的安慰!我的罪孽已成为我的重负了!”圣人回答:“我的罪孽,也成了我的重负了。”盗贼:“可我是个贼人,是个强盗。”圣人:“我也是个贼人,是个强盗。”盗贼:“我还是个杀人犯,很多人的血在我耳边鸣冤呢。”圣人:“我也是个杀人犯,我耳边也有很多人的血在鸣冤。”盗贼:“我犯下了数不清的罪行。”圣人:“我也犯下了数不清的罪行…  相似文献   

13.
曹海永 《教书育人》2007,(12):33-34
婚后,饱受买衣服之窘迫的我(腰围二尺),在妻子的鼓励下开始增肥。然而四年过去了,我的体态依然不见“充实”,“增肥”行动无效告终。是夜,我和妻子在回眸中开始“会诊”。“首先申明,吃的方面我可没亏待你!”妻子一脸的无辜。是啊,在妻子的精心料理下,我吃得挺不错的。“一定是挑食的陋习害了我。比如炝食我从不吃,肉类我很少吃。”“不错。”妻子对我的检讨很是满意,“你的睡眠与休息也不行,还有我怀疑你的消化有问题……”妻子的补充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4.
初中四年,我一直是他的班主任,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不求上进、纪律涣散、学习成绩“瘦骨嶙峋”的学生。最让我头疼的是,他在我面前表情“麻木”。每次找他谈话,不论是“暴风骤雨”地批评,还是“和风细雨”地引导,他的眼睛都是盯着某个地方,  相似文献   

15.
王祖哲 《中学教育》2005,(10):51-51
2000年我在澳大利亚教汉语。我在街上走路的时候,一个流浪汉过来跟我要烟抽,说:“天气不错,能不能给支烟,Sir(先生)?”我在饭店里吃饭,服务员当然叫我是Sir或Mr。在学校里,澳大利亚同事和学生都叫我是Mr Wang(王先生)。澳大利亚的老师竟然称呼他们的学生是Ladies或Gentlemen,翻译为汉语,也是“女士”或“先生”。等我回国,不一样了:我在学院,年长的喊我“小王”,同辈的直呼其名,特别会来事儿的同辈也叫我“王老师”。原来是这样:你光有男身,还不足以被呼为“先生”。在那里,称为“先生”的没几位,虽然那里的男人很多。  相似文献   

16.
在噩梦魔王的领地醒来时,我发现自己躺在一座被黑烟笼罩的小岛上。我成功了!我的耳边又响起了那个苍老而急切的声音:“孩子!孩子!听见我说话了吗?”“你是谁?”我向四周望去。没有人。“我是海利尔啊!”“海利尔?”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还活着?”“是的,孩子,我还活着!噩梦魔王被人放出来了,我就在他的旁边,被绑在绞刑架上。”我一下子跳了起来:“快告诉我,怎样才能救你?我在岛上,周围全是浑浊的湖水!”“听着孩子!那是天鹅湖!勇敢地走到湖里,会有人帮你的……”海利尔的声音忽然停住了,紧接着,传来一阵…  相似文献   

17.
所谓“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人称,它应该是作者在文章中所展现的个人思想情感、写作意图及理念内容的总和。中学生作文不能忽略“我”的存在,应强化写“我”的意识,这对解决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文中写“我”的作用一、就作文结构而言。“我”在叙事性作品中的作用主要是安排写作内容和顺序。作者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出来,按照观察、认识和思考的顺序构建文章的基本框架。主要有两种类别:一是“我”即作者,这类文章往往包括自述性文章和书信、日记、游记等。二是通过“我”把故事讲给读者,“我”只…  相似文献   

18.
读我一点点     
作为一个女孩,我竟然没有一点点女孩应有的“气质”。我从来学不会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书。我从小就喜欢在房里上蹿下跳。到我手中的玩具,不到三天便会被整得“遍体鳞伤”。我也不会像别的女孩那样仔仔细细地整理房间。我的房间虽然够大,但365天都是一片狼藉,袜子、衣服、书本,满天飞。我妈有一句“经典台词”,便是“鬼子进村了”。于是她便每天跟在我后面替我收拾“残局”,以免我的“战场”的范围再扩大。我连睡觉也不安稳,有时早上醒来,不是被子在床下,我在床上,就是我在床下,被子在床上。对于我这些“男子气概”,父母报以的…  相似文献   

19.
在草长鸢飞的四月,我来到“水木清华”的清华大学。走进校园,迎面走来一清纯女孩,她看我东瞧西看,就问:“请问老师,您在干嘛?” “我要到教研楼采访”我说。 “噢,您是记者!哪家报刊的?能告诉我吗?” “我是中国职工教育杂志社的,您是?” “老师,您帮我个忙行吗?” “什么事?你说说看。” 我俩漫步走在校园的林荫小路上。她落落大方地对我侃侃而谈: 我叫梦桐,是大三的学生。去年一个夏日的夜晚,我骑车回家,走到世纪坛后路,遇到两个骑自行车的男人,路上空空的,只我们三人,我惶惶恐恐,紧紧张张地飞奔着。 两个男人大…  相似文献   

20.
说实话,我是非常惧怕校长听我的课的,因为我刚刚参加工作时,校长曾经利用“听课”打击过我。 那年,我刚刚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当老师。因为是学校里的“新手”,所以我对于“上课”这件事是诚惶诚恐。事实上,刚刚开始我是不太会上课的,在课堂上“不知所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