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锡市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意愿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拉沙  唐焱 《信息系统工程》2010,(8):112-114,14
本文对无锡市惠山区的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探究影响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的意愿因素。研究结论:大多数农民愿意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并通过农民家庭基本情况,农民的经济情况,农民对于土地的认知以及农民对于城镇社会保障的认知四类因素分析置换意愿,并提出相关配套政策以保障政府能更好的有效推进"土地换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2.
三代人的土地契约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私有制的旧社会,土地对于农民来说,那是身家性命,是一家人赖以生存、子孙得以发展的命根子。农民离不开土地,犹如鱼儿离不开水。就是租种别人土地的佃农,日思夜梦也在盼着自己拥有一块土地的那一日。有不喜爱土地、不想拥有自己一份土地的农民吗?没有。这就叫土地情结。能证明自己拥有土地的,是土地契约。割舍不下土地契约的,那叫土地契约情结。我的父辈、祖辈、曾祖辈三代人,就有过这种情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农民利益,就首先必须保障农民对于土地的权利,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与改革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对于推动农村以土地为载体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南京市江宁区坚持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取向,以推进规模经营为动力,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大刀阔斧地对农村土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这无疑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而建立建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档案,使农民的权利与义务受到法律的保护,农民高兴地说,这叫"口说无凭、立字为据".可见建好土地承包档案对于维护农村稳定、促使第二轮土地承包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建立建好土地承包档案呢?请看西安市阎良区档案局的做法.也请大家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6.
"千年文字会说话"。用好土地流转合同档案,对于稳定党的农村政策、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避免土地流转纠纷、统筹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农民传统“小而全”的传统种植方式却难以承载农民对于致富的渴望。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专稿《跨国合作引发种植模式的变革》,报道了依安县遵循土地流转政策,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依托龙头企业推行“四区轮作”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做法。报道播出后,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启迪,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如何发展,广泛推动农业种植模式的调整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于承袭着农耕文明血脉的人口大国而言,农业仍是中国的立国之本。2011年,7亿中国农民创造了历史上连续八年丰收的奇迹。检索近代中国历史,在这片相当程度上靠天吃饭的土地,此前的连续丰产的最高纪录仅仅是五年。《中国新闻周刊》谨将2011年影响中国之年度致敬献给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9.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不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现代化建没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同志非常关注中国农民问题,是公认的我党早期从事农民运动的杰出代表。对于农民问题理论的研究,是他一生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之一,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对旧中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思索。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紧张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农用地难以扩大,并且直接危害环境,影响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剧民间矛盾的产生。我国是农业大国,9亿农民支撑着我国的农业发展,特别是农用地的管理涉及国民生存和发展。如何管理好农村土地,保证农民的利益,保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紧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11,(48):126-126
对于承袭着农耕文明血脉的人口大国而言。农业仍是中国的立国之本。2011年,7亿中国农民创造了历史上连续八年丰收的奇迹。检索近代中国历史,在这片相当程度上靠天吃饭的土地。此前的连续丰产的最高纪录仅仅是五年。《中国新闻周刊》谨将“2011年影响中国之年度致敬”献给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的经济思想更加重视农业、农民和土地私有等方面,并体现在相关论述中。王夫之经济思想的形成是当时社会背景和个人情况共同影响的结果,认识王夫之的经济思想,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思想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推进得很快,在郊区真正靠种地为生的纯农民已经很少了,更多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身份可能还是农民,但他们已不靠土地养活自己或家人,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仅北京市密云县在城里开出租车的农民就有几千人.  相似文献   

14.
杨强 《大观周刊》2012,(44):46-46
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要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就必须在土地上面做文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围绕土地来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完善管理、加强服务,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确保农民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民生,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5.
我出身于贫农之家,世代租种地主的土地,年年交租,过着清苦的生活.农民多么渴望能有自己的几亩土地啊,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这种渴望仅是梦想.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9日召开,在此之前的9月30日,胡锦涛专程来到30年前农村改革的起始点——安徽风阳县小岗村进行考察,并宣示这次会议审议的政策性文件的主要内容: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且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国内外舆论均认为,这将导致自实行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以来乡村财产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农村经济、乡村治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吉安市位于著名的革命圣地井冈山脚下,吉安老表的勤劳肯干也因为支援红军革命而出了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土地承包到户,但是对于农民人均土地不足一亩、水源严重缺乏、交通不便的吉安来说却不啻于一个新的挑战。渴望致富的农民不甘心“窝在山里受穷”,于是将目光转向了进城“打工”。  相似文献   

18.
杨全民 《大观周刊》2011,(33):51-51
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是直接关系我国农民以及农业、农村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可忽视。而忽视农民权益的农地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书架     
《出版广角》2012,(12):88-89
《生死疲劳》作者:莫言著版本:作家出版社2012年10月版定价:39.00元小说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小说的主人公之一阐释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而另一个主人公即小说的叙述者,则在六道轮回中,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他所看到的故事。这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  相似文献   

20.
从契约文书看明清广东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文书在我国民间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这种广为流行的私人文书,具有法权行为,代表了对某种物权和债权的拥有,在每一个历史时代它都以不同方式发展着,体现了特定社会经济形式下对土地和财产的占有方式。明清时代,土地买卖盛行,土地契约也广为流行,这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流向土地、农民失去土地、阶级予盾激化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