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教育的正轨。”这是很有道理的。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诱导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并能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在他们通过艰苦的劳动有所长进之时,再引导他们进一步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得学之乐”才能“耐学之苦”,“耐学之苦”才能进一步“得学之乐”。怎样才能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呢?  相似文献   

2.
以境生情情境交融──浅谈愉快教育中的情与境孙艳秋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实在太苦了。其苦大致表现在三方面:课业负担过重之苦,学习生活枯燥单调之苦,师生关系紧张之苦。应运而生的愉快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就是把这“三苦”变为“三乐”(学...  相似文献   

3.
卜雅南 《黑河教育》2013,(10):28-28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说学文言文难,学文言文苦,学文言文累,似乎文言文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中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那么,文言文真的那么难吗?其实,只要用对教法和学法,学好文言文也可以很简单。  相似文献   

4.
<正>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是如果学生真感到苦,就会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教好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5.
李志洁 《考试周刊》2013,(37):88-89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但是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和激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英语学习苦中有乐,先苦后乐,其乐无穷,是值得教师积极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在许多学校,补课是习以为常的事。停开音、体、美、劳等非考试科目,每天还另加设一两节课,就是双休日、节假日也排得满满的;不准向家长收费搞有偿补课,有的学校就打起“奉献牌”,从本来就“可怜”的办公经费中挤出一点点,贴钱“鼓励”教师“苦”教,督促学生“苦”学,笃信“苦教(学)出成绩”、“补课出质量”。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特别是中考英语复习教学始终未能摆脱“教师苦教、学生乏记、学生死背、学生滥做”的怪圈。如果我们依然加重学生负担,湮灭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校园之中,教师苦叹教语文难,教作文更难;学生苦叹学语文难,写作文更难。作为母语的语文,无论有多难,我们也无法放弃,也不该放弃,  相似文献   

9.
<正>曾经听着《悬梁刺股》的故事,度过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教书又有二十余载,回顾以往常用以激励自己和学生的两句名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现在想来可真是"教也苦""学也苦",不免有些伤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鼓舞了我们,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学生要在用书堆积起来的大山中,攀登遥远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学生的学习,从古至今,人们都普遍认为离不开“勤”和“苦”,以致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成了训导学生学习的座右铭。殊不知,这只是抓住了事物的表面现象,未能涉及问题的实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愈是要求学生勤学、苦学,学生就愈是懒学、厌学。毛病在哪呢?勤奋和刻苦学习的原动力是什么呢?实践证明是“兴趣”,而“勤”和“苦”只是兴趣激励下的外部学习表现。因此,笔者认为学业有成趣为径,尤其是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教学,其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的作用都无法估量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学组织的统一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整齐划一,学生两极分化明显,学闲生越学越吃力,感叹学习苦;学优生感到吃不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这不仅阻碍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课改思想的落实,更影响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最形象、最生动、最具有情感,它最接近生活,最丰富多彩。可是“学语文苦,学语文难”却成了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农村语文教师如何抓住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让语文课堂充满乐趣,使学生好学、乐学呢?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老师教一个单词,学生就死记硬背一个单词。这种呆板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大脑成了仓库。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老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没有创造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  相似文献   

14.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学校里开始得到贯彻,教育思想活跃,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学生不够,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许多教师从让学生学多些,学快些的良好愿望出发,脱离实际地抢速度,抓难度,搞“大运动量”,结果,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事倍功半。这种状态不改变,教学质量不仅难以进一步提高,而且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鉴此,本文拟从教与学两者的关系出发,谈谈如何研穷学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双龙 《甘肃教育》2011,(13):51-51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一直以来,文言文的教学无非是教师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讲解,即“串讲”,学生则埋头苦学,一字不落地记录,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学生翻译文言文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却不见提高。  相似文献   

16.
学生写作文,怎一个“苦”字了得。曾几何时,看着教室后面那副对联“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想,这么苦下去,就是愁白了头,也到不了彼岸啊!怎么才能让学生脱离“苦海”呢?我想到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像《红楼梦》中“香菱学诗”里的香菱,没人去逼,也会痴迷于学诗写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李雪松 《新高考》2008,(1):61-61
2007高考的硝烟甫散,2008的冲锋号已然吹响。我,这个正奋战在高三一线的教师,因了这次200天的倒计时也不觉回到了我的高考,我的1994。苦十年寒窗苦,习字炼文章,夏日汗水淌,寒冬手冰凉。每当我的学生向我叫苦连天时,我便安慰他们说:"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坚持住,你们很快就会熬出头了。"高三学生的确是整个社会中最苦的人群,每天有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有人说,工厂里的工人战高温,斗酷暑,挥汗如雨,难道不比学生苦吗?我说学生学习苦的最深层含义在于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教离不开学,学离不开教,教与学之间是辩证发展的关系。传统教学是满堂灌、满堂练的“教与学”,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者,控制着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从而陷入“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困境,直接导致了教师沉重的教学压力和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然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苦”并不能换来教与学的“甜”。那么能否创造出“以生为本”的服务型课堂环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从而达到师生的和谐发展。本文对以生为本的服务型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理性思考,以期建立新型的“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多年的应试教育模式为数学教学活动留下了深远的不良影响——学生以升入名校为动机而学,教师为以提高名校升学率为动机而教。这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放不开手,唯恐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存在疏漏,无论巨细地全盘讲给学生。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习惯并适应以后,就会被动接受,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退化怠尽,想象力与创造力逐渐被扼杀,最终出现教者愈教愈苦、学者愈学愈苦的恶性循环。为改变这种情况,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摸索总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传统教育一直都赞同孔子"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的教学理念。同时,"寓教于乐"作为教育界老生常谈的话题,也一直被专家学者,各大名师所津津乐道,但是又有多少教师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呢?中国人崇尚"苦"学,前有战国苏秦"锥刺股",后有东汉孙敬"头悬梁",如此承传,演变为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于老师而言,这是一种机械重复的"苦"教;于学生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苦"学呢?其实,"寓教于乐"就是教师轻松地传授知识,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而教师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