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人对《文学概论》的学习有畏难情绪,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因为年龄关系,理解能力有限;二是将文学理论与文学经验完全分离开来;三是对文学理论的逻辑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这里,我想就文学理论的学习方法、文学理论的逻辑关系和文学理论的考试类型等三个问题作些论述。 首先,文学理论的学习方法值得重视。 文学理论是介于文学与哲学之间的一门学科,这就决定了文学理论的双重特性,即文学的经验性与哲学的思辨性。如果说大多数学习者对文学经验并不陌生,那么,对哲学思辨则有些不适应。正是由于人们忽略或者回避文学经验与…  相似文献   

2.
从意识形态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关于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讨论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革命性改造和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事实,说明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新时期中国学者提出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本质论,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观的重要理论成果,否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观的学术见解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3.
文学概论课程有效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文本阐释和理性感染把学生引入复杂而生动的文学世界,其基本途径是在重返文学性的文学教育中,使学生能够建立有关文学的基本感知方式,进而掌握文学基本知识的理论形态与内容。重返文学性,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课程教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文学理论中的"理论"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完全作为抽象的哲学本体来对待,而应该要强调理论的理性导引功能和文本阐释价值,在文学文本、文学解读、文学感受性分析中建立三位一体的阐释框架,最终展现的是文学理论教学中的知识与经验、文本与理性、感受与阐释的同一性,从而起到深化文学理论知识框架和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文学是什么的问题,是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历来凡是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理论大都对文学的本质问题提出过自己独到的见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家之一特雷·伊格尔顿也曾在<文学是什么>一文中进行过批评式的探讨,其中涉及到了对文学的虚构性问题、文学语言"陌生化"问题、丈学的实用性和稳定性问题的批评,以及价值判断与文学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伊格尔顿认为文学没有本质.笔者认为,无论文学有无本质,文学肯定是存在的,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文本的阅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学批评与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性缺失,语文教师文学批评理论的缺乏已成为语文教育的“瓶颈”问题。“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为主)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从本质上说,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文学批评的思维和表达,需要遵循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基本规范”。这个与当前文学现实联系最为密切,实践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文学本质问题是文学研究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仅仅是人们思考问题所采取的思维方式,它们并没有终结或取消人们对于本质问题的追问。文学本质的生成是多向度的。某一时期、某一民族仅仅在某一向度或某些向度上生成、开拓,这些生成、开拓从不同的方向上拓展了文学本质的存在空间。建构文学本质多元存在论能够有效克服本质主义文论对于文学其他属性的遮蔽,进而促进文学学科的健康发展;能够有效吸纳历史上及他民族的文论成果、文学成果,形成开放、多元的学术视野;能够有效促进文学理论研究回归"文学现场",进而促进文学理论的"文学化";能够有效看护人类的精神家园,保存人类的人文成果。  相似文献   

