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正日益关注人的生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旨在关照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照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建构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正日益关注人的生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旨在关照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照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建构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让教育成就幸福已成为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共识。然而,2010年,《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报道显示中国孩子幸福指数处于低位徘徊①;生活中也常听到一些家长和老师说,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比我们小时候不知强了多少,可怎么还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抱怨?这些不由得让我们反思: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4.
毕盈 《天津教育》2021,(1):39-40
“幸福”来自我们的生活经历,源于我们的心理体验。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围绕学校“幸福教育”的发展特色,我们以“做幸福的中心人”为方向勾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蓝图,确立了“让每一名中心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位中心教师愉悦快乐地工作,让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都留下精彩印记”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以教师、学生和实践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让快乐写在脸上,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是谁湖涂了?     
斯文 《科技文萃》2001,(3):186-187
五年级的小学生有点糊涂了:学校为了争取评上“文明学校”,关照学生,上级领导来开座 谈会时要如是说。例如,当被问到学校有没有乱收费、有没有体罚时,只能说“不”。在模 拟座谈会上,有的同学讲了几句真话,就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小学生在信中说,老师一方面 教育我们“一生一世做真人”,一方面却要我们在荣誉面前说假话。“我们真的被搞糊涂了 ”。 学校的老师也有点糊涂了:学校自然是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培养学生从小说真话、做真 人。然而,学校能否评上“文明学校”确实关系到今后的发展。试想,倘若能评上等级,上 级领导和学生家长就会认为学校办得好;由此,学生来源就会越来越多,办学条件就会越来 越好,对于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就会越来越有利。于是出现了“统一”学生思想的做法,甚 至于让学生说假话。老师真的也糊涂了。 学校的上级领导也有点糊涂了:开展种种评比活动,设置种种评比条件,原本就是为了激励 和促进各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可是,有些学校为了评比,竟不惜弄虚作假。于是,面对评比活动,上级领导真的也糊涂了 。 写到这里,笔者也糊涂了:不知究竟是谁糊涂了?  相似文献   

6.
何谓“幸福教育” 一方面,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是为了人的幸福;另一方面,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这,就是我们眼中的“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的生活能力,培养人的幸福能力——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服务是校长的职责,校长在办学中要体现服务功能,要有服务精神,把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职工,服务于学校发展。服务于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为学生服务应成为校长管理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学生发展服务,学校的一切决策都要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校长要经常思考:学校是什么?教育是为了什么?教育的最终理想到底是什么?为学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应当“成为儿童幸福的缔造者、儿童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要履行这样的神圣使命,教师本身应当成为幸福的人,不仅要有敏锐地感受幸福的能力,而且要具有智慧地传递幸福的能力。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人生变得更美好更幸福,是唤起探索真理和追求幸福的生命力量。但是,正如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越来越多的老师显得情绪焦虑忧心忡忡,教育因此而变得沉重、机械和冷漠。是什么掠夺了学生学习的快乐?是什么遮蔽了教师从内心焕发出来的幸福表情?是什么使教育远离了幸福的要义?——是功利主义的浓雾弥漫,使教育园地失去清新、温暖而明亮的阳光。在急功近利的风尚之下,考试分数成为最重要的追求目标。社会和家长都盯着学生的考试分数,把分数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师能力的惟一标准,机械的考试充满了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幸福的种子找不到扎根吐芽的土壤。教师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也不可能扯着学生的头发飞上太空。学生迈不出探索的步伐,只能为考试分数拼搏;他们好奇的目光,总是被课本局限在狭小的天地里。因此我们常常看到被升学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老师,看到被繁重而琐碎的事务忙得团团转的老师。化的?这些问题对于整个教育事业而言,对于...  相似文献   

9.
王占宝  周雯 《师道》2003,(11):47-48
校长说: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人生的追求在于成为真正的人,教育的追求在于培养真正的人,美好的教育应是教师教育的理想与学生理想的教育的共鸣。附中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推开大学之门的手,更要给学生推开人生之门的手。记得一位教师说过:“一个教师最好的奖励来自于他的学生。”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离我们的教育理想究竟还有多远?我们离学生理想的教育究竟还有多远?我们怎样创造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校门口拍下别离的照片时,都能由衷地说一句“附中三年,我没有遗憾”,我们每一位附中的教师应该做的还有很多,能够做的还有很…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经济的加速发展对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每个人接受终身教育也就有了可能.然而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命题是,教育到底为了什么?江苏省泰州市的答案是: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让学生体验幸福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江苏省泰州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内外,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面庞均已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幸福表情……  相似文献   

