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与不爱     
1爱的时候,彼此深情付出。不爱的时候,彼此深切懂得。进一步是爱,退一步也是爱。如此,才不枉深沉地痛过,不负深刻地爱过。2一个人,能沉溺地爱,也能痛快地不爱,才是具备了完整的爱的能力。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到最后。爱到不能爱,爱到不必爱,也会是爱的一种结局。能在深爱中清醒地放手,才能在不爱中理智地为彼此松绑。  相似文献   

2.
因爱之名     
这是一本写给心里有爱的人,以及曾经爱过的人的书,它是一本关于“爱”的人生哲学读本。每一个故事都是关于爱的解读。爱是我们生命的主题,因爱而生,以爱之名,我们才活得坚强而美丽。本书里的青春之爱、悲伤之爱、初恋的爱、遗忘的爱、温情的爱、尘世的爱、孤独的爱、美好的爱、沧桑的爱,成就我们人生的大境界与爱的最高内涵。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有感而作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作文的源泉。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的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的、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因此,首先要做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爱种植、爱采摘、爱参观访问等等。  相似文献   

4.
爱人教育是爱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爱人教育从一般意义上分为爱自己的教育和爱他人的教育。爱自己和爱他人并不矛盾和对立,爱自己是爱他人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基础,真正的爱人是爱自己和爱他人的统一。爱人教育的目的就是积极科学地引导人从爱自己到爱他人,并且把爱自己与爱他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妈妈的爱     
王昊阳 《小火炬》2012,(6):27-27
妈妈的爱,是慈祥的爱,牵挂着我。妈妈的爱,是温暖的爱抚摸着我。妈妈爱。是有能量的爱。鼓励着我。妈妈的爱,是柔软的爱,祝福着我。  相似文献   

6.
徐其军老师虽然身患绝症,却谱写了壮丽的人生乐章。是什么力量让他创造了奇迹?是爱!徐老师用爱的力量拯救了自己的灵魂,用爱的力量拯救了自己的生命,用爱的力量为创建南京教育名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徐老师爱孩子,爱教育,爱乡村,爱父母,爱女友,也爱自己。他的爱,是真爱,是会爱,是大爱,是自爱。当我读到徐老师日记"枣林小学的孩子们,在我不多的日子里,我爱你们",禁不住热泪盈眶!因为爱得真,爱得纯  相似文献   

7.
爱的逻辑     
佚名 《良师》2010,(6):52-52
如果爱有原因,那就不爱了;如果爱有目的,那也就不爱了;如果爱可以解释,如果爱合情合理,那么爱也就不复存在了。 你真正热爱的,或许并不是一个人家公认的最该爱,最值得爱,爱得最正确的人,而只是一个使你忘乎所以,无法不爱的人。  相似文献   

8.
《海外求学》2011,(1):20-21
爱是什么 爱是给予 爱是分享 爱是一路帮助他人。爱是关怀,爱是微笑,爱是将他人当作自己的亲人。  相似文献   

9.
"师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从教的首要条件。这是理论逻辑,更是实践常识。那么,师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爱?首先,师爱不是"私己的爱"。私己的爱是个人之间的爱,包括友爱、情爱、手足之爱、亲子之爱等。私己的爱可以很动人、很感人,因为爱的主体可以为爱  相似文献   

10.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学生不等于会爱学生,对学生的爱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就难以充分发挥爱的教育作用。可见,教育没有爱不行,教育仅有爱不够,教育还须有爱的艺术。就实践层面而言,爱的艺术是爱的具体化的艺术,教育之爱的艺术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的艺术。教育的秘诀就是通过对学生具体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和宽容等言行和神情,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工作的起点是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对生活的爱。在班级工作中,我认为这种爱不应是教师一个人的付出,而应形成一种集体成员相互关爱的氛围,使爱成为一种班级文化。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爱,关键就是让学生感受到爱,并懂得爱,用爱的行动去表达爱的情感。这样学生从体验爱,到懂得爱,再发展成为爱的传播者,把他们所感受到的爱人爱己的精神品质步入社会,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爱就是"仁爱",是一种关怀的爱,宽厚的爱,包容的爱;爱就是"博爱",是一种自由的爱,平等的爱,宽容的爱。爱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根源。著名教育家梅贻奇说:"教育的出发点就是爱。"因为有爱,人与人才能更好的相处;因为有爱,世界才显得和平安宁。小学生,未来的主人,让他们的心中流淌着浓浓的爱吧!  相似文献   

13.
谎言     
张柏铷 《初中生》2009,(1):82-83
编辑感言:为什么“我”的眼中含着泪水?只因为母亲与姐姐之间那份深沉的爱。爱是什么?爱是关心,爱是牵挂,爱是坚强,爱是理解,爱有时也是谎言。不错,谎言也是爱,而且是一份沉甸甸的爱。有了这份最真挚的爱,贫困的家庭虽苦犹甜。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的一生那几次牢记最深的感动一定是与爱有关。人的一生中相伴最长久的也是爱——与家庭相联的父母之爱、夫妻之爱、儿女之爱,与社会相关的朋友之爱、师生之爱。真正的爱是付出者与得到者共享的,献出爱者是幸福的,得到爱者也是幸福的。一个充满爱的人生,于自己而言,会是一  相似文献   

15.
一、爱的类型:小学生对师爱、父爱体验偏少 “爱的类型”是指不同主体间的爱。所有文章共谈及“爱的事件”335次,不同主体间的爱涉及:学生对老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同学之间的爱、同事之间的爱、父爱、母爱、其他家人之间的爱、领导对下属的爱、对自然和生命之爱,对他人、国家、社会之爱等。  相似文献   

16.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11):F0002-F0002
◆编辑推荐 《爱和自由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全新增订第4版)》: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说过: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爱学生是基点,但不能单纯地强调爱,而应当把这种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渗透到教育原则中去,使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爱,使他们在爱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中爱的部首是“夂”(sui),表示“爱”是一种行为与行动。《康熙字典》中爱的部首是“心”,表示爱由心发。《康熙字典》是这样解释的:仁之发也。亲也、恩也、惠也、怜也、宠也、好乐也、吝惜也、慕也、隐也。《现代汉语词典》对“爱”是这样解释的: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我国出版家、教育家、文学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湖北武汉钟家村小学桂贤娣老师经常问自己:“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做到爱学生容易,但让学生感受到爱不容易。学会奉献爱、感受爱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思想品德教育实践也是一个爱的教育过程,具体包括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爱学习和爱真善美等。  相似文献   

19.
爱在细微之处,爱在批评之时,爱在教学之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爱的存在、爱的温暖以及爱的快乐,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原点,没有爱教育就成了乌托邦式的教育;爱是教育的根基,没有爱教育将失去支撑;爱是教育的名片,没有爱教育就无法说明自己的身份;爱是师德的核心,没有爱教师所有的教育活动将苍白无力。师爱是教育的源头活水,是师生间最珍贵的情感元素,是最富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师爱是教育的全部阐释,教育就是一场"爱的旅行",师爱是教育的生命归宿,是教育的前言后记。教育呼唤着师爱,师爱滋润着教育。有了这份爱,就能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