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我很欣赏《诗经》中的一句话:"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中有细微处的生活和洋溢的灵动,还有那声声虫鸣。然而许多年过去了,有些声音渐渐淡出了我们的听觉,比如越来越少的虫鸣,比如山中寺庙传来的晨钟暮鼓。今天又有多少人记得牧童越过田野的笛声是怎样的悦耳?我们现在可以千里传音,但  相似文献   

2.
蟋蟀     
住在城里好久没有听到蟋蟀叫了,搬到郊区望月村新居,即便是住在二楼,这小家伙也跑来伴我。每天午夜醒来,总有一段时间睡不着。一天,我在枕上突然听得窗外凉台上传来蟋蟀的鸣声。蟋蟀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成虫在夏季出现,秋后转旺,深秋后便渐渐稀少了。“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从夏到秋,从秋到冬,蟋蟀也跟人一样怕冷,逐渐从野外迁到屋子里来了。现在正是蟋蟀在户的时候,怪不得我的凉台上有蟋蟀叫了。  相似文献   

3.
蜗牛找朋友     
小蜗牛在草叶下哭:"泣哩哩,泣哩哩……明天是我的生日,可是我没有朋友来聚会……"小花蛇、小蟋蟀和小蚂蚱听到了,他们说:"我们做你的朋友,明天下午,我们就在前面那棵松树下聚会。"  相似文献   

4.
用心听     
一个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走在纽约的闹市区。突然间,印第安人说:“我听见一只蟋蟀在叫。”他的朋友回答:“你发神经,不可能的。”“不!我听到有一只蟋蟀,真的,我敢确定,没有错。”  相似文献   

5.
距离     
12月10日晴世界上有好多种距离,比如月亮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你"和"我"之间的距离……有那么一次,我深深地明白了距离是什么。那次,我和我最要好的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了。从此,我们谁也不理谁,上学不一起走了,下学不一起回了,下课也不一起玩了,上课配合也不默契了。渐渐地,我发现我们之间产生了距离,好像她离我越来越远了。  相似文献   

6.
蟋蟀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报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在叫。”“什么?你疯了么?”朋友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里怎么可能听得到蟋蟀的叫声!”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报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在叫。”“什么?你疯了么?”朋友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里怎么可能听得到蟋蟀的叫声!”这个人什么也不说,径直走向附近的一个花丛,很快在里面找到一只小小的蟋蟀。朋友惊讶地说:“太不寻常了,你有超人的耳朵。”“不。”他回答道,“我的耳朵和你的没什么不同。有时候,能听到什么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话,他从兜里掏出几枚硬币,随意扔在地上。硬币撞击…  相似文献   

8.
一位老师给他的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地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的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商人朋友很费劲地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你等着。"昆虫学家一边说,一边向附近的树林小跑了过去。  相似文献   

9.
乡愁何处寻     
吴奇 《师道》2012,(11):54-56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容处暑过后,夜晚的秋虫鸣叫得格外响亮。安静的校园,秋虫低吟高唱,吟唱声彼此起伏。这和谐的旋律,不就是天籁之音吗?儿子放下书,问我:"是蟋蟀在歌唱吗?"我回答:"是。""是《诗经·国风》中的那只蟋蟀吗?""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是白居易的那只蟋蟀吗?""西窗独者坐,满耳新蛩声。"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总有许多令我们陶醉的事物,比如我常常陶醉于那些温馨的回忆,它们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温暖和朋友的祝福,让我即使在严冬中也能感受到春日暖阳般的亲和,让我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天气渐渐转凉,又到了树木枯败的冬季,打开QQ,发现那几个熟悉的头像又在轻轻地闪烁.跳出的对话框中有这样的留言:"‘天冷了,别冻着,你敢生病给我试试看’,看到这段话第一个就想到你了,你想起谁就转发吧!"是"死党"培元的留言,这看似让人不太舒服的带点"匪气"的语气,却让我觉得是那么的温馨,我似乎已抛下了沉重的功课,见到了朋友们熟悉的面孔.  相似文献   

11.
<正>一、游戏导入,走近蟋蟀,亲近经典看图猜物游戏。(放大镜显示各个小动物的身体部分)你瞧这是什么?(蟋蟀)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将蟋蟀写进自己的作品。如《诗经》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南宋诗人叶绍翁有诗云“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中的“促织”就是蟋蟀。蟋蟀又被称作“蛩”,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也在他的作品《小重山》中提到了蟋蟀——“昨夜寒蛩不住鸣”。你看,蟋蟀的名字还真不少呢!  相似文献   