11.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而人生是为让自己幸福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说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人的幸福。“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应是教育事业恒久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正>转型的核心让教育关注人的生命,返朴归真。基于此,我校提出"让我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这一价值追求,引领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都要按照个体的"潜在可能"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一、重新审视学校教育哲学。我们从教育本质出发,从校本出发,寻找和确立了"教育即成长"这一教育哲学,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信仰——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成长,提出"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的办学使命,建构关注师生一生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体系:以"共享成长"作为办学理念,用"向上"作为学校精神,将"做最好的自  相似文献   

13.
陈淑琼 《福建教育》2023,(48):13-15
<正>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种教育理念,亦是一种教育实践,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从根本上来说,让学生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当做到,首先要培育和塑造学生对待自我时的自信,它要求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要悦纳自我,做到“各美其美”;其次要培育和塑造学生与人相处时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的能力,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欣赏别人的美,能够“美人之美”;最后要培育和塑造学生拥有包容的胸怀,学会分享,懂得感恩,勇挑责任,富有担当,做到“美美与共”。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一种人的主观感受,每个人都渴望能得到幸福。而幸福教育就是让教育充满幸福,让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享受到幸福,同时也让施教者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师生要努力创造幸福资源,使我们的教育充满幸福感。而课程则恰恰是通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师生间的连接体。教师通过课程影响学生,学生通过课程而走向幸福。教师和学生能否在教育中实现幸福,关键是是否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那首外国民谣里怎么唱的?——“在那遥远的山那边,人说,幸福就住在那里……”自己也一直觉得:幸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一种太奢侈的东西,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可望而不可及。可是有一天,我却突然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也离我们很近。 出门五天,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做到不想家,也没有一个班主任能真正做到不想自己的班级和学生——尽管在出发前,我“坚定”地对自己说:这几天,我就安安心心地开会,不去想那帮几乎天天要给我惹麻烦的小家伙了!可是,我还是做不到。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幸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幸福是让山区的孩子到北京看看。”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如是说。“幸福就是农村的孩子都能上学,都能上大学。”一位农村老教师如是说。“幸福就是成为学生们喜欢的老师。”一位年轻教师如是说。“幸福就是懂得教育的规律,掌握教育的艺术。”一位专家型教师如是说。“幸福就是拥有学生真诚的爱。”一位退休教师如是说。“幸福是上帝恩赐每一个人趋于无限的感受。”哲学家如是说。……毫无疑问,无论你是农村的老师,还是城市的老师,只要你不放弃幸福的感受,你…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拷问自己:我能为我的学生再做些什么,我们的教育如何才能激发他们心中的力量,我们的教育是否让他们的人生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我们又如何适应于学生的需要,如何让我们的教育缔造他们人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张立群 《职业技术》2006,(20):42-42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推出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为此,我校提出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其目的是使学生有理解幸福的思维,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有体验幸福的境界,有奉献幸福的品格——拥有提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从而造就高素质人才。新办学理念的提出为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如何构建“幸福课堂”?因为构建“幸福课堂”是体现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是幸福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史炯华 《上海教育》2022,(18):24-25
<正>“未来学校”是什么样?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又将如何在未来创建理想学校?我们在构想并着力描绘“梦想、幸福、完整”面向未来的育人课程。“梦想”支撑了“信念”、架起了“未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个体;“幸福”构建了教育的“目的”与“方向”,让每个孩子适应社会;“完整”,基于梦想与幸福两者之上所形成的,为成长赋能、为生命增值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待遇在提高,工作和生活环境在改善,但一些教师感觉“幸福”离自己越来越远了,当职业的倦怠在我们心田潜滋暗长,功利主义侵入了我们灵魂的时候,“做一个拥有幸福感的教师”就成了一种美丽的愿望。因此,学校要让教师在教育中充满梦想,在工作上取得突出成就,让教育成就教师,这样的幸福才会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