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2版)的第24面“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4个问题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申探禄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8):23-23,25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在讲述“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这一内容时,配有一幅插图(P215图19-7),如图1所示。对此图,稍作认真思考分析,就会发现一点问题,据图中所示B的方向可判知电容器内的位移电流方向应向下,与图中所标的传导电流i的方向恰相反,这样就使得整个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连续衔接起来,这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1、关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人教版)(以后简称教材)第二章第七节中例1和例2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谢志刚 《物理教师》2006,27(7):5-35
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教材第三册第34页中,关于光的偏振有两处论述和一个插图,笔者认为有不妥之处.问题1:教材中通过实验将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得出的偏振光的定义不严密,书中说: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只沿着一个  相似文献   

5.
李彦平 《物理教师》2009,30(5):11-1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必修)第1册52页的例题如下. 例题.一个物体质量是2k,受到互成120°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则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足见图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图片有着丰富多变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它与一般的示意图和简化图相比,更加直观、形象、生动,表现事物的物理特征更加突出、鲜明.本文对美国的权威研究性教材《科学探索者》中的插图进行简单的文化分类,与诸位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7.
8.
对试验教材中一幅插图的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物理》课本(试验修订本(必修)(人教社出版,2000年2月第2版)第一册第37面有一幅关于自由落体(小球)的插图如图1所示(原图2-25),课本中关于这幅插图有如下的说明:“图2-25是自由落体(小球)的频闪照片,照片上相邻的像是相隔同样的时间拍摄的,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在相等的时间间隔里,小球下落的位移越来越大,表明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第87页关于平抛物体的图5—19及相关内容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1 1 7面的一幅插图如图1所示.在讲课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此图欠妥.图1笔者认为,图1甲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先把金属导体A和B分开再移去带电球C后,图1乙中由于导体A、B相距不是很远,异种电荷相吸,因此导体A和B上的净电荷分布应该向近端靠拢,而不是像图1乙所示.为了验证这个问题,笔者反复认真地做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发现先将导体A、B分开,这时导体A、B两端的金属箔片的排斥效果依然很强;但移去带电球C之后,导体A、B两端的金属箔片张角迅速减小,表明箔片之…  相似文献   

11.
纵观历代教材的更新,插图的数量占比及种类丰富性明显提高.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插图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可见插图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收集国内外关于教材插图的研究文章,进行整理归纳,以物理教材为主要对象,选取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或研究内容,分六个部分进行综述,并对国内外插图研究提出一些想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张永峰 《物理教师》2009,30(8):16-16,19
1 发现漏洞 在现行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1册第5章第7节“离心现象及其应用”里,有几处内容值得商榷,本文就此提出一些肤浅的建议,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第七章练习二中的第3题有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张卫华 《物理教师》2006,27(2):24-24
笔者在数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一幅插图一直心存疑虑,今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仇一飞 《物理教师》2003,24(1):37-37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物理》第二册第 2 1 7页图 1 9-1 0 ,如图 1所示 .图 1 沿z轴传播的电磁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像笔者对该图有 2个疑问 .疑问 1 :由图中z=0点 ,E =0 ,B≠ 0 ,而Z =λ2 点 ,E =0 ,B =0 ,为什么 ?疑问 2 :图中E、B同时达到最大同时达到最小 ,有人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认为 ,E与B的变化率成正比 ,而B按正弦规律变化时 ,B达到最大值时B的变化率为零最小 ,因此认为B最大时E =0而E最大时B =0 ,所以该图是错误的 .要弄清这一问题必须先弄清电磁波的传播及遵循的规律 .在电磁波传…  相似文献   

16.
黄卫良 《物理教师》2011,32(2):19-19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4教材第97页中有一幅插图如图1所示,该图片选自辽宁教育出版社《人物摄影》2003年4月第1版.教材编写组把本插图放在第15章“相对论简介”的首页,并配文“高速列车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姑娘为什么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17.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的第24页,有一道练习题是这样的:图2-9是一列火车的位移图像,线段OA和BC表示火车做什么运动?线段AB与横轴平行,表示火车在做什么运动?在4min内的位移是多少?通过12km用多长时间?火车在中途停了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46面分析横波的形成时,在波形的插图中画出了各质点的运动方向(即各质点的振动速度方向).我们知道,速度是矢量,可用有向线段表示,箭头指向表示速度的方向,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速度的大小.而本插图中除波峰、波谷各质点的速度为零外,表示其他各质点的振动速度矢量的有向线段长短相同,这势必会使学生产生这样的误解: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文本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新旧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2019年版和2004年版),结合高一学生现有的学习认知情况以及新课标下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公式的推导为例,提出课程教学顺序的重要性和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