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万灵 《考试周刊》2015,(14):34-36
文言文的学习是高中生学习公认的难点。作者从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入手,介绍了通过良好的"三读预习法"及重视日积月累的渐进式学习法,攻克文言文这个高考堡垒的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在当今小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对小学文言文现状进行分析,从"读思达"教学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字-文言文、"读思达"视域下小学文言文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提出教师如何更好地运用"读思达"教学法对文言文进行教学。通过"读思达"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小学文言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认知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语文,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之中,没有扎实的文言文功底是不行的。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我认为采用七步学习法组织文言文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步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猜读。看到标题,猜正文;看到上段猜下段,看到起因猜结果……。猜读把学生的读和思联系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小学高年级教材选入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既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又为中学学习文言文和课外阅读文言文打下基础。所以,小学阶段文言文的起步教学应该"从抓阅读方法理解文言文","抓语言形式美读文言文","抓审美意趣悦纳文言文","抓文化元素体味文言文"这四方面入手,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34):51-52
目前,一线教师们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大多都停留在读文、释词、译句、背诵的阶段,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丧失兴趣,对文言文望而却步,更难领略到文言文语言的奥妙。笔者认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如能将教育戏剧适当地引入到文言文的教学中,就可以让文言文的学习变得有趣、好玩起来,能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从"剧场游戏:身体字词""角色扮演""画面定格""写讲故事"四种常见的教育戏剧范式入手,例证教育戏剧对于文言文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许多学生一看到文言文就头痛,文言字词不解其意,文章大意不甚了了,考试时,丢分也多在文言文阅读上,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是焦急万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入手:通过诵读,增强语感;加强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加强翻译练习;增加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有效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探索的方向。"因文促言,文言并举"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文言文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教师应突出以悟助读、以解激趣、以境通译和以融会求贯通四大方面,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文言文的境界当中,领会其意,感受其情,从而实现从学习方法到学习体验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与古诗词的教学,强调的都是熟读成诵。姜树华老师执教文言文《东施效颦》,整堂课都指向了一个"读"字。听读、自读、跟读、指导读、诵读这些读的形式,让学生学会了猜读、对照译文读,进而熟读成诵。一个"读"字实现了文言文的学习路径。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第六批初中语文教学能手评选2011年10月在龙口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39位老师一共展示了39节课,其中阅读课27节(诗词11节,现代文5节,文言文11节),作文指导课12节。从阅读课看,无论是散文,还是诗词,无论是现代文学,还是古代文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读"始终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一、读,加深课文的理解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意也。"他充分肯定了"读"在语文学习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手段。的确,文本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靠读,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也靠读。文章的情  相似文献   

10.
一篇文言文,如何才能在简单中教得扎实?确定重点难点,制定科学的教学流程,从读句、析段、品悟其思想感情入手,采用恰当的方法,便可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以"读"攻"读"的诵读见义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独特优势,即教学实践中进行自读、范读、竞读、译读、悟读、背读六个梯度的文言文朗读训练,以发挥诵读见义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2007,(24)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文言文"读、释、连"三步翻译法不失为一种简捷易行的好方法,现介绍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第一步:读翻译文言文时不要急着动笔,而要先静心读几遍,读通弄懂其内在的节奏,然后断好句,把完整的文言句子分解成单个的文言词语,为第二步的解释作准备。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居首,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望而生畏的。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这一学习心态呢?一、自读自悟,创设情境传统文言文教学多用串讲法,虽有"读"的  相似文献   

14.
曹鹏飞 《考试周刊》2014,(55):39-39
从文言文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教学方式死板,方法单一,重"言"轻"文"的现象在高中尤其是农村普通高中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以"串讲"为主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逐渐丧失了文言文学习兴趣,严重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制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本文立足于文言文教学的本真,提出了"初读感知—研读理解—品读评价—美读感悟"阅读教学四步法,从改变文言文课堂教学结构层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按照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高中文言文教学应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要求之外,对"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的教学予以更多关注,从"读懂""读透""读活"三步可逐步解决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的语言学习、鉴赏能力提升和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的问题,切实增进文言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文言经典的学习过程中受到陶冶和人文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16.
姚朝光 《教师》2012,(36):56-56
一、培养诵读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文言文诵读的重要性,历来为人们所公认。可以说,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根基。因此,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可以采用名人名言激励、学习目标激励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诵读之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教师可以从读通、读懂、吟读三个方面进  相似文献   

17.
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出现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文言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握文言文学习的基本策略,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开展教学:一是故事激趣,感知文言,让学生爱学文言文;二是依照“音同本字,音循字义”的原则,循义辨音,读准文言;三是读好停顿,读顺文言,做到“声断气连”;四是疏通文义,体悟文言,借助注释,运用“增删调换”等方法理解文意,体悟文言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学效果很难尽如人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归纳出"四读四促"的文言文教学法。它通过听读、译读、赏读、展读四环节,运用各种不同的读法和角度,既可以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又可以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走进古人的世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读放在重要位置,学习文言文不重视朗读决无真正的效果。本文从范读、通读、品读和诵读四方面入手,探讨了文言文教学的朗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不少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忽略了文言文读背教学,也有不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感到索然无味。如何才能使初中生愿学、会学、乐学文言文,我觉得应该"以读为先"教学。一.文言文"以读为先"的意义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通过反复朗读、吟咏,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从认识论的观点看,机械读背的初级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