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重力资料为基础,对张家口盆地及邻区的重力场及断裂构造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研究认为,区内重力异常特征与区域构造特征一致,局部凹陷区以低值异常为主,隆起区为高值异常,研究区内基底起伏较大;张家口盆地断裂构造方向性明显,北西-北西西向的断裂占主导地位.盆地内断裂构造的发育受北西西向张家口-渤海构造带和北北东向山西断陷带的复合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张家口地区区域重力调查资料编图,系统探讨研究区内北西西向构造带、北北东构造带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其与地震带分布的对应关系.认为区内地震活动受北西西向张家口-蓬莱构造带和北北东向山西断陷带的控制作用明显.新生代以来,在NEE-SWW向挤压,NNW-NNE向拉张应力作用下,NWW向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持续发育和活动.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该区地壳深部结构、地震活动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区的重磁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岩石物性特征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对研究区的重力场和磁力场异常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重力场和磁力场特征及其成因,推断了研究区断裂构造体系,探讨了该区重力异常、磁力异常和断裂之间的关系.为该区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系统整理、处理了民和盆地及邻区重力异常资料,分析研究了重磁异常的展布特征,系统推断了民和盆地及邻区的断裂构造体系,认为盆地主要发育NW-NWW、NNE向两组断裂体系,NWNWW向断裂为基底断裂,基本控制着盆地的发展演化及中、新生界沉积盖层的分布特征;由于盆地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使得基底呈隆坳相间分布,断裂发育,构造复杂.  相似文献   

5.
沙东南构造带是在渤海湾裂谷盆地背景上演化而来的,发育有3个面积较大的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本文分别对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特征、断裂期次划分及圈闭构造样式进行了详细研究,依据活动期次将断裂分为早期活动断裂、晚期活动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指出长期活动断裂对该区成藏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有利圈闭和油气藏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地质、地震、非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中西部前陆盆地为复合、叠合盆地,具有双层结构模式,盆地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盆地内塑性岩层对构造变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各前陆盆地均存在一组与盆地走向近于垂直的断裂构造,对盆地的变形特点、油气的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前陆盆地烃源岩发育。构造成排成带,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构造带与烃源岩的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勘探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沙东南构造带是在渤海湾裂谷盆地背景上演化而来的,发育有3个面积较大的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本文分别对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特征、断裂期次划分及圈闭构造样式进行了详细研究,依据活动期次将断裂分为早期活动断裂、晚期活动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指出长期活动断裂对该区成藏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有利圈闭和油气藏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向阳坪铀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香草坪岩体(15γ)与豆乍山岩体(2-25γ),断裂构造切割两岩体及其接触带等部位,控制了区内铀矿体及其异常点带的分布。因此,利用该两岩体的放射性本底差异,通过分析钻孔γ测井数据,对向阳坪铀矿床赋矿围岩的岩性进行识别与划分,为准确地划分岩体接触带提供有力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岩体接触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铀矿体(化)之间的关系奠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向阳坪铀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香草坪岩体(15γ)与豆乍山岩体(2-25γ),断裂构造切割两岩体及其接触带等部位,控制了区内铀矿体及其异常点带的分布。因此,利用该两岩体的放射性本底差异,通过分析钻孔γ测井数据,对向阳坪铀矿床赋矿围岩的岩性进行识别与划分,为准确地划分岩体接触带提供有力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岩体接触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铀矿体(化)之间的关系奠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涟源含煤区(简称本区)发育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基底断裂构造,该基底断裂构造将本区分割成若干微断块,本区盖层构造受基底构造控制明显,不同的盖层构造样式,与由基底断裂所固限的特殊微断块相对应。  相似文献   

