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犹太人把学习作为终生的使命.重智慧胜于重金钱。犹太民族始终把教育看作宝贵的遗产.对教育的投资是最有远见的投资。犹太民族尤其重视儿童教育.以色列在儿童教育方面研发的教具、教材、课程模式等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一个国家越相信自己的未来,越会重视自己的儿童教育。  相似文献   

2.
犹太民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神秘而富有的民族之一。其民族智慧被认为是最优秀的智慧。在犹太民族的教育智慧方面,有家庭、社团、国家三种组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态迥异而教育取向一致,三种组织推进了教育的不断发展。它们的教育智慧鲜明而有独特的风格特色,具有其他民族学习的价值。文章试从家庭、社团及国家这三种组织的具体教育智慧分析,揭示三种组织和谐发展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高思考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将教育作为犹太民族的首要任务。政府从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奇缺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人是以色列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的理念.制订出“教育是以色列的主要产业,人才是以色列的主要资源”的国家长期发展策略,开创了一条依靠教育、培养人才、在夹缝中求生存促发展的立国之路。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全方位的教育是世界公认的教育最为成功的国家,犹太民族特别重视教育,视学习为终生的使命,智慧重于金钱,国家也把教育视为宝贵资源而高额投入。良好的教育培养出智慧勇敢、崇尚创新和勇于进取的高素质人才,使以色列很快成为中东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犹太民族被誉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民族,本文剖析了犹太家庭教育的精髓,揭示了其独特和智慧之处,以期为我国的相关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坚定地走“教育立国”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4月中旬,我们中国教育代表团访问了以色列的有关教育、科研机构。以教育立国的以色列,其高度发达的教育水平,以及不遗余力地发展高新技术和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的措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家 以色列,犹太民族的国家,疆域虽小,政局复杂,但其发达的教育、科技,繁荣的经济和其在推进中东和平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 以色列自然资源匮乏,最主要的资源就是人。以色列政府深知这一点,历来十分重视教育,把教育视为一种基本财富和开创未来的关键,视教育为其发展的生命线。以色列政…  相似文献   

7.
阮直 《今日中学生》2012,(30):13-15
信念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力量,这是从来没人怀疑的。犹太民族当初连家园都没了,可是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信念始终是火种。他们凭着信念的力量,没有土地他们有资本,没有国度他们有智慧,终于实现了民族的复兴,是信念让犹太民族又重生了以色列。信念不是信仰,信仰是宗教的情结,信念只是生活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国际竞争呈现出以综合国力较量为内容实质、以国家知识竞争力提升为战略重点、以人才资源角逐为关注焦点等主要趋势,与此相应,当代国际竞争对教育优先发展提出了"教育立国""知识与科技立国""人才立国"等强烈诉求."教育一知识与科技一人才"优先发展已渐趋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当代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链条.  相似文献   

9.
犹太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独特的民族,格外重视教育是犹太民族的一大特点,这与其不幸的历史命运密切相关。犹太民族小至个人、家庭,大到国家、政府,都是教育理念独到,教育实践脱俗。正因为如此,犹太民族教育成绩卓著,人杰辈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是犹太民族生生不息及其文化代代相传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论日本成人教育与科技发展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科技创新立国“和“教育立国“互相促进,而在教育体系中,日本成人教育也相当发达,成为整个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日本的成人教育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刺激了成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民族之一。犹太民族的成功与犹太民族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关系。犹太民族盛产时代巨人,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有其犹太民族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特色内容和方法。通过对犹太民族家庭教育的考察可以获得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职责、"经典"熏陶、适度的"爱"、改变方法四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信息技术化教学在教育领域备受推崇,并引发一场关于教育技术的革命。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学校对信息技术过分崇拜,技术认识落后于教育实践,这给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伤害。而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受教育者身体、心灵、精神整体健康和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不使用任何电子产品的“零科技”学校的出现深受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和思考。本文从我国现阶段信息化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零科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在泛科技化和零科技两种教育模式的比较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优化创新,构建教育与技术的平衡关系,使其更能为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Many Jewish communities are in the midst of an educational crisis. Simply stated, there are not enough qualified teachers in our schools and adult education programs. In his paper, “The Preparation of Jewish Educators in America: A Research Study,” Aryeh Davidson observes that in 1989 only 358 people in North America were being trained to become Jewish teachers. We believe three critical factors are responsible for such a sobering statistic. Young Jews are discouraged from entering the field of Jewish education because (1) it lacks the professional standing, and social status attributed to the more glamorous fields of business, science, law, etc., (2) there are not enough opportunities for career advancement, and (3) salaries are not competitive.  相似文献   

