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特殊的录像     
周东军 《山东教育》2003,(16):32-32
课案:《第一场雪》在引导学生读讲课文,学生初识雪景之后。师:“大家觉得这‘第一场雪’美不美?”生:“美!”师:“想不想亲眼看一看?”生:“想!”师:(展示一盘普通的录像带)“看,老师拿来了一盘录像带。”生:(欢呼起来)“噢,看录像了!”师:“我这盘录像带可不是一盘普通的录像带。它只能用心看,不能用眼看。而且只有用心看才能看到。请合上眼睛。”教师声情并茂朗诵描写雪前、雪中、雪后的几段话。学生闭眼想像雪景。(读完后,让学生睁开眼。)师:“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我看到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生:“我看到了雪后大…  相似文献   

2.
师:默读第一节,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生:我最喜欢“马路上,一群撑着伞放学回家的孩子,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这一句。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生:这一句写出了雨后马路的美。生:雨后马路上开满了点点花瓣,真美!生:这是一个比喻句,它把撑着伞放学回家的孩子比作浮动的点点花瓣。师:“撑着伞放学回家的孩子”与“点点花瓣”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生:孩子们撑开的雨伞,像一朵朵盛开的花,远远看去就成了点点花瓣。生: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像盛开的花朵一样美。生:孩子们撑着伞在湿湿的马路上走动,就像浮动的花瓣。师:撑着伞放学回家的孩…  相似文献   

3.
检查预习,了解内容   师:通过预习《第一场雪》,你知道了什么 ?  生:我知道这是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师:还知道什么 ?  生:我知道“瑞雪兆丰年”有充分的科学根据。   生:我看出作者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写这篇文章的。   师:具体说说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  生: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写的。   师: (板书: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 )还知道什么 ?  生:雪后景色非常美丽。 (板书:雪美 )  生:我觉得这场雪下得很大。 (板书:雪大 )  生:我觉得作者很喜欢第一场雪。   生:我知道…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断:师: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那么,你发现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景吗?(生再读课文交流)生1:课文写了松坊溪的雪景。生2:课文写了松坊溪雪后的景色。我是从“雪止了”看出的。师:你讲得更明确,而且有理有据,不错。生3:我发现课文还写了雪中的景色。我是从“下雪了”看出的。师:你能举一反三,有新发现。所以我们说雪景包括——生:(齐)雪中景色和雪后景色。师:还写了别的时候的景色吗?生4:课文还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色。师:(不作评价,追问)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写深秋景色的?生4:第6~8自然段。师:为什么你说是深秋的景色呢?生4:因…  相似文献   

5.
陈玮  张学平 《湖南教育》2003,(22):52-53
片段一:自主学文,交往互动师:是啊!雪后的景致美如画卷。作者竣青又是以怎样生动的文字来描绘雪后景致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6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节,可以快速阅读或默读,也可以自由轻声读,选一个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反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并在课文空白处写上批注。(生圈点批注,小组交流,师巡视)师:你们觉得哪句话写得好?生:我认为“一阵风……彩虹”这句话写得很美,不仅运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把雪末儿比作玉屑,还运用了动态写法来描写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情景。师:“风吹树动雪花落”,多美的一个句子!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录:师: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写上读后语。生:(边读边在课本上写读后标记)师:同学们读书读得多认真呀!现在你们肯定收获不小了。下面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句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要那样读?(学生按学习小组认真地讨论,有的还表情丰富地读开来了)师:在学习小组里读可能不过瘾,谁在班上读一读?生1:我喜欢读的句于是:“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在读这一句话的时候我边想象着厚厚的雪。师:还有谁喜欢这个句子的也来读一读。生2:我读这一句…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教学过程:一、紧扣俗语,自主探究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谈谈体会。(生自由学习)生:我最喜欢“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句俗语。它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草塘的物产丰富。师:你能从修辞手法角  相似文献   

8.
师: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放晴了,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段,一边读,一边思考刚才的问题。(生自由读)师:读了这一段,你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我眼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感到雪后的景象非常美。生:我眼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瑞雪图,非常迷人,使我感到轻松愉快。生:我仿佛看到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师:大家都有一个同感:雪后是一幅美丽壮观的图画,给我们以美感。我们再读一读,想一想,你是从哪些词语中品味出这种美的?(生自由读)生“:山川、河流、树林、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断(苏教版第五册第29课)师 :这条路除了宽和平 ,你们通过读 ,还感觉到这条路怎么样?从哪里感觉到的?生 :读了第五自然段 ,我觉得沪宁高速公路还很长。师 :请同学们先默读第五自然段 ,再说说你从哪里读出路的“长”?生 :开头第一句“这条路好长啊!”直接写出了路的长。生 :我从“它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起伸向天边”这句话也读出了路很长 ,这句话中作者把沪宁高速公路比作了长长的飘带 ,可以看出路很长 ,而且这条飘带伸向天边 ,看不到尽头 ,真长啊!生 :从“我”与爷爷的对话中 ,我知道它全长274千米 ,经过四座主要城市 ,的确很长。师 :同…  相似文献   

