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话本小说中"篇尾"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这一特征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史传、楚辞、传奇、变文等文学类型的篇尾结构形式。在话本小说发展的高峰期,"三言"作为代表作品,编著者冯梦龙将篇尾改造成为由"说白,引导词,韵语"三部分构成的规范化结尾。  相似文献   

2.
小说话本。本来指古代说话中“小说’一家的底本。它与讲史、说经等家的底本不同,讲史是讲历代兴衰、战争之事;说经是指讲说佛经引申出的各种故事。这些底本篇幅都比较长。小说的底本篇幅则较短。据(都城纪胜):“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博刀杆棒及发迹变态之事。”所谓“银字  相似文献   

3.
话本小说标题的演变体现了话本小说由口头艺术阶段到书面艺术阶段的变化过程,话本小说标题的设置具有多种叙事功能,如提示情节、炫奇、揭示结构和主题等。话本小说的标题还体现了作者“标题的修辞”,即作者想通过标题表达其声音、想和读者建立“交流”关系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话本小说的产生、发展、流变和盛衰,都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消费功能及艺术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话本小说不仅具有满足市井细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功能,而且具有满足市井细民欲望想象的功能,与消费需求相适应。话本小说形成了谐趣与严肃兼备、节义与忠孝并重、英雄与美人纷呈、诗词与散文结合、传统与时代博弈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话本体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作家创作主旨的变化而衍变.宋元话本体制简略,仅具雏形.<三言>建立了较完整的话本体制,头回成为重要体制,入话亦成为一独立部分.<型世言>以教化为主题,入话成为宣扬教化的主要部分,头回则与入话融为一体且萎缩为教化的论据.话本小说体制的交化直接体现着作者主旨的衍变,当教化成为作品主题,故事则退居其后,沦为教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中国古代话本小说的艺术特征,包括完整的艺术体制、结构故事的编织技巧、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独特的语言魅力。从这些探讨中,可以看到话本小说在艺术上已日臻成熟,它开拓了中国近代小说美学发展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8.
话本小说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本小说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独特体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特征。文章在比较中把这种特征归结为以俗为美,从浅俗的外部形态、常中出奇的美学追求、世俗风趣的艺术品味、诉诸听觉的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是被压在最底层的,她们受压迫最深,反抗的要求也最强烈。而这反抗的声音首先来自底层女性。底层妇女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和改变生存状况,更加勇敢而执著地与封建礼教抗争着,她们表现得非常生动、非常积极。在宋元话本小说和杂剧中大量涌现出表现  相似文献   

10.
宋元话本小说与元杂剧中底层女性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是被压在最底层的,她们受压迫最深,反抗的要求也最强烈。而这反抗的声音首先来自底层女性。底层妇女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和改变生存状况,更加勇敢而执著地与封建礼教抗争着,她们表现得非常生动、非常积极。在宋元话本小说和杂剧中大量涌现出表现女性的作品。从宋元话本小说和元杂剧总剧目来看,有关女性主题的篇幅各占其总数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话本小说叙事模式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叙事学的角度,对话本小说“拟书场”的特殊叙事模式进行了总结。指出话本小说以模拟的说书人为特殊的叙述,以假想的听众为程式化的叙述接受,而固定的叙述声音与全知的叙述眼光构成其基本的叙事视角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说书伎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近年在四川成都天回镇汉墓中出土的“说书俑”塑象(见《人民画报》1959年第九期31页),知汉代已有了说书艺人。隋唐时期,说书伎艺渐趋兴盛。到了宋代,由于都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在隋唐民间“说话”的基础上,再接受唐代民间变文和传奇文学等的影响,“说话”有了高度的发展,它成了一种全新的说书伎艺。“说话”在宋元时代备受欢迎,而尤以“小说”一家为最。在长期而广泛的流行过程中,经过广大艺人的加工创作,“小说”形成了它自己固有的形式,带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四个层面论析了话本小说由兴盛走向衰落的具体原因:一是因为话本小说具有强烈的民族、民主意识而遭受压抑,二是长篇小说的争肥而使之枯萎.三是因内容渐趋秽亵而遭摒弃.四是被拟话本小说占领了繁衍的领地,五是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其必然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4.
话本小说与唐传奇比较,具有语言浅显通俗、内容常中出奇、人物市井小民的美学特征。语言浅显通俗,主要表现为语言口语化,这与话本的表演性、受众的市民化、作者的平民化密切相关;内容常中出奇,旨在从平凡生活中提炼出奇异动人的故事情节,且多用“巧合法”编撰故事,这与市民受众的审美趣味及故事题材的来源不无关系;人物市井小民突破描写历史英雄的传统套路,使小说摆脱了记史的束缚,提高了人物塑造的艺术水平。话本小说以其俗、奇、新的美学特征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宝库,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以一九一五年《新青年》刊行而发端的“五四”文学革命,无论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上,对于中国古代、近代文学,都是一次全面、彻底的否定.当时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推翻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的主张.新文学的拓荒者们几乎都对中国古典文学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要创建新文学,必须“推翻”古典文学,向外国文学学习,并把这一看法付诸创作实践.因此,新文学所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十分明显.这一点,不少论者已有阐述.但是,外国文学只能部分地作用于中国新文学.新文学的源只能是当时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孟瑶是带着关注女性命运的创作意识,正式步人台湾文坛的,她先后写了五十多部长中篇小说,创作风格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演变过程,其中较重要的有《心园》、《屋顶下》、《春雨沐沐》等,孟瑶最为倚重的小说创作,往往是在爱情婚姻的基本架构中,透过女性人生领域的描写来观照社会现实生活层面,真诚呼唤重建女性灵魂的“伊甸园”,不断探寻着女性理想生存的人文意识,不仅勾勒出孟瑶创作风格的变化轨迹,也见证着台湾社会背景的转型和时代风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话本小说在叙事时间方面,预叙运用较多。预叙可以分为内预叙、外预叙、显性预叙、和隐性预叙四种,本文分析了话本小说中预叙的特点及其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孟瑶是带着关注女性命运的创作意识,正式步入台湾文坛的,她先后写了五十多部长中篇小说,创作风格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演变过程,其中较重要的有《心园》、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两宋话本小说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本是两宋时期出现的白话小说,是来自民间,产生于口头文学的说话艺术,这门艺术以听众为对象,在唐代出现,两宋日益繁盛,它偏离了以“雅正”为旨归的诗文创作传统,演述古今故事,市井生活,内容世俗化,叙事口话化,谈吐市井化,它既是两宋经济,文化繁荣,各类有权有势者文化生活繁盛的产物,又是传统的史传文学与民间口传故事结合的产物,它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还具有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话本小说中,有关神怪题材的故事占了很大的比重。神怪题材故事一直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宋元话本小说中的神怪故事更加人化、社会化,并且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话本中的神怪故事以娱乐大众为缘起,也带了一定的"劝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