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电子传媒的发达,对文学经典的重释,出现了一种新的阐释方式——电子传媒的图像化方式。这种方式在后现代观念的引导下,通过戏仿化形式,使用软化、杂糅、戏谑、狂欢等手段,消解了经典的理性和规范,颠覆和重构了经典。  相似文献   

2.
在消费社会的新语境中,出现了大量挪用、拼凑和改写经典的现象,人们不再迷恋于经典的深度阐释,而是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表象游戏。我们应正确认识这种文化状况。本文通过分析消费文化的大众立场对文学经典的精英立场的冲击,并考察了文学经典自身的特质,认为经典化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建构的过程,应当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文学经典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消费社会的新语境中,出现了大量挪用、拼凑和改写经典的现象,人们不再迷恋于经典的深度阐释,而是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表象游戏。该如何看待这样一种文化状况?本文通过分析消费文化的大众立场对文学经典的精英立场的冲击,并考察了文学经典自身的特质,认为经典化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建构的过程,应当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文学经典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5.
选录诗文的人,都会显出自己鉴别取去的眼光。作为一位选家,金圣叹从深广繁富的典籍之中选出“六才子书”,并成为天下妙文,这实际上已面临着文学作品如何经典化的问题。金圣叹对“六才子书”的解读方式显然是一种形式化的解读。他以文学的准则,通过形式化的解读,将“六才子书”与经史隔离开来,从而确立了自己独立的美学品格,建立了与儒家经典不同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革,女性开始逐渐走向历史的舞台,女性的才华也逐渐显现出来,在文学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明清时代文坛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中国女性文学在明清时期发展至高峰。本文对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做了整理,从创作群体分布、创作意识发展以及与外界交往的变化等多方面阐释了女性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经典惨遭冷落、消解,甚至被颠覆的命运。然而,在大众化消费主义时代,我们依然需要经典,因为弘扬文学经典,有利于整个文学活动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学经典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学成就,是经过历代读者长期反复地阅读、鉴赏而筛选出的诗意的文化结晶。张爱玲和路遥的作品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审视与重估,呈现出一条较为清晰的“经典化”路径。而在大众文化繁荣,传播方式日渐出新的情境下,接受主体逐渐成为影响文学经典化的关键因素,大学生作为接受群体中较特殊的一类,在文学经典化的接受与改造中发挥了他们的独特作用,并实现了当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30年文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文学经典化问题上却难以界定。通过梳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确立的过程和在新时期面临的颠覆和重置可以看出,文学经典化既是历史化也是当代化的过程。推进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对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现状、作家创作和读者鉴赏有着积极意义。新时期30年文学经典的构建,需要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和读者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经典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文学界的普遍关注。这显然是因为大众流行文化已经猛烈冲击了传统经典文化,而这样的冲击也已经使得当代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明显疏离了那些被历史证明是人文精神核心的经典著作。经常有同学问我:为什么按照老师的指点,去读经典,可就是找不到感觉?应该说,这是当代人文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因为很难想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经典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文学界的普遍关注。这显然是因为大众流行文化已经猛烈冲击了传统经典文化,而这样的冲击也已经使得当代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明显疏离了那些被历史证明是人文精神核心的经典著  相似文献   

12.
社会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人们追求好的文学教育,即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于一起的,完善消费社会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学等级秩序的崩溃是文学边缘化的必然产物,是数字新媒介的发展对文学的传播与阅读提出挑战的结果,也是"后文学"生活的必然要求。这个过程是伴随着文学的文化稀缺性状态的消除而得以发生的。在一个文学资源丰裕的社会,文学不再需要经典化。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文学开始丧失经典文学时代所拥有的经典性,成为普通信息文本,经典文学时代形成的经典观逐渐瓦解。现代新媒介的应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精神产品的商品化等因素共同促成了文学等级秩序的崩溃与文学经典主义的消退,并最终模糊了文学的边界。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的角度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文学生存的生态环境 ,指出了文学的形态总是和它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 ;并就经典话题做了历史性表述 ,常规经典形态是专制意识时代的产物 ,多元意识社会有没有经典及会产生什么样的经典 ,今天还难下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的角度区分了三种不同的学生存的生态环境,指出了学的形态总是和它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并就经典话题做了历史性表述,常规经典形态是专制意识时代的产物,多元意识社会有没有经典及会产生什么样的经典,今天还难下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强大的男权传统和化,女性的叙事始终处于“女儿化”的言说,仍然残留着男权传统的烙印。恋父心理、自恋与欲望化、弑父动机与杀父情结的描述,表现了女作家对男权传统和化进行对抗与突围时特殊的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17.
梁晓昀 《考试周刊》2014,(40):17-17
中国经典文学博大精深,取材宽广,意义深刻多样,是进行幼儿阅读的宝藏。但是经典文学存在语言艰涩、意义内隐等困难,幼儿教师需要认真思考,有选择性地加以改编才能运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传媒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有力地冲击着传统审美文化,使经典文学生存空间逐渐狭小。究其原因在于:随着传播方式的革新,经典文学所依托的文字传播方式颓势日显;市场经济的高歌猛进,使文化逐渐商品化;经典文学自身的"矜持"、"偏枯",使其难以切合民众的消费心理。经典的出路在于:可以视电子传媒为工具为我所用,宣扬人性,传播美,为人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经典惨遭被冷落、消解,甚至被颠覆的命运。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当代人们价值观多元化的泛滥以及解构主义对文学经典的无情解构;二是"市场化的经济触角"伸进文学领域和消费主义时代的"快餐作品",不断冲击着文学经典;三是文学载体的网络化、影像化不断地排挤文学经典;四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文艺领域的消解。然而,在大众化消费主义时代,我们依然需要经典,因为弘扬文学经典,有利于整个文学活动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梳理大众传媒、教育和文学经典三者的关系及其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审视大众传媒在目前高校文学经典教学困境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提出了对策:1.加强文学教师专业培训,重点提高其专业思想观念认识,强化经典意识,培养经典态度;2.结合教育目标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和建设力度,强化文学经典的地位;3.确立文学经典教学的人本性、文学性、当代性三大基本原则,构建文学经典教学模式;4.加强教师科技素质培养,提高其传媒素养,不拘一格地优化整合、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文学经典教学主动介入、融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