10.
师: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生1:我最喜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几句写出了木兰恢复女儿装的娇媚情态,使木兰的形象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11.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先看两个案例:眼案例一演《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芽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芽(生答)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芽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芽(生答)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生答)眼案例二演《只有一个地球》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穴第二课时雪。l.朗读课文,思考:你由只有一个地球想到了什么芽穴8分钟雪2.以“地球与环境”为主题,实话实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芽…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涌现出了一些十分流行的课堂用语—— 流行语之一:“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或哪几句?” [案例一]第一册《春联》 师:课文提到的5幅春联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 教学过程:一、紧扣俗语。自主探究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谈谈体会。(生自由学习) 生:我最喜欢“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句俗语。它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草塘的物产丰富。  相似文献   

14.
一、研读品文师: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段,想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学生自学)生:写了“捕鸟”“捡贝壳”“看瓜”和“看跳鱼儿”四件事。师:你对哪件事比较感兴趣?(举手表示)师:既然这么多同学对捕鸟感兴趣,那我们就先学习这件吧。课文第几自然段写捕鸟的?生:第六自然段。师:默读第六自然段,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学生自学,交流。)生:我从“须下大雪才好”体会到闰土很聪明。因为闰土知道下大雪时小鸟找不到吃的,正好能捕鸟。生:我体会到闰土很能干。“下了雪,我扫出了块空地,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  相似文献   

15.
一、研读自悟师 :《荷花》这篇课文那么美 ,咱们一句一句地读觉得不过瘾 ,我建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节 ,找出你觉得美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师 :好 ,咱们来交流。交流方法 :先读一读找到的词或句 ,再说说它美在哪儿 ?能讲出理由更好。生 :“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我觉得“小莲蓬”很美。它从雪白的花瓣中露出来 ,黄黄的 ,嫩嫩的 ,真好看。你们瞧—— (指点银幕图 )。师 :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将体会到的美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生 :我觉得“有的还是花骨朵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这句话很美。从“花骨朵…  相似文献   

16.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然后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画句子,读句子。)师:刚才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现在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并告诉他你的感受。(学生下位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读课文,互说感受。)师:想让同学们都分享你的收获吗?(生齐答:想)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我很喜欢花儿盛开的样子,所以我觉得很美。生:我也喜欢这一句!(读)我喜欢“小莲蓬”那可爱…  相似文献   

17.
片段一 :层层剥笋探究悟理(生读钓鱼、放鱼的段落)师 :“我”好不容易钓到一条鲈鱼 ,爸爸却让放掉 ,他是不喜欢这条鱼吗?生 :不是 ,我觉得爸爸很喜欢。师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1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生2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生3 :我觉得这两句话中的“欣赏”“盯” ,既写出了父亲看鱼 ,又写出了他的心情很高兴。生4 :如果父亲不喜欢他就不会看了又看。师 :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父亲既然这么喜欢这条鱼 ,却非要让“我”将鱼放掉 ,你觉得父亲的做法对吗?(生读书 ,分小组讨论 ;师抽生回答)生1 :我觉得父亲做得对 ,…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应邀在重庆市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分会第二届年会上作现场授课《可爱的草塘》。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老课新教,把新课标倡导的人文关怀的精神渗透于教学的始终,使这堂课获得了成功。下面呈现的是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断。【案例分析】片断一(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学习《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呢?我想先听听同学们的意见。生:可以从题目入手。生:可以从重点段入手。生:可以从重点句入手。生:可以从重点词入手。生:可以从问题入手。师:假如我们从重点句入手的话,那你认为可以选择哪些重点句呢?我还想听听同学们的…  相似文献   

19.
[镜头一]“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节选《水乡歌》。师:这首小诗写了水乡什么多?生:水多、船多、歌多。师:下面我们来学习“水多”这一节,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说说哪些词语写出了水多?生:“千条”“万条”这两个词写出水多。师:说得好!还有吗?生:“池塘一个连一个”也写出了水多。师:老师问的是哪些词语写出水多,你说的是一个句子呀!还有吗?生:“处处”写出了水多。师:对!那么,这一段我们该怎么读呢?生:把写水多的词语读得重一点。[镜头二]“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  相似文献   

20.
教师以幻灯显示下面两个句子:1.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摘下葡萄让你吃。2.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搞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师: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是写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师:仔细读一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少了“准会”、“最甜的”两个修饰语。第一句说“让你吃”,第二句说“让你吃个够”。师:(在上述词语下标上“·”)“准会”还可以怎么说?生:一定会,肯定会。师:维吾尔族老乡是随意摘几串葡萄给客人吃的吗?生:不是。师:你从哪儿可以看出?生:从“最甜的”这个修饰语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