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加以推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我国新一轮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新课程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强调“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素养中享有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新课标要求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课程的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亦不容忽视,只有做到“扶”“放”有度,强调教学针对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执行、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本的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为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调查”、“考察”、“访问”、“设计”、“实验”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95):8-9
电路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对学生专业的培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该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的过程中突出了创新、设计、构思及操作四个基本环节。以工程项目引入课堂,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对学习能做到举一反三,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相互学习,互相讨论,为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实施提出了具体目标:“改革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的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祁薇  徐东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2):193-194
探讨如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环境,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做到“自学”、“乐学”、“会学”。以《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中“程序执行过程”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延更 《小学生》2011,(5):25-26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瑚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1 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  相似文献   

8.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统一,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做到“教、学、做”合一,“寓教于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联系实际问题学习。  相似文献   

9.
语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语课程标准》指出:“语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研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将综合性学习列入各学段的目标中,这一方式“加强了语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强调语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一理论,应该成为教师在语教学实践中的一项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还强调“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传统的线性、封闭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范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反之,多视角、多维度的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体育课程与教学设计范式不断孕育生成。笔者通过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让学生在“玩”中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我所说的“玩”是有控制的,开发式的,是以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是对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学生为本,其核心是强调教育诸因素中学生的重要性,把学生放在中心和根本的位置上。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观,要求课程的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为基准点,并要做到多样化、综合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孙玉富 《文教资料》2013,(27):141-142
“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生活德育.“生活化”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生活化”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生态课堂”是“生活化”课堂的追求.打造“生态课堂”,是落实品德教育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认知的特点而设置的一门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型的活动课程,它强调教材与生活的链接,倡导道德学习的路径是丰富开放的。只有课堂和生活链接,增强体验,才能充分关注“儿童立场”,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并能对学生价值观进行有效引领。  相似文献   

15.
王洁 《上海教育》2004,(9X):26-28
研究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与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占主导地位的“以书本及其听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是相悖的,是对学校原有课程与教学的一种“冲击”,更是对课程与教学概念的一种变革与重构。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让儿童在发展中生活。因此,《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该由纯粹说教移向实践活动,由教室移向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地“动”起来,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切实做到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7.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  相似文献   

18.
文摘荟萃     
职业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蒋乃平在《职教通讯》2002年第12期著文指出,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它以“学会学习”为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不同于“接受性学习”的学习理念、策略和方法。职业教育推进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六方面:第一,专业教育内容源自于职业实践,与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相吻合。第二,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综合化,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而研究性学习又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仿案》)强调要“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并具体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某一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活动的过程(孟璨,2023)。跨学科主题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合型问题的能力,是提升学校育人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与社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崭新的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更强调学生的“学”,而教师的“教”只是为学生的“学”服务。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