7.
文学本质问题是文学理论研究的焦点,尤其在今天文学理论界过分追求新奇话语而忽略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背景下,再次强调对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界在对文学本质的探讨中,"审美意识形态论"最具有代表性,但近年来不断受到质疑。文学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但并不等于意识形态可以概括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论点,所以,以审美意识形态论定义文学本质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8.
任何合理的文学理论都不会否认文学有它自身区别于其他意识形式的审美属性,把握文学艺术的本质应该从社会与审美两种属性的统一与融合入手.这是文艺理论界多年探讨所达成的共识.过去,传统文学理论对文学本性的意识形态方面给予较多重视,但对审美属性一面却严重忽略.在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一美学文艺学研究的核心尚未获得突破性揭示的条件下,进一步探寻文学的审美特性,有助于提供与建立在历史唯物论基础上的文学社会属性认识的有机融合,从而找到探寻文学艺术本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百年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文学本质主义的思想倾向。1960年代的文论教材做出了摆脱苏联模式的努力,1980、1990年代的文论教材以审美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置换意识形态论,但都并没有突破文学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框架。新世纪以来的新锐文论教材打出了反本质主义的旗号,却没能找到反本质主义之后文论教材建设的康庄之路。以文学存在方式代替文学本质作为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中的基本文学观念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西方的文学理论学术发展史来看,文学理论都是一门具有阐释意义的学科,但出于某种哲学和意识形态立场的遮蔽,20世纪之前的文学理论总体上是从“立法”而非“阐释”立场上看待文学问题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大进展,就是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阐释”对于文学理论学科的重要性,重视文学理论的自我调整与自我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放弃“立法”式的思维方式,走向“阐释”和理论自身反思。具体讲,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走向理论的对话与沟通,容纳不同理论体系与声音的存在;二、废除“立法者”的身份立场,明确理论对于创作的意义是启示而非简单的介入;三、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统一起来,既重视文学阅读经验的阐发和语言形式的研究,又注意揭示文学的社会历史特征和意识形态内涵;四、赋予本土文学理论资源阐释的优先地位,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学经验实际的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在考察20世纪分析哲学、结构语言学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三种本体论语言观的基础上,揭示出抽象的文学理论与具体的文学现象之间存在多重关联,体现出与后现代解构策略完全不同的后理论分析特点。分析哲学对意义、语用学以及指称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些语言分析为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可能世界、言语行为与指称等新的理论命题。结构语言学关于语言要素的联想关系与现实言语交际活动的分析,为文学理论研究隐喻、反讽以及文学与历史关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关于语言的分析促使文学理论研究艺术的物性问题,还在学科互涉视野中有效实现了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互动。这些分析都展示出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西方的文学理论学术发展史来看,文学理论都是一门具有阐释意义的学科,但出于某种哲学和意识形态立场的遮蔽,20世纪之前的文学理论总体上是从“立法”而非“阐释”立场上看待文学问题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大进展,就是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阐释”对于文学理论学科的重要性,重视文学理论的自我调整与自我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放弃“立法”式的思维方式,走向“阐释”和理论自身反思.具体讲,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走向理论的对话与沟通,容纳不同理论体系与声音的存在;二、废除“立法者”的身份立场,明确理论对于创作的意义是启示而非简单的介入;三、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统一起来,既重视文学阅读经验的阐发和语言形式的研究,又注意揭示文学的社会历史特征和意识形态内涵;四、赋予本土文学理论资源阐释的优先地位,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学经验实际的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在文学理论界一直争执不休,逐渐出现了文学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观念的尖锐对立。本质主义者,遵从历史的惯例,旨在追求文学的本质,探求文学的真理,努力概括出文学唯一的、终极的定义;反本质主义者,认为文学是话语的实践,是话语的建构,旨在追求文学的多元化和多变的状态,努力消除文学的本质观念。通过对文学本质观与反本质观的历时评述,我们可概括出关于文学的一些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14.
国内对文学的本质与反本质主义的研究思路源于现代文论与后现代文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学界对文学的本质探讨只破不立。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对文学本质的辩证研究方法和他对文学与文学理论特殊与一般的源流关系的强调,成为连接现代文论与后现代文论的桥梁,也为我国当前理论研究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文论思潮彻底颠覆了文学四要素所包含的传统文学观念,其策略是割裂符号与世界、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动摇传统哲学和文学理论的语言学基础。后现代文学理论具有明显的反现实主义、反人本主义、反文学意义、反文学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文艺理论颠覆了文学四要素所包含的传统文学观念,其策略是割裂符号与世界、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动摇传统哲学和文学理论的语言学基础.后现代文学理论具有明显的反现实主义、反人本主义、反文学意义、反文学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以其本体论的提问方式而注定了对它的回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或许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不是文学这个学科的)。这种以文学本身作为追问对象的形而上学式提问往往具有某种迷惑性,类似于同样浸润着形而上学的美学,仿佛由这个问题可以得到一个答案,而这个答案就意味着对这个根本问题的终结似的。而事实上,这个问题只可能终结于对它的回答本身的信奉,换言之,变相的宗教。  相似文献   

18.
现状·生长·期待——关于文学理论摆脱危机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文学理论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其实,文学理论的生长点不在文学之内,而在文学之外;不在理论之内,而在批评之中;文学理论应该是"复数",而不应该是"单数";应该是"变数",而不应该是"常数";摆脱黑格尔主义的陷阱,去除其幻觉,乃当务之急;应该把"理论"功能与"教学"功能分离开来。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写文学概论的议题就一直是我国学界的一个学术热点。为何要重写?怎样重写?我们认为,文学概论作为原理性的著作其涵盖面理应包括文学活动的整体。而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绝大多数则将文学理论活动排除在了文学活动的范围之外,从而使理论体系存在缺陷,同时,也使理论体系丧失了现代性品格与实践性品格。所以,我们新编文学理论教材,应该将文学理论活动与文学实践活动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应该将文学理论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纳入到自己的体系当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新编文学理论教材体系的完整性,才能确保自身体系的现代性、实践性品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等院校中文系专业基础课《文学概论》教材的选定一直都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早在六十年代蔡仪老先生编写的《文学概论》教材,体系是完整的,论证是严密的,应该说是有权威性的,但由于受时代的历史条件所限,其中所涉及的观点与范畴已不能完全适应我们今天变动了的现实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人们观念的更新。八十年代翻译了国外的文学理论书籍,如美国韦勒克、沃伦二人合编的《文学原理》,苏联波斯米洛夫编著的《文学原理》。前者不重体系的建立而是侧重对文学形式的研究,后者则是对六十年代苏联的季莫菲耶夫理论的深入与匡正,它探讨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本性及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体系是严密的。可以说上述著作的译介对修正与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学理论是极有价值的。 九十年代出现的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把文学看成是一种活动,在强调意识形态属性同时突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力图强调文学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