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乖乖!给妈妈背诵一个——"每次一忙完工作,妈妈就会把我喊到她跟前,我知道她准是想听我背书了。背诵什么呢?嗯,妈妈最喜欢我背诵《三字经》。我清了清嗓子,摇头晃脑地背诵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后有这样的要求:"背诵喜欢的段落"。学生看了喜忧参半,教师对此也是顾虑重重。每逢期末考试,学生总要面对这样一道题:按课文内容填空。这道考试题目检测的是学生平时对课文内容的背诵情况。学生要想填写正确,前提是准确无误地把课文内容背诵下来。所以,面对课文后面的"背诵喜欢的段落",学生真的很无奈,他们必须在喜欢与不喜欢间做出决断,必须在考什么和不考什么间有个预测,还必须在以上两个"必须"间建立必要的联系,并以此做出最后的抉择:我到底是背诵自己喜好的段落,还是背诵倾向于考查的段落,抑或是两者兼顾,把喜欢的、可能考查的段落一齐背下。  相似文献   

3.
黄梧桐 《考试周刊》2014,(96):29-29
<正>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提出背诵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本手段。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进行听、说、读、写各项活动。大部分人的"背诵",都仅仅是指记忆"词汇"。特别是对语文课文的背诵,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些人认为语文课文需要背诵;有些人认为语文课文可不背诵。一、背诵语文课文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整体素质起到了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一、诵读背诵所谓诵读背诵,也就是通过反复地"读"达到"诵"的目的,是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不刻意采用背诵的方法,仅通过反复地读而达到熟练成诵的方法。诵读背诵是一切背诵法的基础,但"读"也是讲究方法的。比如,读一定要专注,一边读一边思考,才能读进文本,读出滋味。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背诵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读准字音。朗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要求学生必须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标》)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教育部分别向初中生和高中生推荐了古诗文背诵篇目--文言文各20篇、古诗词各50首。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章和段落,学生须认真对待,按要求"熟读或背诵课文"。这样,明确背诵的价值,掌握背诵的要诀和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正>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也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三个误区:背诵默写认识混乱、背诵默写方法单一、背诵默写成效难以保持。一、高中语文背诵默写错误归因"背"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先决条件,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给我们的启示,然而在理念和教学方法先进的现代,学生怎么越来越不会"背"了?学生怎么默写总是错误百出?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原因:  相似文献   

7.
苏瑾 《湖北教育》2007,(11):38-3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把语言积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而且对义务教育的各阶段都提出了背诵的具体篇目、数量,进一步明确了背诵的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要保护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等。然而,由于没有找到有效引导和激励的办法,我们常为学生被动低效的背诵犯愁,学生面对背诵也常常产生畏难情绪。教学中,我们不断努力摸索,在教给学生必要的背诵方法的同时,尝试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建立起推动背诵的动力机制,学生在"仿真式"游戏情境中,背诵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潜能获得最大的挖掘,记忆犹如长上了翅膀。  相似文献   

8.
杨志 《成才之路》2014,(9):54-54
正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背诵有助于英语教学,也有助于英语学习。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学习英语更需要背诵,因为背诵会给英语学习注入新鲜血液,赋予英语学习正能量。实践证明,背诵对英语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一、提高记忆力记忆力是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正如英国诗人锡德尼所说:"记忆是知识的唯一管库人。"英语是  相似文献   

9.
多诵少背     
正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实践证明:人的记忆力也和人的肌肉一样,只有锻炼才能增强。懒于记忆,从不背诵的人,记忆力不可能优良。众所周知,背诵,即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辞,是读书的基本功之一。如果将"背诵"分解细化,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背,是凭记忆读出;诵,是用抑扬顿挫的腔调念。我觉得,小学阶段要"多诵少背"。一、"诵"的内容多一些,"背"的内容少一些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诵"的内容都要求"背"。如果在"背"和"诵"之间让学生选择,我想绝大多数的学生会选择"诵"。可见,宁可多诵,也要少背。那么,如果可以多  相似文献   

10.
宋代的姜夔有两句谈诗的话: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意思是不能就文求文。移至此处,我想说的是:做题需看题目,做好要看全文。读懂全文,从全文出发,这是做题的根本。先谈"根本"处。该背诵的课文,应该能够做到背诵、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之后再理解。想一想,这首诗、这篇文章,谁写的?写什么呀?这就  相似文献   

1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以"乐"为最。这里的"乐"可以理解为"乐趣、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改进语文的背诵教学,培养学生的背诵兴趣呢?以下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体会。一.激发兴趣,引入情景学生往往苦于背诵,尤其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个"传说",曾经有人将"新概念英语"背得滚瓜烂熟后,写出来的文章让外教以为是抄袭的,由此可见,背诵对于学生英语水平提高所起到的根本作用——背诵是积累词汇短语以及句子的前提,背诵有利于单词以及语法知识的记忆与应用,背诵有利于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背诵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背诵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究竟是什么?语感就  相似文献   

13.
"背诵"是语文的根基.学习语文就好比做房子,做房子需要砖块水泥瓦片,而构建语文这座语言的宫殿离不开字词句段等基本材料.一个人不"背诵"积累就好比要做房子却没有砖块水泥瓦片等材料一样,怎么能造出语文的宫殿呢?为了抓住这一根基.我努力尝试各种方法:1.让家长配合我督促孩子背诵:2.学生背出了我布置的内容,就给予加分奖励;3.早读课、午间等点滴空闲时间,组织学生在教室认真背诵,巡视表扬背得认真的学生;4.展开背诵竞赛.在学生间营造你追我赶的背诵氛围……  相似文献   

14.
有一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它说的是背诵在写作上的重要作用;还有一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它说的是背诵对理解课文有积极的意义。由此可见,背诵在语文学习中有多重要。也正因如此,"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一定的名句名篇。但学生往往轻视背诵,厌烦背诵,甚至拒绝背诵。老师就要帮助学生度过背诵这一关。怎么帮呢?要开启学生背诵的动力,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感到背诵其实很容易。  相似文献   

15.
背诵有多重     
背诵从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在强调能力培养、重视思维训练的同时,不抓或很少抓背诵了。他们认为,抓背诵就是"死读书"。其实,背诵和"死读书"绝非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16.
背诵历来是国人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和看家本领。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是很重要的。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所作的要求是"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名篇名句的默写,要求考生书写规范。"这里包含两个信息:一是"一定数量",也就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24篇(首);二是默写要求规范。"规范"就是书写不能有误,书写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可见背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新学期,班级里出了不少好笑、好气的神事儿。那些神口误一日,正在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组织孩子们背诵全词。我说:"背诵这首词是很简单的,只要记住大、中、小三个儿子,就背会了一半,谁来背背?"小锋同学"腾"地站起来,胸有成竹地开始背诵: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鸟笼……"哈哈……"此言一出,全班哄  相似文献   

19.
背诵经典和重要的篇章,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多背诵一些典范的文章,能使人直接受到范文的熏陶感染,积累字词句篇的丰富语言材料,逐步领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规律和方法.古代的文人学士,无不在背诵上下番苦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里的"读"指的就是背,是吟,将文章反复吟咏成诵.而这里的吟,不是"读",是"写",是"作".其意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这就说到了"背诵"和"熟读"的好处,也是其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20.
背诵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形式,因此背诵必须通过酝酿"情感"来形成"语感",反过来通过"语感"呈现表达"情感"。本文就背诵教学中以"情感"促"语感"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