12.
寓言两则     
蟋蟀和夜莺"我向你保证,"蟋蟀对夜莺说,"我的歌声完全不缺少欣赏者。""说说他们是谁吧。"夜莺回答。"那些勤劳的割麦人听我唱歌就津津有味儿,"蟋蟀道,  相似文献   

13.
Q 老师您好!我有一个从小玩到大、还算熟悉的朋友,双方家长也都认识.上高中后,我们被分到了同一个班,但我们的关系却止步于"普通朋友",没能成为好闺蜜,原因就是她总在疯狂踩我雷点.我不喜欢她在我们的一些共同朋友面前聊我小时候的经历,比如她和同学说我小学因为跟人打架把门牙磕缺了一块,还抱着老师哭的事.她用我的经历引得大家哄...  相似文献   

14.
正《诗经·七月》描写全年岁时活动,其中一段文字颇俏皮:"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时令的变化依蟋蟀的活动而展开,而叙述的主角却衔着推移时令的游丝隐在最后。周历七月正是夏历五月,八月即夏历六月,此时暑热渐起,逼得蟋蟀从野外藏到庭院里避暑来了。"八月在宇"后来被化用到小暑节气,用以描述第二候,即"蟋蟀居宇"。  相似文献   

15.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文明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不可能一辈子不要他人的帮助和关心。因此,同志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都应该有助人为乐、相互支持的高尚风格。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一部分人逐渐失去了这种美德,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各人自扫门前雪 "的心态日渐高涨, "助人为乐 "这个词也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比如前不久,学校号召学生向一患白血病的下岗女工捐款,倡议书发出两天了,可捐款者寥寥无几。有的学生情愿拿零花钱打电游,买游戏牌;有…  相似文献   

16.
那个给我很多快乐的论坛 我刚上论坛的时候,十一中的板块"一一8舍"人气不旺.我感觉不过瘾,还跑到其他学校的板块去闲逛.我有个朋友在一个时尚论坛做版主,我就去朋友的论坛里转一些有意思的帖子和网友们一起分享.渐渐地就认识了很多朋友,大部分都是自己的校友.我好奇地把论坛上那些名字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一一对应起来,真是"人不可貌相"哎,有些同学在论坛上活跃得不得了,站在面前却是一个腼腆得不得了的人!  相似文献   

17.
我爱网络     
我的一个号称码字能手的朋友把电脑视作“二房”,不可一日不见。可见数字化生存来势凶猛。上网恐怕是最时尚的话题,所谓“心动不如行动”正是IT行业面向大众的最具煽动力的广告用语。我爱上“网”的第一理由是,那里有一个“伊妹儿”(E-Mail),我和远在美国、日本的朋友能被“伊妹儿”的纤纤细手牵起重叙友情。现在的人越来越懒得写信,朋友之间渐渐由于地理上的距离疏远了。正当我们的联结之绳渐渐飘远的时候,我们同时握住了“伊妹儿”的手。我和朋友丹霞已经有六、七年没有见面了,自从她远嫁日本之后。我们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好朋…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代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的叫声!”这个人径直走向附近的一个花丛,很快从里面找到一只小小的蟋蟀。朋友惊讶地说:“太不寻常了,你有超人的耳朵。”“不。”他回答道,“我的耳朵和你的没什么不同。能听到什么全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话,他从兜里掏出几枚硬币,随意扔在地上。硬币撞击地面的声音引得路人纷纷转过头来,想看看是谁丢了钱。于是这个人说:“看到了吧?大家都能听到钱…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印第安男孩同他的一个朋友走在纽约市中心的道上,他的朋友是当地的居民。突然,这个印第安男孩对他的朋友说:“我听见一只蟋蟀在叫!你听到了吗?”他的朋友仔细地听了周围后回答:“没有!也不可能!你一定是听错了!”  相似文献   

20.
诗意蟋蟀鸣     
王会华 《山东教育》2013,(12):62-62
蟋蟀,又名“促织”.俗称“蛐蛐”,曾经是无数骚人墨客吟咏的题材。蟋蟀入诗最早见于《诗经》,其中有“季夏之月,蟋蟑居壁”“处暑蛩鸣”“立冬蟋蟀入室”等诗句。《豳风·七月》对蟋蟀的记述更为详细:“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