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地方政府的强势推动下,城郊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城市改造、吞并,农村社区摇身一变成为向城市社区发展的过渡型社区。然而政府主导下,过渡型社区存在着多方面的治理困境,以河南省许昌市的过渡型社区DX社区为例,社区存在着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薄弱、自为意识匮乏,社区主体的综合素质低下、治理能力欠缺,社区人员的居住人口复杂、文化认同低下和社区治理的规章控制失效、乡村精英凸显等现象。究其原因,是过渡型社区的社区居民观念的"文化堕距"、社区居民素质的能力低下、社区文化价值的认同障碍和社区治理模式的滞后脱节等,而通过过渡型社区的社区主体、政府和社区组织等三方在增强意识、培养素质,加强建设、提高管理和完善服务、铸造认同等措施可以实现这种社区治理困境的消解,助于完成现代城市社区的过渡。  相似文献   

2.
当前过渡型社区的社会资本严重缺失现象已经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和讨论,"文化堕距论"对社会转型期的过渡型社区社会资本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过渡型社区社会资本在诸多方面存在"文化堕距"问题,针对问题,文章提出发挥社会工作在提升过渡型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治理背景下,过渡型社区治理由于其复杂性和多元特征而成为国家、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主体的博弈场域,并构成当下从理论上审视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窗口。对成都市L街道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的经验调查发现,以“行政扶持”始、以“兜底型秩序”终的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实践反映了这一转型模式内在的逻辑悖论,即通过国家力量扶持社会力量的成长以塑造基层治理必要的社会基础,但最终却导致了社区治理对地方政府的全面依赖。因而,要真正实现过渡型社区的治理转型,一方面需要厘清过渡型社区的结构与定位,实现对基层治理“现代化想象”的祛魅;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国家与行政权力行使的条件与限度,从而真正实现基层社区的治理有效。  相似文献   

4.
呼市电大探索、践行社区教育已有三个年头,三年中呼市电大对社区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入。通过对社区居民问卷、座谈等形式的调查了解,基本掌握了呼市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基于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大学三年来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社区教育开展的践行,总结和归纳出呼市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构建适合呼市地区社区居民及驻区单位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依据多年来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经验,以及对上海市部分地区社区教育工作的考察情况,笔者提出了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社区教育三维目标,并就如何做"精"、做"活"、做"大"社区教育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总结了实践社区教育三维目标,促进社区教育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试论社区教育与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社区教育的认识、讨论以及对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的探讨,找出未来教育理论对社区教育的影响,从而预示我国未来社区教育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前,继续教育逐渐从教育的边缘进入到教育的核心层,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日益高涨,这将给教育界提供一种全新的动力。教育不仅仅只是学校教育。学习者生活的家庭、社区和工作环境也是教育实施的重要场所。一、社区教育的作用所谓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可见社区教育中的教育概念是大教育概念,其对象是社区的全体成员。社区教育的目标是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培养和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网络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社区教育网站正是将信息技术与社区教育二者有机结合的产物。以天津市河北区社区教育网站为考察研究样本,探讨社区教育网站开通的意义、必然性,及对社区教育工作的服务性作用,将对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区教育     
《职业技术》2005,(1):61
社区教育是依照社区建设发展及社区居民的需求,充分地、有效地利用本社区的教育资源来组织、实施的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形式. 社区教育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不需要像普通教育那样正规,不一定学几年、开多少门课、考试拿文凭.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在国外已有成功经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存在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因此,高职教育机构应在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建设,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社区教育培训活动、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社区教育宣传等方面积极介入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区伦理特指社区成员在社区生活中形成的,为了维护社区的共同利益,用来调节社区内部及社区外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现代社区的基本制度是社区伦理形成的制度基础,现代社区生活是社区伦理形成的实践基础,社会道德传统是社区伦理形成的道德基础。社区伦理对构建和谐社区的作用表现在:社区伦理是建立和实施社区制度的必要条件,是调节社区关系的重要手段,是社区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以共同体的形式出现。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共同体的性质和形式是不同的。当代社会共同体是指向个体性的共同体,它以契约为中介把人联系起来,因此是公民共同体。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在性质上与社会共同体具有一致性,属于公民共同体。学校是充满理性和友爱的公民共同体,是师生交往的共同体,是彰显公共性的共同体。但学校共同体还具有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建构学校公民共同体,既要按照公民共同体的要求,追求个人的合理利益,以契约构建政治共同体;又要超越契约,追求共同体的公共性,以道德的关爱构建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社群化是当前制造型企业的发展趋势,然而有关制造型企业社群的研究却非常缺乏。使用扎根理论,选取海尔社区、铁粉社区和小米社区的用户评论为研究资料,以消费者的视角探索制造型企业的企业社群发展,发现"社群问题解决"社群人际网络"和"社群内容扩展"是影响企业社群发展的关键因素,依此建立了制造型企业的企业社群发展模型,解决了消费者如何看待社群、如何参与社群以及如何影响社群这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和谐在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社区概念和社区发展的历程看,和谐是社区发展的嬗变和回归。因此,和谐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和谐社区对社区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当前,推进社区发展,就是要以和谐为根本,从指导思想、工作方式方法、工作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地构建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15.
李妍  杨育智 《成人教育》2022,44(3):14-1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颁布的社区教育政策切实指导和推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党十八大以来颁布的社区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发现,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目标逐步清晰但仍需全面化、社区教育政策内容日趋丰富但仍需具体化、社区教育政策保障逐渐增加但仍需专门化、社区教育政策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仍需前瞻化。未来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修缮,需要从建立合理的社区教育价值取向、完善社区教育政策的内容体系、推进社区教育政策的高效落实、拓宽社区教育政策的实现形式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6.
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三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谐社区精神需要大力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从社区和谐文化的结构看,先进文化是其基础,荣辱观是其价值尺度,和谐精神是其关键。从整体看,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是推进社区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通过文化发展推进社区和谐发展的过程。在当前,建设社区和谐文化,需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底蕴;弘扬人文精神,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台湾社区大学在城乡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社区大学的宗旨有别于其他传统大学,它旨在为社区民众提供大量的终身学习机会。社区大学可以凸显并加强每个社区的独特之处,进而创造属于本社区的价值。台湾社区大学在城乡社区发展中,承担着社区学习中心、发展社区地方产业的教育中心、社区参与式行动研究的咨询中心的作用。台湾农村型社区大学是“向农村学习,让农村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淮南市公园社区体育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影响社区体育开展的因素,了解和掌握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加快社区体育工作的发展。研究表明:1.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2.社区居民锻炼中的项目有限;3.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更新和扩大,政府要加大在资金方面的投入;4.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淡薄,社区体育参与者年龄跨度过大、趋向老年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武汉市杨园街道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从达成社区参与目标方式的角度(社区参与目标取向是推进或实现四个转变,即决策转变、合作转变、外在参与转变、资源转变).发现和分析了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四个特点,即利益和兴趣唤起社区参与意识;参号效能感激发社区参与积极性;居民委员会组织是社区参与的保障;社区沟通不足限制社区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传统的教育形态,西方现代社区教育在同社区的关联度和结构功能上存在着重要差异。首先,它是为了社区的教育,以社区需求和终身学习为导向;第二,它是属于社区的教育,强调社区参与与公民精神;第三,它是通过社区的教育,重视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探讨西方现代社区教育理念的启示在于:我国社区教育应着眼于我国社区发展的特殊需求,重视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避免产生新的教育分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