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三题     
(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何解?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过秦论》原文:"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原文无注释,《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也就不同了。"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原文:"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原文注释:"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攻,指秦始皇以前攻打六国、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守,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教参》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译作“不施行仁义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并且认为在课后“思考和练习”的三种理解中“第一种理解正确”。对此,余祥生同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仁义不施’与‘攻守之势异也’,不是因果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即攻守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可是秦始皇却不施行仁义。练习题的第二种理解是正确的。这句的译  相似文献   

3.
《过秦论》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名篇,历来被选进高中语文教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篇末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已成定论,笔者也无可非议。所遗憾的是对这句话的理解却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或语意不明,或理解有错。如原高语统编教参(1984年中南五省编)就解释为:因为攻天下和守天下的形势不同面秦朝不施仁义的  相似文献   

4.
《过秦论》文末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人教社《教参》的译文为:“不施行仁义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该课后练习题:对此句有二种理解,哪种理解正确,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对《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编者在“思考和练习”中列举了三种理解法让师生选择。第三种理解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这里且不去管它。前两种理解是这样: ①因为秦始皇不施行仁义,所以才使攻守之势起了变化,由攻势转为守势。②秦国攻守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可是秦始皇却不施行。新《高级中学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认为:“第一种理解正确。”其理由是:“‘仁义不施’是‘攻  相似文献   

6.
高中传统文言篇目《过秦论》(上篇),结尾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主旨所在。如何将其译成白话从而正确领会作者意旨,这是教学中必须注重的地方。查阅与现行人教版教材(2003年12月第1版)第二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35页),对此句的翻译是:“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笔者反复思忖,认为这个“而”字如此翻译大有不妥。笔者以为把这个句子译作“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给人的感觉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导致了“攻守之势发生了变化”这样的结果。这是不符合原文意旨…  相似文献   

7.
《过秦论》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一针见血地点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其实也就是在说:哪里有束缚和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哀兵必胜。文章出自于刚20岁出头就被汉文帝任为博士的贾谊,洛阳少年,才华  相似文献   

8.
刘文艳 《学语文》2003,(3):46-47
《过秦论》在摆出大量史实后,水到渠成引出观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对于此句的理解,现行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实验修订本·必修)(下简称教学用书)解释为“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  相似文献   

9.
对贾谊的《过秦论》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该作何种理解?新教材第四册的课后练习提供了三种看法供选择。教参对“攻势和守势都是指秦而言”的分析是正确的,但对“攻守之势异也”与"仁义不施"的因果关系的分析却偏颇了,这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宋成玉同学问:《过秦论》的作者在叙述秦朝由兴盛到衰亡的史实的过程中,时时流露出自己对秦国—向奉行武功而不讲文治的做法是反对的,也就是说秦朝从兴盛到衰亡都是不施“仁义”。那为什么文章最后作者又是将统一了天下的秦朝一朝覆亡的原因归纳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正如贾谊叙述、描写的那样,秦孝公采用商鞅变法和张仪的连横策略,增强了国力,分化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各诸侯国争割地而赂秦,削弱了六国的力量,使西河之战首告大捷。以后的几代君王“蒙故业,因遗策”,拼命扩张地盘,不断“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当时秦国“攻”天下之势真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当时秦国的主要矛盾是扩张地盘,所采取的战略和策略又基本正确,黎民百姓还没有看清秦国君王的真正面目,易于被驱使利用,所以即  相似文献   

11.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贾谊《过秦论》(上篇)的名言。“仁义不施”与“攻守之势异也”究竟是什么关系,应该怎样翻译呢?  相似文献   

12.
贾谊的《过秦论》是篇议论文,中心论点在文末“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可谓卒章显志。对这句话的“而”的解释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对文本的理解。人教版的《教师用书》对这句话的译文是“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按照古文翻译一一对应的原则,这里的“而”似乎应作“因而”讲,表示因果关系,“仁义不施”是“攻守之势变化”的原因。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结论是经不起推敲的。“攻守之势异”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不因主观刻意而形成。那么,“而”作何讲呢?结合前文可知,秦在采取攻势,积极主动地攫…  相似文献   

13.
《过秦论》系贾谊的政论名篇,历来为人们所传诵。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选的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个句子的理解说法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有三种:  相似文献   

14.
《过秦论》系贾谊的政论名篇,历来为人们所传诵。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选的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个句子的理解说法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有三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旷远 《广东教育》2007,(5):11-12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相似文献   

16.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的传统篇目,作者贾谊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秦“百有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揭示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全文写得汪洋恣肆,雄辩有力,颇有文采,极具感染力。而“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为全文的主旨句也成为千古名句,广为传颂。然而,这一句应该如何翻译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实验教材》)和《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以下简称《普通教材》)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3.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  相似文献   

18.
孙亚军 《现代语文》2010,(6):144-145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的经典篇目。贾谊在文中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点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可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直以来却存在较大争议。不少老师解释说,秦国由于没有实施仁政导致了攻和守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所以最终灭亡了。这种解释显然不能使人明白:攻势是什么?守势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过秦论》的气势来源于贾谊对秦王朝灭亡原因的深刻理解和作者积极用世的雄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应理解为“由于不施仁义.秦由攻势转为守势”。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过秦论》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也"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仁"与"义"是其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