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温妮     
在法国作家贝克特创作的荒诞剧《哦,美好的日子!》中,主人公温妮是一个被世界遗弃了的孤独的人。她依靠对生活琐事的关注竭力在艰难境遇中追求幸福感,这种执着的追求表达了主体对生命意识的一种自觉追求,她是苦难生活中的强者。她的生存境遇也正是20世纪的许多作家们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竭力要表现的现代人类的生存境遇,她的生存智慧,也是现代世界上整个弱势群体赖以存活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2.
铁凝,有一对黑黑的大眼睛,她用智慧的目光抚摸着茫茫人生。漫漫岁月,真切的体验与感悟在她的笔下灼灼生花。她对农村的深切关注,对少女的亲切描绘,对人间真情的温柔表达,对缤纷梦想的恣意抒写,无一不让我们感动。而她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刻画与思考,同样有着澎湃的真性情。因为她说:“人类的生存是需要相互惦念的。  相似文献   

3.
明艳 《考试周刊》2007,(35):134-135
弗吉尼亚·吴尔夫的作品里有着浓厚的死亡意识,其小说创作中对人类生存与死亡的关注和剖析独具特色,发人深省。她没有局限于死亡意识,而是通过死亡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进行了重新探索。她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折射出她独特的生死观——死亡是灾难的结束,是新生的回溯,更是生命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莱特是澳大利亚当代诗人,她的诗歌一向深受好评。作为一位现代主义诗人,莱特的诗作反映了诗人对现代人生存问题的思考。莱特为现代人摆脱生存困境提供了解决方式。她对西方世界现实的深刻理解表现出强烈的入世情怀。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在她的传奇中以不同于时代的流行话语塑造女性人物形象。她站在女性生存第一要务的角度,对女性生存境遇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她又解构传统女神神话,对其进行生命本真形态还原,肯定女性情欲的合理性。她虽直言女性情欲,但又能于生存苍凉的大背景中让人感觉出身体美学浪漫叙事的余味与情蕴,使爱显得真实而富于质感。在虚无的底色中,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又流露出对生命背后"惘惘的威胁"的敬畏,表现出一种典型的现代都市情绪。这些都使她的女性观带有强烈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创作曾对女权主义运动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她本人却对"女权主义"的标签颇有微词,反对将意蕴深厚的文学作品作僵化的实用解读,或者当作某个社会运动的宣传工具。她的小说有对女性生存的关注,对女性自由的思考,同时又不限于对性别问题的探讨。她从关注女性生存开始,其最后的旨归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类生存的深邃思考。女性主义只是其作品主题之一,而且常与其他多重主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飘》中的女主角斯佳丽,身经乱世,因为生存的欲望,本能地偏轨于她扎根的传统,在偏离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她在对传统的背叛与眷恋中煎熬,总是对不可知的明天怀着美好的期望,是现代人生存两难困境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8.
萧红的乡土小说十分尊重自己内心的本真感悟。她凭着对家园故土、东北黑土地文化及家乡“子民们”生存困境的本真描绘和在创造中自由自在的艺术追求,在众多乡土作家中独树一帜。可以说,故土情结玉成了萧红小说的成就,而她的成就又构建于她写家乡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命挣扎。她自觉秉承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但与鲁迅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孤独”是王安忆创作中的一个情结。在她看来,人类本质上是一个流浪与飘流的群体,人生在根本上是一次孤独的旅行。本文从“孤独”这一视角论述了王安忆对人的生存境遇与人类生存本质的追问。透过对“孤独”的深切体验与审视,寄托了王安忆对人生之谜、人的生存与命运的执著探寻与叩问,从根本上服务于她试图拯救人类于生存困境并在精神上实现救赎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0.
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及认识和把握环境是人生的两大课题。张爱玲在其独特的女性的生存状态、生命价值的关注和思考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外思想文化内涵。她以实事求是态度、现代的眼光、炙热的情怀倾诉了她对女性生存状态、女性生命价值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张爱玲女性的生存状态、生命价值作初步的梳理,探析现代女性意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从世俗的角度入手,以爱情婚姻为载体,对上海地区的市民意识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与海派、通俗文学有着相同的一面.但她不满于此,她的作品总是在浮华背后隐藏着令人发省的思考,让读者世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女性的生存困境.在这方面她超越了通俗,使其作品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散史上,张爱玲的散独具特色。她极度向往市民化,推崇世俗还原、日常还原、生存还原,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其平民意识体现出她对人的本性与日常生活的逻辑的理性思考,对平民当下境遇的关怀和对生命个体生存的物质幸福的关怀,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奥运畅想     
女娲娘娘发现了一个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这就是地球,于是她就创造了人类。她让嫦娥掌管地球。她又发现了另一个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就创造了外星人。外星人经过了千万年的进化,还是争强好胜、相互残杀。女娲娘娘气坏了,她从外星来到广寒宫,询问地球人的发展情况。提起地球人,嫦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动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关于生存心态的理论解释北京大学生存心态及其形成。笔者首先阐述了她所发现的北大的生存心态的内容,然后分析了北大生存心态形成的社会背影及北大对所处社会环境的回应,即分析了北大生存心态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关注了女性生存状态。海明威赋予猫这一符号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剖析小说女主人公生存选择的动因,记录她为寻猫出走又返家的过程,展示了她内心经历了从拯救猫到渴望拥有猫的变化,完成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身角色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迟子建通过对"死亡"的抒写,以暗喻人类当下的生存境况,她更以文本中"死亡意象"的创设,揭示蕴涵其中的关于人类生存与死亡的深刻思考。同时,她试图用一种母性的温柔呼唤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女性个体尊严的召唤结合"死亡意象"来表征当代作家的美学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方方的创作一直立足于武汉地域文化和市民生活 ,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市民气息和文化风味。她善于把握普通市民的生存困境与生活状态 ,并对此作着日臻成熟的思考 ,特别是在其小说集《过程》中 ,这种思考已上升到一定的哲学高度 ,她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态的思考 ,对生命作出了自己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特殊的身世遭际和三四十年代的社会背景赋予了张爱玲产生存在思想的土壤,张爱玲以个体的“人” 为切入点,描绘了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的焦虑、畏惧和异化,以及被抛入荒诞世界中的人往往用自欺来逃避生存焦虑的现象,表达了她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关注,这是张爱玲存在意识的体现。对文明的批判,张爱玲也表现出存在色彩,存在意识使她的作品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对生存终极价值的探求与追寻,张爱玲虽然持悲观态度,但她并不就此全然否定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明知世界无情,也要尽力燃烧”,这可视为张爱玲生存哲学的精神内质。  相似文献   

20.
李红 《现代语文》2007,(1):76-77
田小娥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抗,其实质是在追寻一种传统的正常的家庭,她对父权的背叛只是为了改变妾的地位,达到妻的理想境地。求而不得,她不得不以性为交换筹码换取生存。她在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沦落,导致了她的反抗注定以悲剧谢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