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思考】"让学习真正发生",从某个程度上来讲就是处理好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用叶澜教授的话来讲就是——教师不再是放任学生自发生长的"牧羊人",而是用人类文明使得学生成人的"养正者":更不是学生成长路线与模式的"规定者",而是学生才情、智慧、人格发展不可替代的"协助者"。的确,教学过程中不单单只有"教师",也不单单只有"学生",真正好的教学要从"我"到"我们",重建教师的  相似文献   

2.
"从不求甚解到咬文嚼字"的文言文教学法颠倒了通常的文言文教学顺序,以学生质疑为基点,通过学生的预习质疑、教师的理疑和师生的释疑等环节实现了宏观上对文本的"不求甚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微观上"咬文嚼字",从而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从讲台的"消失",反映了教师、学生角色的改变,说明教育的重心从"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这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一、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视"问",但往往偏重于教师之"问"。客观地说,学生们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中确实表现出了参与热情,也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我总觉得这种课还有些局限,我觉得课堂上学生们还是显得有些被动。对此,我一直在思考,在阅读教学中从偏重教师之"问"转变为学生之"问",是否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成  相似文献   

5.
"接地气"是近年来流行语之一,主要是说要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等。这就让我联想到数学课堂,如果教学不"接地气",学生的学习也会"水土不服",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数学课堂要"接地气",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着想。在课堂上,教师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点燃学生对数学  相似文献   

6.
正从"语文教学"到"语文学教",绝不仅仅是语序的简单调整,这一变化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和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有效教学,既要有效地教,更要有效地学。那么如何打造有效乃至高效语文课堂呢?一、"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打造有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我们曾经不断地批判"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但仍有不少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情有独钟,难以割舍。从作者到时代背景的介绍,从解题到字词解释,从划分段落到归纳主题,从语句理解到手法分析,基本上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让读,学生才读;教师让练,学生才练;学生永远是配角,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宰。结果必然是,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在课堂上,从"提问"到"问题",从"导学"到"自主学",依旧能够看到困惑的眼神、无序的热闹,学生就像是被牵着线的风筝,看似随着风向自由飞翔,却始终被牵制。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为例,通过创设情境、创造性使用教材,真正的回顾与反思将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8.
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到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教师和教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找对自己的位置、接受新的理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亮点突出表现在:一、"目中有人",激活学生参与热情所谓"目中有人",是指教师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李老师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从"绿"的称呼到"绿"的含义,从"绿"的"明意"到"绿"的暗指,从"绿囚"的指代到"绿文"的最出色之处,几个问题紧扣"绿"次第展开,从散文的"形"到散文的"神",最后到散文技巧,它既符合课文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相似文献   

10.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从过去只有教师的"教案",到现在有了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的"学案",这是教学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但从"学案导学"的实施情况看,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一、学  相似文献   

11.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基本走向,二者的角色定位不发生改变,教学的实质性改变就不会发生。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对师生关系的转型要求是:从"师道尊严"到"以人为本",从"学科圣贤"到"俯身指导者",从"传道授业"到"学习共同体"。师生关系应重新定位为:教师是学生生活体验的研究者,是学生学习历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激励者。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一线教学,反思自我课堂教学,纵观他人课堂呈现,发现当下的语文课之所以令学生困倦,教学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跟教师的"舍不得"息息相关. 一、舍不得课文 教学一篇课文,从字词到句段到篇章,从作者到写法到拓展,从问到说到写,一一涉猎、无一漏网.教师之用心显而易见,然而是否真正为学生所需?课堂教学和做菜存在着逻辑形式上的共通之处:不同的菜肴,需要不同的做法.那么体裁不同、内容迥异的课文呢?语文的综合性是其显著的特色,但是我以为奉课文为"圣经"的教学审视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忽略了学生的文化知识积淀,忽略了学生个体的情感需要,它不是"为学生的教学",而是"为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2016年9月13日,"核心素养"一词在北师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正式予以公布。这项权威成果历时三年,关涉课标修订、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师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对于语文教师们来说,更值得深思,这份责任可谓任重而道远。本文旨在浅析提高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课内到课外,从"教书"到"育人",从"核心素养"到"综合素养",希望从中获得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有趣的七巧板"为例,谈谈如何从"问答"到"对话",从"活动"到"体验",从"温度"到"深度",实践教师科学地教,学生真正地学,做到"形"存"神"聚.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教学既不是倾囊相授、事事包办式的"多教",更不是引导无力、全线退出式的"不教"。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科学设计和对课堂的高效管理,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教师只有综合选择教学策略,加强对教学进程的有效干预和即时调适,才能通过教师"少教"促进学生"多学",从而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主题教育课中,教师的角色正在从主题班会上的"旁观者",从思想政治课上的"传授者"、"独奏者"转变到了"协作者"、"伴奏者"和"参与者".教育过程也由单向控制向双向或多向交流转变,多向交流以教师带动下的学生的"说"为主要方式."说"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这个过程就是充分调动和展示"说"的魅力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主题教育课中,教师的角色正在从主题 班会上的"旁观者",从思想政治课上的"传 授者"、"独奏者"转变到了"协作者"、"伴奏 者"和"参与者"。教育过程也由单向控制向 双向或多向交流转变,多向交流以教师带动 下的学生的"说"为主要方式。"说"能最大 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 与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这个过 程就是充分调动和展示"说"的魅力的教育过 程。  相似文献   

18.
大生课堂,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学校修订完成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评价表——"察学表"。从"教学评价表"到"察学表",课堂评价的归宿由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转向改善学生学习、助推教师成长。从"观教"到"察学",听评课活动的方式从基于印象的点评走向基于学情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变"讲堂"为"学堂",就是要把教师讲课的"讲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转变呢?一、观念更新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思想基础1.课堂教学观的更新。过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生只是通过被动的听,去适应、配合教师。现在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过去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从自己的"一桶水"中舀"一杯水"给学生;现在是教师带着学生去找"水",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找到"水"。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大力弘扬改革创新主旋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实现五个转变,教学理念从"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教学载体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协作共进",教学方式从"直接给予"转变为"探究引导",教学点拨从"教师总结"转变为"辩论明晰",教学拓展从"局限课堂"转变为"内外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