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主办、我校承办的"2018年印尼华文幼儿教师培训班"于12月17日上午在仓山校区综合楼举行开班仪式。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文教部部长张志英、印尼华文教育联合总会副主席郑洁珊、印尼泗水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主席张玲玲,我校鲍仕梅书记、陈峰校长、李嘉副书记、郑晓生副校长,以及30名印尼学员和我校近百名师生参加了开班仪式。  相似文献   

2.
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当前的华文教育呈良好发展势头.文章分析了西加省发展华文教育的几条主要经验:(1)当地华人社团、基金会等机构大力支持、推动;(2)成立华文教育协调机构,规划统筹华文教育发展事宜;(3)重视当地华文师资的培养,开辟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师资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西加省华文教育的发展对印尼华文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明确印尼华文教育的定位,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华文教育理念,应是克服困难障碍、规避风险、争取华文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依据近年来对华侨大学华文学院300余名印尼华裔学生与非华裔学生的调查。并结合在印尼教授汉语时的有关调查,探讨印尼华文教育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4.
印尼"九三O政变"后,正在蓬勃成长中的华文被全面取缔,华文教育及文学创作进入"黑暗时代"。然而,在华文受禁锢的年代里,印尼的华文教育和文学创作仍然顽强地生存着,成为传承印尼华族文化传统的火种。印尼改革开放后,在政治宽松的历史大背景下,文化多元与文明多样理念得到进一步明确,印尼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在逐渐复兴与进步中走进了新时代,华文报刊的创办、"三语学校"的崛起与印华作协的成立是其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印尼华文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本文以实地调查研究为基础,报告了当前印尼华文教育在办学形式、学生构成、教师规模及构成、教材、语言环境与大众传媒、推动力量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就进一步搞好印尼华文教育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文章认为,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办学形式正规化,学习人员多样化,从教人员职业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印尼华文师资瓶颈问题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尼华文师资现状和印尼华文师资存在的数量严重不足、水平偏低、职业化程度低、后继乏人的困境,并对解决制约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华文师资问题提出了比较详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1957年马来西亚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以来,中学华文课程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马来西亚中学有两个教育系统:一个属于国家教育部所辖的标准中学,一个属于民间董教总所辖的独立中学.这里所说的中学是指教育部所辖的标准中学),分别制订了<中学华文课程纲要>(1958年)、<中学华文课程纲要>(1989年)和<中学华文课程大纲>(2000年).  相似文献   

8.
2002年11月2日-4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办了第一届印尼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分别就印尼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的现状和发展、华文教育与文化传媒、华文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华文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法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而深入的讨论。本次研讨会及其成果对印尼乃至国内外整个华文教育和华文文学的进一步发展都将起到导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析印尼华文教育的复苏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聿峨  陈雷 《比较教育研究》2003,24(9):82-85,90
印尼华文教育具有跌宕起伏的兴衰史。近年来,由于华文教育的性质、国际形势、印尼国内局势的变化以及华文价值的增强,断层达30年的印尼华文教育迅速复苏。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印尼华文教育将朝非政治化、国际化、本土化及多样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但也存在师资、资金、教材及学习意愿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出版于2000年的印尼文、华文双语诗集《印度尼西亚的轰鸣》是印尼华文文学的重大事件,它体现了印尼种族问题的深刻变化,也是印尼文和华文两种语言的诗歌进行诗学对话和文化互文的独特文本。印尼原住民诗人和华文诗人通过关于种族问题的历史反思,表达了种族和解和文化融合的愿望,从而展开了印华诗学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世界教育信息》2007,(9):92-92
现在印尼各地正掀起学习华文的热潮。随着中印两国政治互信和经济联系的加强。印尼政府已把推广汉语、支持华文教育作为加强国际贸易与技术合作、发展国家经济需要的国策。印尼教育部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纳入国民教育系列。目前。印尼华文教师短缺,不得不从邻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等地聘请华文教师。  相似文献   

12.
近日美国华文报纸<世界日报>的一则报道,值得重视.2001年4月6日,美国经济的掌舵人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在华盛顿的社区开发会议上说,消费者应从年轻时就开始了解基本的个人理财知识."应提高小学生和中学生的金融基础教育达成金融扫盲,使年轻人避免作出盲目的财务决策.例如对计算复利的数学公式的理解,将会使消费者知道,某些信贷计划可能造成灾难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华文教育研究如何提高华裔子弟学习华文的兴趣彭小川 1 - 1…………………………………………………印尼语、汉语语序对比及印尼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语序偏误分析陈延河 1 - 9………………试析印尼华文教育的几个问题温北炎 2 - 1………………………………………………………信息革命开辟华文教育新空间刘 权 董英华 2 - 6……………………………………………首届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研讨会专题印尼华文教育的几个问题贾益民 4 - 1……………………………………………………………坐看千岛起云帆杨匡汉 4 - 4……………………………  相似文献   

14.
印尼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走向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文献研究为主,结合作者多次前往印尼考察所获,研究了印尼政府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并对其未来华文教育政策走向做出预测:(1)印尼政府会从发展经济、培养人才和促进民族和谐的高度看待华文教育及汉语教学;(2)印尼政府官员中及民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限华、仇华意识,这是印尼华文教育的阻力,也是印尼华族危险仍在的根源;(3)印尼政府会把重点放在正规教育和培养印尼族汉语教师上,校外华文补习班、家庭补习和华人华文教师只是必要的补充;(4)印尼政府财力有限、人力有限,拟采取私企办学、有限度利用华人财力、人力的措施;(5)印尼政府会借助中国政府和中国高校的力量,优先培养正规学校的汉语师资。  相似文献   

15.
论印尼华文诗的审美特色●戴方(香港)美丽富绕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以它特有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孕育了一大批华文诗人。尽管印尼近代史特殊的政治背景使华文文学备受磨难,但顶风冒雨执着于华文园地的作家、诗人们却以非凡的勇气,胆识和毅力,维护、发展和繁荣了华文...  相似文献   

16.
陈娜 《家教世界》2013,(12):275-276
通过对雅加达、三宝垄、梭罗等七地参加暨南大学函授班学员的调查和对公派到印尼的教师进行访谈,探究中印尼华文教育合作办学的现状,分析其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陆小华按媒体基本定位将我国经济类报纸分为五类:1.泛经济型财经媒体,如<经济日报>、<市场报>等,其基本定位是权威的经济专业报纸;2.证券型财经媒体,如<证券市场>周刊等三大证券媒体,这些媒体更专注于资本市场领域;3.经济专业型财经媒体,如<经济学消息报>等,这类报纸更像是具有一定学术性的大众媒体,4.行业依托型财经媒体,如<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产经新闻>等,这类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与某个特定的行业有天然联系,利用特定资源为立足之基;5新财经媒体,如,<财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这类媒体运作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更专业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访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式考察和分析了印尼小学华文教材的使用情况,指出了印尼小学在教材使用及编写上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教材使用及编写的效果,促进华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华侨华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此通过总结印尼的华侨华人政策在中国与印尼交流中的影响,从经济层面,包括华商网络、华人社团;文化层面,包括华文媒体、华文教育及挖掘两国共同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来论述华侨华人在中国与印尼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华侨华人是中印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20.
王磊 《现代语文》2007,(12):25-27
报纸作为平面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发挥着传递信息、服务生活、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山东"<烟台日报>偏误语料库"为基础,对<烟台日报>上出现的偏误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旨在探索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在分析报纸偏误、提高报纸质量方面的用途,找出影响报纸质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