11.
台中—晋江横向构造带是一条重要的断裂带,控制了福建地区新生代地壳变形和现今地壳运动的南北差异。研究表明,受该断裂带控制,形成福建现代地壳运动南北分区,地壳活动南强北弱、南升北降的特点;历史中强地震基本分布在断裂以南的东部和邻近海域地区,形成南部地震集中区;1999—2006年环境剪应力值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台中—晋江横向构造带以南,也反映了南强北弱、南北分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长庆油田对鄂尔多斯盆地边缘构造区勘探力度的加大, 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成为地震资料处理的焦点.通过对西缘地区构造成像方法的长期研究,初步形成了以联合静校正、多域去噪、叠前时间偏移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技术.该套技术用于西缘区实际地震资料处理,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为该区进行高精度地质解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断裂体系和构造演化特征出发,研究桩西潜山带的负反转构造。桩西中古生界潜山经历了挤压应力到张性断裂的交替变化,该区主要有单条冲断系负反转、复杂冲断系的局部负反转和截断取直型负反转3种构造样式。通过研究这些构造样式的负反转构造,发现其对桩西潜山及上覆古近系和新近系的油气运聚和保存起到关键作用,并控制形成了该地区多层系、多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延长区块是延长探区重要的勘探地区,对该区山西组地层的专题研究很少,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的研究更少.利用测井、地震、地质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测井相、地震相、地层厚度、地震资料构造成图,结合古地理背景沉积环境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延长区进行了沉积相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山西组沉积类型主要为河流三角洲,并识别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等多种沉积微相,对研究区山西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研究加拿大西加盆地中西部重磁异常及构造特征,利用滑动平均方法对布格重力异常及磁力化极异常进行了异常的分解,获取了西加盆地中西部地区剩余重力异常及剩余磁力异常.结合已有的地质研究成果,对重力异常及磁力异常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本区断裂构造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剩余重力异常及剩余磁力异常具有明显的分区性...  相似文献   

16.
D区块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圈闭类型以构造圈闭为主,因此断裂系统的刻画直接影响到D区块油气圈闭的识别.通过断层增强技术对地震资料品质进行改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多种属性对断裂系统进行精细刻画,提高断裂系统解释精度及准确度.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断裂特征及构造演化模式,指导有利圈闭识别.  相似文献   

17.
以规则形体重力异常场为正演模型,基于Matlab平台运用位场的梯度算法、解析延拓算法、边界提取算法进行模型试算,总结了这3种位场数据处理算法的特点。梯度算法能识别和分离不同场源的异常;解析延拓算法能够压制和突出深部或浅部场源信息;边界提取算法能以阶跃或梯度带的形式反映场源体边界。最后运用位场数据处理算法结合数据挖掘的视角对塔里木盆地的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处理及解释,得到研究区域主要断裂系统的分布为平行于盆地,走向为NE,NW,NEE。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井田区域构造基础上,总结了井田主要褶曲形态、断层产状及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该区的构造形成机制及断裂构造对该区矿井开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分析入手,结合地形、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讨论了库区蓄水后可能产生的坝基渗漏及绕坝渗漏问题。库区发育了NNW、NW、NE及NEE向几组断裂,但它们的大多数为压性或压扭性断裂、断面闭合、构造岩硅化甚强、致密坚硬、整体性良好。而张性断裂又多被后期岩脉充填,且与初选坝址平行分布,有利于防止库区内外水体的沟通。同时库区的所有断裂均未见其切割全新统地层。同位素测年资料表明,库区几条主要断裂的最后一次活动时间发生在晚更新世初期,目前属于不活动断裂。基于各方面的分析结果认为,库区水体向外渗漏或相邻海域海水向库区灌入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0.
甘肃岷县鹿儿坝金矿床地处西秦岭南部泽库前陆盆地之洮河复式向斜北翼,是产于中三叠统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中的一个典型矿床。区域断裂构造以NW向压性断裂为主,近EW向的压扭性断裂次级构造为鹿儿坝金矿区的主要含矿构造。通过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发现闪长玢岩与金成矿关系密切,根据区域构造运动及区域闪长玢岩年代学资料,本区闪长玢岩主要形成于印支末期,因此推断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印支末期,矿床成因类型应为与闪长玢岩有关的斑岩型-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