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农村儿童随父母进城就读的现象愈来愈多,造成农村资源闲置现象。笔者通过对闽东畲族村落教育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闽东畲族村落小学教育资源主要以再利用、闲置以及整改等形式存在,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较单一,大部分资源闲置。提出开展教育新模式——"自然课堂";发展经济,畲村学校;旧楼翻新,危楼改造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浙西南是畲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浙西南民族地区对畲话的传承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畲汉双语教育、畲族文化工程和畲族居住格局对畲话传承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畲族文字是否需要创制,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畲汉双语教育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闽东民间体育游戏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倍受人们欢迎的本土体育游戏.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西方体育运动项目在民间的快速普及,现已近乎绝迹.因此,做好保护闽东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刻不容缓,意义重大.闽东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所需的活动场所、器材等可因地制宜,参与人数灵活,不要求特殊的技能和身体条件;长期坚持参加游戏活动,能使参加者获得快乐的心理感受,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闽东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能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具有促进人们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应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得到人们的大力支持和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畲歌”作为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畲族人民进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在“文化自信”口号的号召下传承和发扬畲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强大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新课改后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作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份子,当代学生更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和义务。现今少数民族孩子普遍接受汉语教育,使得畲族的传统习俗逐渐失传,甚至畲族的一些习俗、民歌与服饰等濒临消失。为此,将“畲歌”引进高中音乐课堂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属于古代百越民族骆越人的一支,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周边峻岭连绵、群山阻隔、外出艰难,历来封闭。这导致其浓郁的原始遗风及其群居生活长盛不衰。侗族大歌从产生到繁荣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与自身的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关系的过程。侗族的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审美意识、社会习俗等决定了侗族大歌的内容和形式,它负载着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流行音乐所不可取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对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歌的传承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微型系统.基于都柳江流域的侗族河歌的三次田野调查,依据系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和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河歌现存的活态传承机制要从传承人、传承动机、传承场域、传承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在顺应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下实现民歌艺术长久的传承与保护要注重全面性.  相似文献   

8.
夏旭峰 《考试周刊》2014,(66):108-109
畲家拳是畲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担负着延续畲族文化的历史任务。然而通过调查表明,畲家拳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在学校的教育传承中基本处于空白。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畲族历史文化的宣传力度,发挥引导与桥梁作用,使传承人走进学校宣传与传授畲家拳;同时,福安市少数民族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传承的作用,把畲家拳、畲族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教学活动中,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使畲家拳传承和学校体育教育双赢。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歌娘角色在仪式音乐中演唱的音声关系和文化音乐风格和音乐行为色彩的分析中,体现了瑶族盘王大歌仪式中歌娘女性角色在仪式中的构成、社会作用和瑶族宗教仪式中歌娘角色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站在历史的角度,以壮族嘹歌发展历史的纵向研究为卷轴,对壮族嘹歌传承的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审视并把握了在社会文化发展与变迁中壮族嘹歌音乐传承的文化功能和发展脉络,从传承途径、传承方式等方面对广西平果县壮族嘹歌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为研究壮族嘹歌在文化转型后新的历史背景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提供了可参考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考试周刊》2019,(5):137-138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的概念与分类、特征与功能、现状与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进行更好的传承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消费文化、文化消费和符号消费的视角,挖掘畲族银器制作技艺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内驱力,分析畲银技艺发展现状,提出畲银技艺发展创新策略。研究表明:畲银技艺存在汉化、机械化冲击和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应注重挖掘民族文化精髓、传承畲银手工技艺,实施深化民族文化内涵、构建畲银文创产品体系、加强品牌塑造和完善支持体系等策略促进畲银技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腊罗人的歌包含打歌与山歌,通过研究腊罗人打歌与山歌的存在方式,折射出山歌因演唱地点、年龄、时间的限制促使山歌在传承中面临着消亡的状态。文章对阿朵村打歌、山歌的传承现状进行比对,从而得知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在动态的发展中进行,否则它将会从生活中失传甚至消亡。  相似文献   

15.
<正>记得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时,目及书名,心扉訇然而开,五味杂陈,一一浮泛。"文化"与"苦旅"的混搭碰触出一位文化行者无以言表的苦涩与快意,令我至今每每想起仍心动不已。作为一名期刊人,我一直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力行着文化行者的角色。其实,这个角色意识不仅来自寒窗苦读的学生时代的体验,不仅来自经年累月编辑期刊的担当,也不仅来自令人肃然起敬的各个会场的跋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生产方式的历史转型、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和侗语区域的不断缩小等深层次原因,侗族大歌的传承正面临着“学歌的人越来越少,教歌的人越来越老,唱歌的人越来越难,传歌的人越来越偏”等诸多困扰和严峻挑战.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复兴侗族独有的鼓楼聚会、行歌坐月、“外嘿”、“外顶”等文化习俗,切实解决歌师生存与发展的后顾之忧,让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留存民间,创造自然的传承环境;同时又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让侗族大歌紧随民族融合与时代进步的历史潮流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的核心问题是教育问题。近年来,闽东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呈上涨趋势。基于这一背景,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心理问题等方面,对闽东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展开调查。结合地方特点,就改善闽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提出建议,以期践行两会精神,关注留守儿童,实现社会公平,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畲族民歌是畲族独特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在畲族传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畲歌是畲民娱乐自己、娱乐他人、与神共娱的主要方式,是他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寻觅伴侣的重要媒介,也是畲民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百科全书",更是畲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新时期,畲族民歌在凝聚畲族民众、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仍将发挥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汕尾渔歌是我国三大渔歌体系之一“南海渔歌”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广东省汕尾地区,汕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全国十大优良港口之一。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主要在“瓯船渔民”中传唱。“瓯船渔民”亦称作“疍民”,疍民是以在海上生活为特征的特殊群体,习惯用歌唱来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汕尾渔歌是疍民世代相传的民间口头艺术,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上世纪20年代至今,人们对汕尾渔歌的发掘、传承、创新和发展作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渐衍生出更多有益价值。目前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深入开展探索和研究,是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发掘保护向纵深发展的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20.
汕尾渔歌是我国三大渔歌体系之一“南海渔歌”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广东省汕尾地区,汕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全国十大优良港口之一。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主要在“瓯船渔民”中传唱。“瓯船渔民”亦称作“疍民”,疍民是以在海上生活为特征的特殊群体,习惯用歌唱来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汕尾渔歌是疍民世代相传的民间口头艺术,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上世纪20年代至今,人们对汕尾渔歌的发掘、传承、创新和发展作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渐衍生出更多有益价值。目前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深入开展探索和研究,是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发掘保护向纵深发展的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