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然 《教育》2007,(13)
作为一种成功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在北京市159中学已推行7年有余。在它的协助下,老师真正走进了学生心里;在它的帮助中,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了一份自信。近日,《教育》旬刊记者走进北京159中学,听几位老师畅谈了赏识教育推行以来,学生们点点滴滴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并且取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3.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情感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赏识教育注意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条件和学习基础,善于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肯定、鼓励、期待、表扬、奖励等正面教育手段,展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的巨大魅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很遗憾地看到,不少老师或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或失之片面,使赏识教育“变形”或“变味”,走进了“怪圈”或“误区”。主要表现在:   1.把赏识教育误为赞扬教育,甚至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盲目肯定。盲目肯定,容易使学生形成不恰当的自我评价,产生不切实际的抱负水平,结…  相似文献   

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精神相融、心足交汇的桥梁,更是一盏在黑暗徘徊时遇到的明亮灯塔,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和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5.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是让教育者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育者在享受中教,学生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学生天天快乐,教师、父母日日赞叹的教育。那么赏识教育对教育者都有哪些具体要求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这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但不是惟一保证;二是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结构,只有具备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灵活运用;三是拥有健康的心理品格,这是进行赏识教育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们语文教师要积极实践"赏识教育",要让学生从点滴的语文学习中体验快乐。赏识犹如一缕阳光,照亮了学生的心田,学生因它而灿烂,我们应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让平凡的教室里撒满赏识的阳光,让学生在赞许的雨露中绽放笑脸。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在有些老师、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比较片面,出现了对学生只表扬不批评的矫枉过正的现象。实际上,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建立于赏识基础上的适度、合理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  相似文献   

9.
李新娟 《考试周刊》2014,(88):121-121
随着赏识教育在家庭和学校的推行,越来越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其特点是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引导其积极向上地进取,并追求成功。但赏识教育也存在误区,赏识并不是拒绝批评。在日常教学中,作者在实践赏识教育中结合赞赏和批评,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老师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命令,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赏识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它可以让老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笔者在本文之中,针对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之中运用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分析和探讨,阐述了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另外,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希望读者在本文之中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杨子英 《考试周刊》2012,(73):176-176
70年代出生的学生是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长大的。时代不同了,现在,很流行赏识教育。事实证明,赏识教育的作用远远大于批评教育。它让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学生更自信,更成功。表扬是认同别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它也是赏识教育的最直接方式。老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同时。作为学生他们要学会赏识一切,包括他们的老师,同学,甚至自己。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的多一些,认同感、成功感容易满足,往往容易取得成绩;有的学生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转化工作就难做了。  相似文献   

12.
赏识教育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理念,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先找准定位,才能切实的推行赏识教育,让赏识教育在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得到普及.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作者推行赏识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要赏识差生、要用赏识激发班干的工作热情、要用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赏识教育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理念,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先找准定位,才能切实的推行赏识教育,让赏识教育在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得到普及。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作者推行赏识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沈兴波 《学子》2012,(7):28-29
一、学会赏识学生,做"博爱型"班主任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教育者用赏识的方法把爱具体化。在教育过程中,爱可以使老师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爱可以让学生与老师的心靠得更近,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爱可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胆识。因此,在赏识教育理念下,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的成长,精雕细琢地去...  相似文献   

16.
吴昊辰 《教育》2007,(3S):28-28
开学第一周,《教育》旬刊记者走进北京市159中学的校医务室,正碰上一个班的学生在检查视力。两名校医分坐在医务室的两边,学生们则按男女生分为两队,安静而有序地进行检查。这是159中学每学期例行的视力检查。  相似文献   

17.
将赏识教育的理念引入中等职校,让自信心缺失的中职生重获自信,从而实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本文就赏识教育的含义、中职学生自信心现状、在中职推行赏识教育的可行性、意义、推行赏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是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力的教学方式之一,赏识教育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和老师都能感受的成功的体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经历就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谈了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宋昆鹏 《青海教育》2014,(11):28-28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摈弃了传统教育的弊端。通过赏识教育不断挖掘学生的优点、长处、潜能,开发学生智能,培养美德,最终达成学生人格、精神和生命的发展和成长。在此,针对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20.
赏识本质上是一种激励,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实施必要的赏识教育。据此,本文对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其实施方法作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