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即人学,语文教学中饱含着深刻的生命哲思,而语文教学课堂则是一个极好进行热爱生命教育和强化生存意志的场所,让语文进入生命,唤醒生命,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因而,构建生命关怀下的语文课堂,将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个陶冶人性,建构灵魂,完善心智,促进生命成长的摇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育当中,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透过语言文字,能够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正确的理解和阐述。而生命教育对于提升青少年的生命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生命教育在语文教育当中的有效渗透,是将语文作为载体,将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向学生传达生命的珍贵和美好,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土壤,是体验生命律动、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发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鲜活的生命体来进行教育,以哺育学生生命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教学宗旨,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并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我生命辉煌的实现。在语文学科进行生命教育理念的实践,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在课外教学活动中大放异彩,因为课外活动为师生交流生命体验、共同成长提供了更为宽松舒适的环境。语文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好途径。通过有效的语文活动课程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与乐趣。  相似文献   

4.
重构诗意,旨在使语文教育从功利性、工具性的语境中彻底解放出来,更好地关注人的独特的生命姿态和美丽的存在方式;基于形式,则根源于形式对诗意的涵纳、表现、规范和塑造的功能.二者一为导向,一为切入点,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同质同构的.两相呼应与结合,对扭转语文教育中“工具理性”盛行,“价值理性”受挫的不良趋向,还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整体感、生命感、美感严重缺失的状况,使语文教育能有效回归诗性,“唤醒生命意识、关注生命情怀、拓展生命疆界、丰富生命内涵、提升生命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通过进行生命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环境的和谐存在。  相似文献   

6.
邹一斌 《现代教学》2007,(12):22-22
在语文教育中所理解的生命,是处于社会和历史当中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摇生命意识的教育(从施教者的角度)和生命化的教育(从受教者的角度)。 语文生命化的教育是个动态的过程,就是以教师的倾心投入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世界来欣赏生命的美好,领悟生命的艰辛,探求生命的意义,建构生命的信仰。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诞生于20世纪中期,其强调的是注重生命的本质、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极大的追捧。生命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简要分析,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诞生于20世纪中期,其强调的是注重生命的本质、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极大的追捧.生命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简要分析,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任何教育如果缺乏对于生命本身的关注,就会失去真正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生命教育的渗透,使学生不仅感知语言的魅力,也体会生命的价值。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与机会。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以教材为“镜子”、以语言为“媒介”、以活动为“平台”,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途径与策略,希望以此为契机,通过语文教学,使小学生能够感知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灵聪  林瑛 《文教资料》2006,(11):118-120
语文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极富弹性和张力,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本文从分析教育现状入手,对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语文教育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使学生科学、正确、完整地认识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尊重生命之个性,体悟生命之情意,创造生命之价值,从而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促使个体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个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生命存在、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个体有丰富的生命涵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2.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与生命教育紧密相连。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有对生命的关注、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生命价值的提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生命教育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综合性学习中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还应该是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主要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关怀教育、生命姿态教育和生命体验教育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196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作家杰·唐纳·化特针对唯物教育的缺失,首次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将生命教育定义为一种倡导学习者认识与珍惜生命、尊重与爱护生命、享受与超越生命的教育活动。杰·唐纳·化特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在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基础上促使其获得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提升,教育的最高追求即是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凡是符合人性需要,与人性发展共融共生的教育思想,都应成为教育的核心使命。一、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联性(一)语文教学与生命认知的关系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意识的教育,旨在使学生了解生  相似文献   

15.
胡修金 《湖北教育》2006,(10):F0003-F0003
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中小学生培养生命意识,提升生命质量,进而拥有更加美好人生的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必须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次.大学要重视学生积极生命体验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关爱和尊重生命教育,构建积极的生命教育模式,追求生命意义,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提升人生命的质量与意义,实现人生命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教育。根据人的三重生命即自然领域的自然生命、社会领域的社会生命和文化领域的精神生命.生命教育分为关爱生命存在的教育、培育生命丰富社会属性的教育和生命精神教育。通过培养三重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人和世间万物和谐共处;改造人类文化,使人类重新认识自我,找回现代人失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语文即生活,作为母语课的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走进火热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悟生命。高中语文新课程呼唤着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对人生命的整体性、独特性、生成性和开放性的高度关注,引导学生在文字中感受人性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灿烂与辉煌,领略世界的丰富与神奇,促进每个生命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今,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语文学科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应该成为学生认识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分析对象,发现珍惜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情怀在教科书中有明显的体现,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生命平等意识也在教科书中突显出来,但也存在着生命教育实践体验不足、个体价值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精英取向明显等缺陷。教师应全面认识与正确使用该套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大力突出生命教育的个体性、实践性和生活化,使教科书中蕴涵的生命教育内容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语文新课程呼唤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倡导关注学生整体生命发展,它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使学生在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