14.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本文主要阐述项目教学法在衙务会计》教学中的必要性、具体教学应用实施过程,以及项目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值得注意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人学角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理念过时、方法僵化、实效性差的问题。人的本质理论、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论方法的理论依据,人学逻辑方法、人学人本方法、人学能动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论方法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16.
Ben-Avie and Comer describe how Jewish day schools and the Yale Child Study Center’s School Development Program (SDP) share a common agenda regarding the aim of education. The foundational science of education is child development, advocates James P. Comer in such seminal works as School Power (1980) and Waiting For A Miracle (1998). SDP, the educational change initiative founded by Comer, informed the design of the current study, which is 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how the climate of relationships in Jewish day schools impede or promote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children forge a relationship to the Jewish people.  相似文献   

17.
学习科学作为一门研究教与学的新兴交叉学科,自诞生以来就将学习技术设计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最近召开的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学习技术”专题研讨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重点对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在社会性学习技术方面,社交机器人RUBI通过与儿童的对话和交互能有效提高儿童语言学习的效率;社会性教学代理(TA)能帮助学生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和推理能力。在学习设计与分析技术方面,学习设计平台PPC能使教师在大数据的支撑下选择或设计学生学习方案;教育数据仓库DataShop能为研究者们提供研究学生学习行为、预测学生学习绩效、验证学习理论的环境。在认知描绘技术方面,CogSketch采用独特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于描绘的认知理解,有利于学生高阶推理能力与空间能力的培养。在大脑刺激技术方面,经颅电刺激技术(tES)能够对大脑的功能进行塑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这些研究表明,学习技术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逐渐影响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学习技术的健康发展需要教育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等各领域研究者的紧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科学研究走向真实的学习境脉,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8.
高校被誉为“文化库、知识库、思想库”,也是道义的担负者,理想的发源地和心灵的守护神。而今天,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呈现着很不协调的两极,一极是科学技术、教学内容的日益丰富,另一极是学生人文精神的相对匮乏,学校几乎成了“教育的孤岛”。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各种生活适应问题,进而演化为心理障碍、失范行为以及对参与社会生活准备的不足。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中,把科学教学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围绕“李约瑟难题”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方面的解读,揭示了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的一些原因.这些研究成果启发我们,科学教育的改革要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科学史教育的内容能够十富学生哲学思想,发展其自然观、培养其科学思维与创新思想,并改变传统科学教育方式,提高科学教育水平,促使我国早日重归世界科技的前沿.  相似文献   

20.
倪娟  沈健 《学科教育》2009,(4):36-46
理科教育的人文化历程可以揭示当前理科教育变革之基本理念“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之应有要义。在理科教育变革的政策文件与实践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并非指以文科的方式进行理科教育。通过比较中西方科学与人文的不同传统及其影响下的不同现实,可为当前理科教育变革指出适合的人文路径。我国的教育传统与现实决定了理科教育应当肩负科学的人文使命,但此处的人文当是科学精神基础之上的人文精神,在理科教育中强调对科学本质及科学探究的理解、提倡“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重视理科教学中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HPS)等,都是理科教育人文化的具体的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